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貧窮的根源:賺錢矯情,花錢任性,存錢已晚

2023-12-08     富書

原標題:一個人貧窮的根源:賺錢矯情,花錢任性,存錢已晚

文|魚魚(富書專欄作者)

很贊同一句話:「金錢面前人人平等,命運面前人人不平等。」

曾經我們都認為談錢庸俗,後來才明白,所有對等的命運都是由金錢支撐的。

人窮沒有話語權,一旦失去錢財的支持,就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而一個人貧窮的根源,往往由以下三個方面決定。

賺錢矯情,維持不了安穩生活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提問:「我們為什麼要拚命搞錢?」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我努力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是因為錢代表的是選擇權,還有對人生的掌控感。」

缺少金錢的支撐,我們只會被殘酷的現實拿捏,難以維持最基本的生計。

身處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里,越是想要安穩的日子,越是不能矯情賺錢。

只有放下面子和身段努力掙錢,才能消除人生中90%的煩惱。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菜場有位「拚命三娘」,叫阿秀。她雖然五十多歲,但是干起活來手腳麻利。

阿秀年輕的時候,找了一份輕鬆的工作,每天在旅館就是負責打掃衛生,整理房間。

她認為有這樣一份不用吃苦,收入還過得去的工作,就很不錯了。

其實,當時的阿秀正身處創業熱潮的年代。只要她想出去拼搏,都不缺機會。

她身邊有好幾個姐妹叫阿秀一起出門做生意,但是她覺得創業又苦又累,甘願待在老家發展。

後來,旅館倒閉,阿秀就去商場應聘櫃員。雖然工資不多,但她圖輕鬆也就接受了。

隨著阿秀成家後,經濟壓力也慢慢增加。那一點工資不足以支撐家庭開支,她只能到菜市場賣菜增加收入。

沒想到年輕時,最怕吃苦的阿秀,到了中年,卻成了最能吃苦的那個人。

而當初叫她一起出去做生意的姐妹們,有人在外地買了房,有人回老家開工廠,每一個都活得很滋潤。

阿秀感慨萬分,從前自己不願吃的苦,現在一點也逃不掉,甚至還要加倍吃苦。

就像電影《寄生蟲》中所說:「錢,就像一個熨斗,能燙平生活的所有褶皺。

金錢是生活的調和劑,想要過上安穩的生活,必少不了它的維繫。

賺錢不狠,便難以擺平生活給你設下的路障。

當你窮途末路的時候,才會意識到當初貪圖安逸,日後便會步履維艱。

安心的生活,無非就是拿錢當擋箭牌,這樣既能避免囊中羞澀,又能篤定面對人情冷暖。

花錢任性,抵擋不了突發變故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年輕人一定要摳門,如果你現在花錢如流水,掙一個花倆,除非你家裡有礦,否則沒人替你的大方買單。」

所謂的「摳門」,並非吝嗇,而是要在理智消費與衝動消費間權衡利弊,把錢花在刀刃上。

那些花錢似水推沙的人,最終都會陷入入不敷出的窘況。

小說《歐也妮·葛朗台》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葛朗台的弟弟紀堯姆,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箍桶匠。由於他勤勤懇懇地幹活,很快就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進而發展為酒商。

後來,紀堯姆去巴黎發展紅酒產業,成為了當地數一數二的富商。

他豪擲千金在巴黎買豪車,購置豪宅,流走在上流社會及奢華場所。

結婚後,他的家裡金碧輝煌,連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是用純金或珠寶打造而成。

紀堯姆對自己的兒子查理更是寵愛有加,恨不能將天上的星星都摘給他。

從小到大,查理只要有合心意的服飾、珠寶、用具等,都會成套成套買回來。

由於父子倆長期揮霍,致使現金流周轉困難,偏偏這時生意又出現了狀況。

沒辦法紀堯姆只好到處求人借錢,不知不覺欠下了400萬巨額債務。

最終,他只能心如死灰地舉槍自殺。

有句話說得好:「錢,不是揮霍的資本,而應該成為一種自律。」

「摳門」的人生,不一定富甲一方;但揮金如土的人生,必定債台高築。

錢財,不僅是活下去的籌碼,更是緊要關頭的救命稻草。

若毫無節制的消費,就會失去保障,意外來臨時寸步難行。

人到中年,唯有做到花錢有節制,才有底氣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存錢已晚,掙脫不了窘迫困境

網上有個熱門的52周存錢法。

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存30元。

以此類推,一年下來估計可以存下13780元。

學會攢錢,其實就是在給你的未來上保險。它能讓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有足夠的信心來應對。

一筆存款,存進去的是心安,花出去的是底氣。

網友@靜秋,分享了她的存錢經歷。

她研究生畢業後,在公司里負責一些工作項目,月收入將近2萬元。

想起畢業前那段難熬的日子,靜秋現在終於可以自己掙錢自己花,好好享受生活。

她每看到商場打折,就得去買幾件新衣服;網絡上刷到各種美食,也要立馬下單嘗一嘗;美容、理療,各種開卡做療程......

每月花銷下來,口袋裡幾乎沒剩多少錢。

因市場環境低迷,公司收益大不如前。不久後,靜秋就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裁員名單里。

突然失業的靜秋,心裡很不是滋味。看著餘額不多的銀行卡,她開始愁房租、水費、電費等開支。

由於靜秋的家人都不在這邊,她只能拉下臉面求助同學,艱難度日。

經歷過漫長的求職生涯,她才重新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她把工資按比例劃成幾份,分為基礎支出、娛樂花銷、固定儲蓄及投資理財。

每到月底,她就篩選出不合理的消費,告誡自己不要亂花錢。

合理規劃支出後,短短几個月,她的存款就達近萬元。

英國小說家毛姆曾說:「人需要擁有那麼一筆錢,它代表著你無論何時都能有遊刃有餘笑對生活的底氣。

手裡的餘額,雖不會讓你大富大貴,但會讓你在困窘之時,獲得翻身的機會。

那些一分一毫積攢下來的,不僅是存款,還是未來生活的保證金。

每當遇到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你所需要的幫助、保障、守護,都需要金錢來聯結。

任何時候開始儲蓄都不晚,與其表面光鮮靚麗,不如腳踏實地存錢傍身。

作家奧南朵說:「你如何看待金錢,決定了你可以獲得多少錢。」

真正敬畏錢財的人,才能獲得金錢的自由。

錢可以是定心丸,也可以是返貧的催化劑。

當你能駕馭金錢,而不被其反噬,才能真正擁有財富。

賺錢上癮,為自己掙一份底氣;

存錢自律,為自己存一張保單;

花錢得當,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願我們在危機四伏的世界裡,有足夠的金錢解萬事之憂,庇佑所愛之人順遂平安。

作者簡介:魚魚,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一直在寫寫寫的路上,希望我筆下的觀點能與你產生共鳴,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本文: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93fb8af076f66aeafad09b1d5d85b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