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王震拒絕新疆匪首提出的8個投降條件,毛主席:全部同意

2023-11-17     文史風雲

原標題:1952年,王震拒絕新疆匪首提出的8個投降條件,毛主席:全部同意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52年,正在新疆負責剿匪工作的王震,向毛主席彙報了一個情況。

經過長時間的戰鬥,新疆匪首謝爾德曼如今已經是強弩之末,決定投降我軍。

本來對方投降,能減少雙方傷亡,是件好事。

但謝爾德曼又表示,只有答應他的八個條件,他才投降。

王震

這讓王震非常生氣,認為謝爾德曼得寸進尺,便不想接受謝爾德曼的投降條件。

不過,毛主席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為禍一方

要說謝爾德曼,就不得不先說他的父親烏斯滿。

相比於兒子,烏斯滿當初建立的匪幫,要更加的聲勢浩大。

對於新疆人民來說,烏斯滿匪幫是噩夢一般的存在。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和國民黨政府沆瀣一氣,無休止的壓榨百姓,是盤踞在新疆的一顆毒瘤。

說來諷刺,烏斯滿人生的第一次轉折,是他為了反抗盛世才的暴行,加入了當地的起義軍。

然而,起義軍出身的烏斯滿,最後成為了比盛世才更加可恨的土匪。

盛世才

烏斯滿參加的這次起義,在歷史上被稱之為「可可托海暴動」。

起義最終在軍閥的殘酷鎮壓之下失敗,起義隊伍的主要成員或是被殺害,或是被關入監獄。

但烏斯滿逃過一劫,他收攏了起義部隊的一些殘兵,逃亡到庫爾特一帶。

來到庫爾特之後,烏斯滿借著之前「起義英雄」的名號,在哈薩克族人中收買人心,利用民族矛盾,為自己拉起來一支規模驚人的隊伍。

烏斯滿麾下人數眾多,而且他依託牧民的力量,組建了強悍的騎兵部隊。

在軍事資源本身十分落後的新疆,烏斯滿的匪幫,戰鬥力甚至超過了一些正規軍。

在短短兩個月之內,烏斯滿的匪幫竟然劫掠了十一個縣城,欠下了無數血債。

當然,此刻的烏斯滿,哪怕力量再強,也不過是烏合之眾。

就在這時,烏斯滿卻傍上了一個強大的勢力,那就是蘇聯。

最初,蘇聯在新疆扶持的勢力,是烏斯滿的老對頭盛世才。

盛世才這個人賣國求榮,為了討好蘇聯,甚至曾經提出要讓新疆獨立出來,依附於蘇聯這樣的鬼話。

不過,在蘇聯衛國戰爭爆發之後,盛世才認為蘇聯政府將要垮台,於是立刻調轉方向,成了個反蘇人士。

這讓史達林非常惱怒,於是轉而在新疆尋找新的扶持對象。

史達林

可他發現此時的新疆人才凋敝,能夠與盛世台抗衡的人並不多。

最後,蘇聯將目光投向了烏斯滿。

烏斯滿這個人沒有什麼原則,只要蘇聯給足好處,他就可以為蘇聯馬首是瞻。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和烏斯滿雙方一拍即合,蘇聯給烏斯滿提供武器以及政治方面的支持,烏斯滿則成為蘇聯安插在新疆的一把利刃。

惡貫滿盈

在蘇聯的授意之下,1943年烏斯滿糾集人馬,在新疆成立了所謂的「阿勒泰哈薩克復興委員會」,在當地少數民族之中召開了大會,並喊出了打倒盛世才的口號。

由於盛世才在新疆實在不得人心,所以,烏斯滿的號召竟然一呼百應。

烏斯滿帶領軍隊,很快洗劫了當地的警察局、政府。

這讓盛世才陣腳大亂,不得不向國民黨求援。

因為蘇聯持續性地為烏斯滿提供援助,所以烏斯滿雖身為土匪,卻始終和國民黨正規軍打的有來有回。

盛世才卻倒了大霉,他無法鎮壓烏斯滿的反叛力量,而他和國民黨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

國民黨打著援助盛世才的旗號,委派大量專員來到新疆,不可避免地分走了盛世才的權力。

盛世才變得疑神疑鬼,最後竟然開始大肆抓捕國民黨人,想要以此維護自己的權力。

但這樣一來,他卻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到了1944年,盛世才迫於壓力,只好辭職。

人們萬萬沒想到,在這場盛世才和烏斯滿的鬥爭之中,竟然是一個土匪取得了勝利。

眼看盛世才都倒在了自己的面前,烏斯滿志得意滿,他甚至直接成立了政府,並自封為總理,儼然把新疆視作了自己的私人領土。

除此之外,烏斯滿一邊勾結蘇聯,一邊又和美國人搭上了線,大行賣國之舉。

而對於新疆人民,他則極盡奴役,囂張至極。

不過,到了1949年,烏斯滿的美夢做到了頭。

隨著西北地區的逐步解放,美國人關掉了他們位於新疆的領事館,灰溜溜的離開。

不過在離開之前,美國又下達了指示,要充分的聯絡新疆各方勢力,把這灘水攪得越亂越好。

烏斯滿認為新疆是自己的地盤,同時又受到美國的鼓動,所以把解放軍視作死敵。

於是,他進一步的在新疆製造暴亂,以阻止新疆的解放。

不過,歷史的車輪絕不是烏斯滿能夠扭轉的,新疆的解放是眾望所歸。

烏斯滿這樣一個貪心不足的人,不會就此收手,他帶領自己的土匪軍隊,繼續負隅頑抗。

因此,當王震進駐新疆之後,剿匪成為了首要的任務。

此時的新疆百姓已經被土匪禍害得苦不堪言,王震很快給解放軍各級下達了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掃除新疆的匪患。

然而,王震低估了烏斯滿的囂張程度。

他直接對解放軍幹部下毒手,我軍六軍十六師副師長羅少偉,便不幸死在了匪徒手中。

烏斯滿的惡行讓王震勃然大怒,他說:「對爭取不了的,堅決頑抗的土匪,必須用大炮講道理,用刺刀去教訓!」

剿匪行動

為了剷除烏斯滿這股土匪勢力,王震調動了大批解放軍前往哈密一帶。

烏斯滿本想進攻伊吾,但在解放軍的圍剿之下,他的計劃失敗,率領叛軍逃往黑山一帶。

為了徹底消滅這股土匪勢力,王震帶著大軍親自追擊。

只是,想要消滅烏斯滿並不容。

因為,烏斯滿等人對新疆的地形非常熟悉,各處流竄作案。

敵在暗,我在明,解放軍遭遇了匪徒的多次偷襲,損失慘重。

不過,烏斯滿所帶領的終究是一群土匪,而不是像解放軍這樣訓練有素的隊伍。

經過一段時間的追擊之後,王震摸清了給匪徒流竄的規律。

在5月28日,王震終於找到了烏斯滿的大部隊,隨後雙方爆發了激戰。

在解放軍強勢的攻擊之下,烏斯滿的部隊很快被擊潰。這次戰鬥基本消滅了烏斯滿匪幫的主力部隊,但是,烏斯滿卻在手下的護送之下再一次逃竄。

烏斯滿仍不死心,他和他的兒子謝爾德曼又重新回到他們的家鄉,再次糾集匪徒,打算捲土重來。

不過,在1951年,我軍再一次發現了烏斯滿的蹤跡。

此時,烏斯滿的身邊已經不剩多少人了。

發現我軍追來,烏斯滿攜帶槍枝,慌忙逃竄。

不過,我軍的騎兵部隊這一次很快追上了烏斯滿,並將他生擒。

這個惡貫滿盈的土匪,終於還是落入了法網。

1951年4月,烏斯滿被判處死刑。

然而,烏斯滿的兒子謝爾德曼卻率領殘部,又一次逃出了我軍的視線。

隨後,他來到東疆地區,再一次發動了叛亂。

1951年9月,謝爾德曼打著為父親報仇的旗號,率領800多人偷襲了我軍七連的駐地,造成我軍55人傷亡。

隨後,在10月份,謝爾德曼又率眾搶劫了清河一帶.

兩名公安幹警為保護群眾財產,不幸死於匪徒之手。

1952年5月,費爾德曼成立了所謂的宗教政府,並在新疆大肆傳播謠言。

隨後,謝爾德曼糾集2000餘人,占山為王,繼續和我軍作對。

謝爾德曼的行動嚴重破壞了新疆的民族團結,並且,他與外國勢力勾結,意圖分裂我國的領土。

於是,我軍很快成立了4000餘人的騎兵部隊,決心一舉剿滅謝爾德曼的匪幫。

但是,王震卻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剿匪工作已經持續了很久,可是,新疆的匪患卻不同於其他地方,仿佛永遠剿滅不幹凈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烏斯滿父子惡貫滿盈,為何他們的勢力卻如此頑固呢?

王震分析之後認為,新疆的政治和宗教環境比較複雜。

烏斯滿父子在新疆盤踞已久,這導致他們在民眾之間很有威信。

而且,他們不斷宣傳我軍的負面形象,惡意的挑起民族矛盾,這導致永遠有民眾追隨在他們身邊。

而我軍之前對土匪的強硬政策,某種程度上,反而是幫了他們的忙,讓一些土匪之中的中間分子,誤以為我軍要趕盡殺絕,於是進一步的依附於烏斯滿和謝爾德曼。

在此情況下,王震決定改變策略。

首先安撫群眾,在新疆恢復生產,讓群眾認清我軍和匪徒的區別。

對於土匪,以防禦為主,另外,對於中間勢力要儘可能的爭取政治支持,逐步瓦解謝爾德曼身邊的政治勢力。

王震的政策很快取得了效果,在解放軍的幫扶之下,新疆地區的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過去風餐露宿的牧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田地牧場,不必再受到土匪官僚的剝削。

這使得過去依附於烏斯滿父子的牧民們很快意識到,解放軍才是帶來希望的人。

於是,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清醒過來,脫離了謝爾德曼。

而謝爾德曼手下控制的土匪們,內心也漸漸動搖。

畢竟,追隨謝爾德曼,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自己卻並不能得到什麼好處。

相反,支持解放軍的政策,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謝爾德曼身邊的勢力很快土崩瓦解。

謝爾德曼也漸漸陷入了我軍的包圍圈之中。

和平曙光

眼見自己已經無力回天,謝爾德曼終於決定投降。

然而,當他與王震進行談判的時候,卻又提出了八條過分的要求。

其中包括要優待謝爾德曼本人,要厚葬他父親烏斯滿。

他甚至還提出,自己不上交槍枝、不解散隊伍,還要求解放軍歸還他過去失散的財物。

這一下子點燃了王震的怒火。王震向來愛民如子,而此時這個害人無數的土匪,居然還敢提出要求,這讓王震恨不得立刻不惜一切代價,剿滅謝爾德曼。

然而,毛主席卻攔住了王震,並做出了批示:同意謝爾德曼提出的要求。

毛主席的批示,讓所有在新疆的軍官幹部都很不理解。縱容謝爾德曼,豈非養虎為患?

但這正是毛主席的高明之處,在進一步的批示之中,毛主席做了詳細的解釋:

「暫不交武器,這條可以同意。即使他交也暫時不收,要等他安定下來後,慢慢再收;要求將烏斯滿歸葬是合理的,可以同意;投降後不參加會議這一條,先同意再說,到時候你不請他,他就會自動來開會;隊伍解散不解散的問題,答覆他要根據各人的意願,然後對其手下分別做工作,工作做好了,就不會有人再跟著他;至於歸還其馬匹、牛羊。如果確有證據(所烙臀記)可歸還他,沒有證據的不能滿足他;關於遺失的財產,可先允許他自己去找,但不能採取報復和犯罪手段。」

毛主席很清楚,強硬的手段只會進一步激發土匪的報復心理。

但是,如果我們採用這樣春風化雨的態度,則會不知不覺之間消解謝爾德曼的勢力。

等到那個時候,再去進一步清掃新疆的土匪,為時未晚。

果然,在毛主席的政策之下,謝爾德曼選擇投降。

並且,他的投降並沒有引起新疆地區的進一步暴亂。

反而我黨以一種相對柔和的政策,逐步消滅了新疆地區的土匪勢力。

在謝爾德曼之後,新疆其餘土匪感念我軍政策,也選擇投誠。

解放軍終於還給了這片土地真正的安寧。

參考資料:

肖瑤《西域故事:新疆第一悍匪》

王玉胡《新疆平叛紀事》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9dd8dd05b15dfd374bdf4ff299dbe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