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寶玉生日群芳開夜宴,一次超越藩籬的人性奔放

2023-07-12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賈寶玉生日群芳開夜宴,一次超越藩籬的人性奔放

曹公是經過斷崖式人生跌落的,深知世態炎涼,諳熟人情世故,從小也是看慣了同溫層時常會有的虛應故事,不同層的彼此隔膜——尊者固然俯瞰,卑者又何嘗敢仰望。曹公內心的積憤,於此端諒必不少。

於是,曹公巨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副打破上述藩籬的美好畫卷!

這個事情有一點偶然的機緣在其中——「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於是賈府的家長們「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得一月光景」。

雖然「報了尤氏產育,將她騰挪出來,協理榮、寧兩處事體」「又託了薛姨媽在園內照管她姊妹丫鬟」,但這二位一個「只不過照管她姊妹,禁約得丫頭輩,一應家中大小事務,也不肯多口」,一個「也不過應名點卯,亦不肯亂作威福」(以上除專門註明外均出自第五十八回)——大家都是曉事的,知道自己是過路管家,都是「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第三回)的做派,誰也不會像鳳姐那麼掄圓了「協理」(詳見拙作《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背後,潛藏著洶湧的暗流,以及她的命運悲劇》)。這樣一來,賈府就出了一個「真空」狀態——恰恰這時候,「寶玉生日已到」而且「寶琴也是這日」。

明面上,「因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像往年鬧熱」。相關人員都是按照舊例行禮如儀,「聊復應景而已」。

但是,就因為家長們不在家,年輕人平素被拘禮制約的熱情,一瞬間就轉化為火山了——是看似死火山、實際上只是休眠火山的那種。「拜壽的擠破了門了」不過是一個「暖場」的節目,平兒、岫煙生日的周知,也不過是一個開場鑼鼓。

話題的轉折,似乎發生在討論生日的過程中。襲人說出「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接著寶玉強調一句「她和林妹妹是一日」 ——切莫小瞧了這句話啊,這是這一天超越身份藩籬的起始句!

後面的事情其實是分了兩幕進行的——第一幕里,已經「接了鴛鴦來」「拉了香菱玉釧兒二人」「拉了襲人、彩雲陪坐」「紫鵑、鶯兒、晴雯、小螺、司棋等人圍坐」,這些平素不能與主子、客人平起平坐的人物,今日裡「任意取樂,呼三喝四,喊七叫八」!而且主子、客人們也放開了身段——名場面「醉眠芍藥裀」就在這個橋段登場。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形式上是拆除藩籬、同歡共樂了,但是娛樂活動的主題,除了喝酒這條大家皆可參與外,主要還是「陽春白雪」的酒令——這樣那些現象上已經平等參與的人們,無形中還是被排除在外了。(以上除專門註明外均出自第六十二回)

意猶未盡啊!

寶玉當即頗有針對性地指出「晚間吃酒,大家取樂,不可拘泥」——具體安排自有襲人精心籌劃。

這裡曹公加了一個鋪墊——林之孝家的剛剛強調「雖然在這屋裡,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還該嘴裡尊重些才是。若一時半刻偶然叫一聲使得,若只管順口叫起來,怕以後兄弟侄兒照樣,便惹人笑話」「這才是受過調教的公子行事」,接著超越這些「尊重」 的戲碼就上演了——但這戲碼不是不尊重,恰恰是平等!

本來還是怡紅院內部的聯歡——白天人多也就罷了,夜裡似乎「不宜」聚那麼多女孩家。於是開始的節目就是「每人在手裡吃我們一口」。

但因為壽星提議「咱們也該行個令」,「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矛盾又顯現出來了——「我們不識字,可不要那些文的」,解決方案出籠「咱們占花名兒」,引發「這個玩意雖好,人少了沒趣」的感慨。

於是正場大戲開鑼了!

在這壽誕之夜,不但「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第二十六回)的黛玉來了,「俊眼修眉,顧盼神飛」(第三回)的探春來了,而且「品格端方,容貌豐美」(第五回)的寶釵來了,連「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第四回)的李紈也來了!邊緣化的苦命人香菱也沒落下,被「死活拉了」來。

看起來沒有白天那場人多,但是考慮到這個鐘點、這個時辰、這些人平時的風格,她們與怡紅院的丫鬟們無分上下、團團圍坐(有心人經常研究那天晚上席上的座次,除了一些隱隱約約的暗喻之外,於上下尊卑毫無關聯),參與「占花名兒」這「下里巴人」的遊戲——這已經是最大化的超越藩籬了!

這個「夜宴」,一直是論者關注的熱點之一。但是,我們今天並不想探究其中種種若隱若現、似實似虛的事情——比如寶釵如何「任是無情也動人」,比如探春「必得貴婿」是怎麼回事,比如為什麼李紈「不問你們的廢與興」,比如麝月「開到荼蘼花事了」的意思,比如襲人「將芳官扶在寶玉之側」的陰謀論,等等。

我們關注的是其中超越藩籬的現象——襲人取了一支出來,注云「杏花陪一盞,坐中同庚者陪一盞,同辰者陪一盞,同姓者陪一盞」,結果「香菱,晴雯,寶釵三人皆與他同庚,黛玉與他同辰」,芳官「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鍾」,再加上「杏花」探春,六個人陪襲人喝這一杯。

這是多麼動人心魄的一幕!

一個丫鬟的一杯酒,陪喝的既有同樣身份但「次序」 (第七十七回)差一點的同事(晴雯),又有陰差陽錯、苦命伶仃的弱女子(香菱),兼有機緣巧合來到賈府的伶人(芳官),還有「姑娘們就算他是個尖兒」(第一百回)的人物(探春),更有隨時可能進入怡紅院治理局面的「未來之星」(黛玉、寶釵)——這後面、這裡頭,有多少關係的錯綜複雜,有多少身份的天懸地隔!

但就這一杯酒,至少這一刻,什麼藩籬,盡皆冰消雪融了!誰也沒什麼異議,誰也沒覺得彆扭!

這種氛圍,強烈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平素處於「下位」的丫鬟們——不僅「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贏唱小曲兒」,而且還「盡力灌起來」!每個人內在的激情「都好上來了」,「在席的誰沒唱過」?

曹公大筆如椽,三言兩語間,蓬勃昂揚的生命力,躍然紙上!

本來說到這裡就差不多了。但是還是想再說幾句。

因為筆者曾經不止一次藉晴雯的所作所為、小紅的冷眼觀察描述和詬病過怡紅院裡七顛八倒的秩序,所以今天的文字不免有自相矛盾之嫌。

其實不一樣。

怡紅院裡平素那種七顛八倒的秩序——工作不落實、權限不清晰、顏值大過天、誰靚誰有理,是無可否認的事情,而根子全部都在男主身上。主觀上他是愛護女孩們,但實際上變成了驕縱,因為他凡事僅憑興之所至,不看條件、不重節奏、不計後果,所以一步步總是在做一些個種禍埋雷的事情,把這些女孩們往一條危險的道路上推——而這種危險他根本沒法控制。

包括這次,他雖然能夠指出「晚間吃酒,大家取樂,不可拘泥」,但仍然是一副掌握不住火候的做派——「怕什麼!不過才兩次罷了」。

而這次「群芳開夜宴」,之所以沒有成為七顛八倒的案例之一,反而成就了一次超越藩籬的人性奔放,一方面是因為賈府出了一個「真空」狀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一批明智清醒的參與者,躬逢其盛卻不忘警儆——「你們日日說人夜聚飲博,今兒我們自己也如此,往後怎麼說人」,嬉戲玩鬧中留有道理——「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過生日節間如此,並無夜夜如此,這倒也不怕」,興致高昂時適可而止——「罷、罷、罷!今兒可別鬧了,再鬧就有人說話了」。

就是這三端,把這次活動掌控在了一個非常恰到好處的狀態,犀利中保有尺寸,奔放里透著節奏,非但沒有「作禍」(第四十九回),而且成就了一段「連往日老太太、太太帶著眾人玩也不及昨兒這一玩」的人生逆旅、人性佳話。曹公把這一幕又簡單又深刻的內容,舉重若輕一下子呈現在我們面前——藩籬的超越、胸懷的坦蕩、靈魂的通透、心神的暢快,也就是我們想向曹公表達的情感、奉上的禮讚。(以上除專門註明外均出自第六十三回)

作者:風雨秋窗,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7862a0ca7f977680cbb68640a5591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