一座可以和故宮媲美的豪宅,還藏著「三絕一寶」!

2020-01-01     北京旅遊網官方號

就在北京西城區柳蔭街的街道上

有這麼一座清代王府

這座王府以前是大官權貴住的地方

走出胡同南口隔著護城河

可望見紫禁城的背影



這個地段是北京最大的城中水域

這裡銀河如帶,荷花垂柳

有一種人間仙境般的愜意

而這裡也是號稱滿清時期最有權勢的王府大院

這裡就是恭王府,也是當初的「和宅」



人們都知道北京有著很多的名勝古蹟

但是能與皇宮齊名的倒是少見

恭王府就是其中之一



京城中有著兩塊風水寶地

一塊就是紫禁城所在的中南海和北海

另一個就是當年正黃旗的領地所在——什剎海

所以這裡成為了王公貴族的首選住址



王府所處什剎海前海西街

前方是北海,左邊是前海

後面又挨著後海,是個絕佳的「風水寶地」



恭王府很大

由南面的府邸和北面的花園兩部分組成

這裡已經基本恢復了清末時期王府的面貌

每次走進這裡就感覺以前那些歷史歷歷在目

在這座王府里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故事



要說恭王府里住的人物最出名的

就是清朝的第一位大貪官——和珅

以前和珅居住的時候這裡叫和宅

但當貪婪的和珅被嘉慶皇帝一條白綾賜死後

這座王府也幾經轉手



和珅死後

嘉慶皇帝遂將這座宅第

轉賜給他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璘

永璘算得上歷代主人里最為鍾愛這座豪宅的人

不愛江山,只愛「和宅」



到了咸豐皇帝時

賜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奕訢,也就是恭親王

他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1851年,奕訢成了這座宅子的第三位主人

改名恭王府



在這座王府里,它之所以出名除了住著和珅

也有著皇家宮廷的霸氣,前府後院氣派又精緻

整個建築工藝精良,樓閣交錯



充分的體現出皇家富貴風範

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

更因其堪比故宮的府邸建制而聲名顯赫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

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

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規制



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

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

殿堂屋頂採用綠琉璃瓦

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



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西院的錫晉齋

這是和珅仿照紫禁城寧壽宮所建

用楠木裝修出精美的兩層仙樓

這種逾制的裝修成為嘉慶皇帝給和珅定的死罪之一



殿中擺放的家具更是精美

雕刻的花紋起伏精準,讓人嘆為觀止



王府里的


「三絕一寶」


這座王府里雖說大多珍寶已經流失

但是它依舊是座寶藏

裡面還有這「三寶一絕」


第一絕—西洋門


西洋門是位於王府花園的大門

材質為漢白玉

這道門是恭親王入住後建成的

整道門都採用西式的建築風格



與當年圓明園的那道門齊名

後圓明園被燒毀後

這道門就成為了唯一的一到漢白玉拱門


第二絕—大戲樓


戲樓處於王府花園的東路

也叫做怡神所

整個戲樓都是純木結構

採用三卷勾連搭式屋頂,以前供親王觀戲



戲樓內廳堂很高大,但音響效果非常好

就算處在大堂最邊遠的角落

戲台上的唱詞也聽得清清楚楚

這在設計上確實到了絕妙的境地


第三絕—福字碑


恭王府的福字碑號稱「天下第一福源」

位於花園的秘雲洞內

這個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筆

乾隆時期,此碑神秘失蹤



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

考古人員在王府後花園的秘雲洞內

意外地發現了失蹤的福字碑



這個福字在寫法上

暗含「子、田、才、壽、福」 五種字形

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

它又被稱為「長壽福」和「天下第一福」


一寶—滿園「福」字


整座王府可以說是處處被「福"籠罩

傳聞,和珅在設計這座園子的時候,

共設計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藏於其間

取諧音「福」


蝠池、蝠廳、和中間

以邀月台為身子的整體蝠形建築造型外

其他蝙蝠都藏身於長廊雕版之中

而第一萬個」福"

正是福字碑



隨著時間的消逝

這裡的主人都已經不在了

徜徉於王府內,細細感受

仿佛昨日的那些風花雪月曆歷在目

趁著天氣好的時候

不如來感受一下



參觀信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前海西街17號

門票:40元/人

60周歲以上老人憑證件購半價票

營業時間:

旺季08:00-18:30

淡季09:00-18:00

周一閉館

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下車,B口出

公交車:3路、13路、42路、107路、111路、118路、612路、701路至北海北門下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URRrG8BbDmBVZuP2s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