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陝西的天氣像是坐上了過山車,忽冷忽熱,這種天氣正是一種嚴重疾病的多發季節,那就是腦出血。
51歲的張阿姨患高血壓多年,近日,她在洗頭的時候突發意識不清突然暈倒,家屬發現後送至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就診。
入院後,神經外科一病區值班醫生快速評估病情並完善相關檢查,「情況不容樂觀。」此時患者腦出血破入腦室(出血量約 68m1) 腦室鑄型,腦疝形成,而且已出現深昏迷,呼之不應的症狀。情況危急。科室緊急開展病情討論,確定手術方案。
進入手術室後,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神經外科一病區趙悅、趙珂、蘇海東醫師毫不猶豫的幫助患者清洗。趙虎威主任團隊利用「四線三面定位法」精準定位出血位置,為患者實施改良立體定向微創軟通道穿刺置管外引流術,術中精準操作,手術順利結束。
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共同配合之下,術後3天,患者血腫徹底清除,術後2周,患者逐漸恢復意識,可按指令活動;1月後,經過科室個性化促醒治療後,患者康復出院。
「陪護母親僅一天,我們就體會到了醫護人員的不易。是神經外科一病區團隊精湛的治療技術以及醫護人員認真暖心的關愛和護理,才給了我母親第二次生命!」張阿姨的兒子說道。
對於這麼大出血量的腦出血患者而言,張阿姨無疑是幸運的。目前進入冬季,天氣轉冷,是高血壓腦出血的多發季節。趙虎威提醒:天氣多變,高血壓患者要控制好血壓,低鹽低脂飲食,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半夜起床時,動作要緩慢,防止血管破裂。
科普知識
什麼是腦出血?
腦出血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發病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用力排便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症。
哪些因素會引發腦出血?
臨床上高血壓合併細、小動脈硬化是最常見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腦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血液病、梗死後出血、煙霧病、抗凝或溶栓治療、瘤卒中等。
誘發因素:吸煙、酗酒、高血壓、肥胖、經常熬夜、情緒激動等。
如何預防腦出血?
氣溫變化時要注意防寒保暖
寒冷刺激會使血管猛然收縮、血壓快速升高,所以腦出血高發人群要多關注氣溫變化,在冬天氣溫低時,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要多注意頭部保暖。
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
生活中,腦出血高發人群應做到不吸煙、不過度飲酒、少吃高脂高鹽高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每天保證充足的水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疲勞及情緒波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預防便秘。身體情況允許的人群,可進行適度鍛鍊。
預防基礎疾病
做到定期體檢,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常見基礎疾病。對於已經患病人群,要積極樂觀地治療,按時服藥,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要養成定時監測血壓、不隨意增減降壓藥等習慣。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