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四料冠軍,一句「向華強侄女」,讓向海嵐闢謠了多少年?

2022-04-28     湯粉嘀噠

原標題:出道即四料冠軍,一句「向華強侄女」,讓向海嵐闢謠了多少年?

「其實我爺爺不是姓向的。」

作為曾經的港姐冠軍,向海嵐不止一次在媒體採訪面前闢謠。

可向海嵐多次闢謠,仍被冠上「向華強侄女」的頭銜。

這多多少少,與她當年奪冠、奪得「四料港姐冠軍」的結果有關。

「向」姓在娛樂圈,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向氏」家族。

能夠出演當時TVB的電視劇《楊貴妃》,並在劇中飾演女一號「楊玉環」。

也難怪當年向海嵐奪得港姐冠軍、當女一號,被認為是有關係的存在。

可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

縱觀向海嵐在TVB後來的發展,從主角到配角,再到後來轉行,跑到其他城市獨自打拚。

向海嵐的演藝經歷,在一步步印證她口中的實話。

多次闢謠仍被冠上「向華強侄女」頭銜?深挖港姐向海嵐的演藝之路。

01 港姐頭銜

向海嵐曾在哥倫畢業大學修讀經濟、心理學,還曾讀過會計。

學霸的人設,用在向海嵐身上並無不妥。

在朋友的鼓勵下,向海嵐嘗試參選港姐。

她甚至拿下冠軍,成為1998年的「香港小姐」冠軍,還獲得多個大獎。

「最上鏡小姐」、「環球美態大獎」等等,都落在了向海嵐身上。

此時的「港姐」,被認為處於平滑期。

自1987年開始,「港姐」評選從發展期走進鼎盛時期,不少高顏值港姐冠軍亮相於眾人跟前。

李嘉欣、陳法蓉、袁詠儀等女星,均表現出眾。

季軍方面,還有像蔡少芬這樣高顏值的存在。

可見此時的港姐時期,被認為是「鼎盛時期」也不為過。

畢竟在那個時候,人才輩出。

直到1994年,港姐評選來到平滑期。

但這段時間,也並非沒有產出實力派藝人。

奪得季軍並在後來出道,成為TVB當家花旦的佘詩曼,便是其中一位。

而作為「四料冠軍」的向海嵐,當然是沒有被TVB「放過」,簽約走進娛樂圈,成為力捧對象。

人物傳記電視劇《楊貴妃》,便是由向海嵐來出演,扮演「楊玉環」一角。

可見TVB極為重視。

無論是在當時,還是時至今日,關於向海嵐的「謠言」,仍然流傳著。

由於姓「向」,所以向海嵐被媒體、廣大觀眾認為是和「向氏家族」有關,更直指向海嵐是「向華強侄女」。

由於對方向氏的回覆,並沒有過於明確的答案。

這個謠言,便一直傳至今日。

事實上,向海嵐已經不止一次闢謠自己跟向氏家族的關係。

「姓向是我爸爸自己改的名,其實我的爺爺並不是姓向的。」

哪怕向海嵐在多個採訪中,都直面這個問題並闢謠。

但還是有很多媒體和觀眾,始終認為向海嵐與「向氏家族」有關,是「向華強侄女」。

出道即四料冠軍,一句「向華強侄女」,讓她闢謠多少年?

雖然出道就拿了「港姐」這樣的獎項,但是向海嵐的經歷,並沒有一帆風順。

而她的坦白和演藝道路,也能夠作為闢謠的「最佳案例」,去告訴觀眾真正的答案。

02 星途

並非每一位港姐冠軍都能夠當女一,當女主。

TVB也不是沒有給過藝人們機會,但能否當主角,自己的表現能力也十分重要。

出道不久的向海嵐,在成為TVB藝人後,便得到了力捧的機會。

出演《楊貴妃》,在劇中扮演「楊玉環」的表現,就已經讓觀眾成功記住了向海嵐。

《楊貴妃》是她的代表作。

但是讓觀眾對她印象更深的,始終是《無頭東宮》里的「奸妃」形象。

比起傻白甜的女主人設,貪婪、自私的女反派更能夠讓觀眾記住。

《無頭東宮》的出現,讓向海嵐擁有不同的表現,但也同時也讓她的咖位、演戲定位,走到了分水嶺。

一個角色的出彩,會讓演員被「定型」嗎?

答案是不否認的。

被認為是「造星工廠」的TVB,打造的電視劇一部接一部,如流水線般輸出。

同時,觀眾也不難發現,許多演員總會演同一種類型的角色。

傻白甜女主,衝動角色等,也跟「流水線」般不斷輸出有關。

而這些角色的定型,也往往跟演員最初「吃到的紅利」有一定關聯。

譬如鍾嘉欣早期常演「乖乖女」角色,中、後期便經常演這一類型的角色,「好彩妹」、「於素心」等等。

角色並非「奸人」,而且能夠被觀眾接受。

又譬如郭羨妮。

出演《尋秦記》扮演「琴清」,該角色還是多才多藝、貌美睿智的女性形象。

後來因出演《洛神》演反派「郭嬛」,奸角形象深入人心。

以至於郭羨妮演《帝女花》,還是奸角形象。

同樣是憑藉《無頭東宮》吃到角色紅利的向海嵐,在後來出演的《胭脂水粉》,出演大奸角反派。

向海嵐還憑藉「宋雲裳」拿到「最強人氣奸人王」的獎項,可見反派形象過於深刻了。

可在《胭脂水粉》之後,向海嵐在多部劇中,戲份開始呈現下滑現象。

從一開始當女一,到後來戲份逐步變少,之後更是成為「客串」的存在。

問題出在哪?

面對採訪,向海嵐也直言不清楚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這個要去問公司才知道。

也因為工作量減少,向海嵐萌生了想要離開的念頭,最後更是轉行進入其他行業。

孤身一人來到上海,從事公關工作,這難免讓向海嵐感到不適應。

但經過幾年的磨礪後,向海嵐也明白、看到了、學到了很多東西。

從最開始力捧當女一,後來卻成了主演、配角,再到後來成為客串的存在。

這對於向海嵐來說,一切都是跟「公司安排」有關。

這些變數,其實也證明了向海嵐與向氏家族的關係。

正如向海嵐在採訪中所說,如果自己真的是向氏家族的人,應該一早就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如此,又怎會從主角走到客串,最後選擇轉行的道路呢?

03 圈裡圈外

轉行數年,向海嵐再度返回娛樂圈。

但這一次,她並沒有選擇TVB,而是加盟新亞視。

向海嵐以自由身合作,並沒有被限制太多,還曾在TVB演唱歌曲節目。

雖然在曝光度上,向海嵐沒有從前在電視劇頻道足夠活躍。

但觀眾依舊記得她是誰,她給大家帶來的影響。

圈外的向海嵐,事實上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珠寶公司的老闆娘。

2018年,向海嵐和拍檔成立公司,在珠寶方面進行發展。

即便如此,向海嵐依舊在珠寶事業與娛樂圈兩邊走。

時隔多年,向海嵐仍然保持較好的狀態,無論是氣質還是形象,均不輸當年。

其實作為一名港姐,向海嵐的表現和選擇,都是值得觀眾去思考,去借鑑的。

憑藉「港姐冠軍」的頭銜,向海嵐走進了娛樂圈。

擁有明星頭銜的加持,藝人享受到頭銜帶來榮譽的同時,也難免會被頭銜所束縛。

港姐出身,向海嵐雖然拍了不少戲。

但在面對「迷茫期」的時候,向海嵐果斷抽身,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

跳出舒適圈,或者說跳出自己習慣多年的圈子,對向海嵐而言實屬不易。

其實對於其他人來講,面對這樣的困境,也同樣困難。

但向海嵐依舊堅守本心。

面對被冠上「向華強侄女」的頭銜,向海嵐並沒有隱藏真相。

相反,在從事娛樂行業,甚至到後來轉行、重返娛樂圈。

向海嵐在每一個提及謠言的相關採訪里,都有澄清。

即便闢謠多年,媒體仍然用「向華強侄女」來報道她。

對於向海嵐而言,「活出自我」才是自己最應該追求的。

明星,其實也是凡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7c82400d3f97b4842021d6a0b53b5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