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被爸爸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歲小男孩,現在他怎麼樣了?

2024-01-06     灼見

原標題:11年前,被爸爸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歲小男孩,現在他怎麼樣了?

Jan.

6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裸跑弟」的教育並不適用所有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更幸福地生活。

作者 | 蘇格

來源 |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大雪紛飛的日子,你會讓自己的孩子在暴雪裡裸跑嗎?

很多家長聽到這個問題肯定覺得很瘋狂。

但有一位家長就是這樣訓練兒子的。

他就是被稱為「鷹爸」的何烈勝,這個兒子就是被稱為「裸跑弟」的何宜德。

「爸爸,你抱抱我好不好?」

通常父親聽到孩子的這個請求,都會毫不猶豫地擁抱表示關心,但何烈勝並沒有。

4歲的兒子何宜德凍得瑟瑟發抖、哭著喊著求抱抱,何烈勝無動於衷,只是嘴上念叨:「你是最棒的,快趴下去(做伏地挺身)。」

此時的場景不是在溫暖的室內,而是冰天雪地的戶外大街。

2012年大年初一零下13度的紐約,中國家庭還在歡度新年,只穿了一條內褲的何宜德卻被爸爸命令在暴雪裡奔跑,而何烈勝穿著厚厚的冬衣在跟拍錄視頻。

這段視頻上傳到網絡後,立馬收穫30萬閱讀量,「裸跑弟」何宜德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從此頻頻刷屏熱搜。

01

冰冷的童年記憶,練就一身「銅牆鐵皮」

何宜德是一個不足7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的時候是三斤八兩,單單大腦就有四種病:腦蛋白低下、血管瘤、左腦出血和腦水腫。

醫生診斷他可能是腦癱或者是痴呆兒,可能只能活到3歲。

「先天不足」的何宜德註定要經歷普通嬰兒不曾經歷的磨難。

治療3個月出院後,何宜德的爸爸不拋棄、不放棄,決定逆天改命「賭一把」。

聽說冷水可以刺激大腦,便去超市買了游泳池。

通常嬰兒游泳水溫控制在40度,何烈勝竟把水溫降到25度。

何宜德在冷水裡凍得臉頰發紫,第二天就開始拉肚子,而且整晚整晚地哭。

家人們覺得爸爸在無理取鬧,但何烈勝堅決要求第二天繼續游泳。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第五天的時候,何宜德晚上哭鬧的情況越來越少,他的面色也明顯紅潤了很多,而且吃得香、睡得安穩。

這次試驗讓何烈勝更加堅定抗凍訓練是必然有效的。

何宜德四歲時,他們一家人在美國旅居,當時美國下起了暴雪,一夜時間,積雪厚度就達到了8英寸,溫度驟降到零下13度。

中國農曆新年當天,何宜德本來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卻被爸爸從被窩裡拉了起來。

何烈勝先是帶著何宜德在雪地上慢跑了半個小時。

然後,他讓何宜德脫掉衣褲,渾身上下只穿一條小短褲和一雙運動鞋,他拿起手機開始對著何宜德拍攝。

何宜德在雪地上跑步,凍得瑟瑟發抖,哭著求爸爸:「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何烈勝卻只說:「快跑,往前跑,快、快、快,往雪地里跑,趴一下,趴下去(做伏地挺身)。」

任憑兒子如何哀求,爸爸都沒有抱他。

最後,何宜德都凍哭了,何烈勝竟然還要求何宜德保持微笑,並把視頻上傳網絡。

「裸跑弟」從此火遍網絡,也引起中國網友兩極對立式的爭論:

「萬幸遇到了這麼負責的父親,對孩子進行了不折不扣認認真真的訓練。」

「這是反人類,最起碼是反自然規律的做法。」

外界紛紛擾擾,何宜德的「寒冷童年」並未停止。

2014年「冰桶挑戰」火遍全球。

何宜德來到北京燕郊的一片沙地上挑戰「冰桶」,拿起裝滿冰塊的冷水朝自己腦門潑下去,瞬間全身濕透。

何宜德伸手做了個勝利的V字,並向陳光標、樂嘉老師等名人發出挑戰邀請。

陳魯豫曾採訪何烈勝:

「如果何宜德是一個一生下來就很健康的小孩,你會不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教育他,有可能嗎?」

何烈勝說:「不可能,出生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怎麼對這個孩子進行教育。」

和現在的「脆皮學生」相比,何宜德在幼年時期就練成了「銅牆鐵皮」。

何烈勝多次驕傲地說正是得益於抗凍訓練,何宜德自從出生出院後,幾乎沒有再去醫院看過病。

02

繁重的「十商學業」,父母育兒理念相左

何烈勝一直覺得很多父母打著愛和自由的旗號,放棄了對孩子的管理。

而他決不允許這樣的失誤發生在自己身上。

何烈勝不滿足只鍛鍊兒子的體魄,何宜德的全部生活都納入了訓練計劃。

先有不可思議的目標,才會有不可思議的成果。

在何烈勝的規劃中,孩子除了要鍛鍊智商和情商,還必須鍛鍊體商、德商、膽商、逆商、性商、靈商、志商、財商一共「十商」。

這也讓何宜德的「十商學業」越來越繁重,像一台永動機般不停地忙碌,接受著與年齡並不相符的特訓。

為此,何烈勝為何宜德制定了詳細的日程表。

在那份精確到分秒的計劃表里,何宜德早上6點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8:30,他的每一個小時都被各項「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爸爸像一隻不斷追趕著我的老虎,我一旦慢了,就會被吃掉!」

何宜德對爸爸十分恐懼,超負荷的學業和超載的壓力也讓年幼的他緊張焦慮。

何宜德4歲時不愛吃苦瓜,何烈勝為了鍛鍊「膽商」,要求他「克服對苦的恐懼」。

何烈勝親自下廚做一盤涼拌苦瓜,又讓何宜德的媽媽炒了一盤苦瓜,要求何宜德吃完20片苦瓜才能繼續吃飯。

何宜德一臉不高興,故意不動筷子。

媽媽心疼兒子,端起苦瓜就走,何烈勝再把苦瓜端回來,強調「苦瓜對身體好」。

兩個人吵了半個小時,最後,何宜德還是按照爸爸的要求吃了20片苦瓜。

有一年春節,何宜德跟著爸爸到校長家拜年,何宜德進門時忘記問好,何烈勝怒了,覺得不符合他的「德商」訓練。

何宜德當場被罰100個仰臥起坐,一邊哭一邊做。

校長看不下去了:「大過年的,太過了。沒問好就沒問好,今後改過來就好了。」

但何烈勝不依不饒:「不行,必須要做。」

何宜德說自己很像何烈勝的「員工」,沒有反對權,只能執行命令。

繁重的「十商」訓練經常引起家人們的強烈反對,尤其是何宜德的媽媽。

媽媽覺得爸爸太著急,爸爸生怕來不及。教育觀念的分歧導致他們經常爭吵。

但何烈勝仍然堅持自我:「我是鷹的話,媽媽連羊都不算,是兔子。放任只會耽誤孩子。」

妻子曾跟何烈勝溝通:「你一直這麼強勢地對待何宜德,萬一哪天他長大了,有能力反抗你了,你怎麼辦?」

何烈勝敷衍地說:「沒關係,我只養他到十八歲,後面他就自力更生了。不聽我的,我也不再當他的教練了。」

媽媽根本不信:「你在家裡強勢慣了,你會一直干預何宜德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最大的詛咒,就是告訴這個孩子,你得聽我的;原生家庭對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告訴這個孩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覺來。」

「裸跑弟」像個缺少精神生命的木偶,在爸媽喋喋不休的爭論中沒有歲月靜好,只有負重跑步前行。

03

「高效」的人生規劃,定製「裸跑弟」的加速人生

通常情況下,一名普通的孩子按部就班從小學讀完大學需要16年,如果算上碩士與博士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何烈勝覺得這樣太慢了。

何宜德7歲時,爸爸就為他選定了一個人生終極理想:企業家。

何烈勝自豪地說:「我已經為兒子設定好了人生的終點。等別的孩子剛邁向大學時,他已經成為企業領域裡的專家。」

何烈勝說這是他深思熟慮、幾經篩選後得出的最優結果。

之後許多年,面對「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何宜德的回答始終是「我想當一名企業家」。

然而當媒體繼續追問,具體想在什麼領域創業時,何宜德則會沉默,然後扭頭看向何烈勝,等待爸爸救場解釋。

職業規劃已經快到,何宜德還未能理解「企業家」背後的真正含義。

何宜德,也在過快地接受人情世故的薰陶。

晚上8點睡覺前,何烈勝會在何宜德的耳邊講「暗示語」:「何宜德你真好!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爸爸對何宜德的嚴格是最大的愛!」

到了清晨起床,何宜德也要主動向父母問好:「感謝爸爸媽媽養育了我。」

上學路上何宜德要跟所有認識的人打招呼,每天發現並且誇獎別人身上的一個亮點,每天也要練習如何微笑,如何道歉,如何擁抱、握手,如何道別。

何宜德也過快地介入商業運作。

被包裝成「神童」後,何宜德變成了何烈勝的金字招牌。

何烈勝先後出版了《鷹爸教育》《我是鷹爸》等書籍,開設了「鷹爸公學」,並大肆宣揚他的教育方式。

何烈勝還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訓練補習班,其中有「鷹爸公學神童班」「軍事體育訓練班」「小領袖特訓班」等等。不少訓練班,每人每月收費上萬元。

2018年5月,一篇《逃離鷹爸》的文章爆火。在這篇文章中,「鷹爸公學」被描述成遵從叢林法則的「問題兒童改造基地」,最終因為無資質辦學、體罰學生被叫停。

何宜德是他爸爸的作品、是他爸爸的招牌、是他爸爸的門面,但唯獨不是他自己。

「鷹爸公學」叫停後,何宜德又轉戰錄製電視節目維持流量。

2020年4月,何宜德在節目《一站到底》中介紹自己是「歲月神偷」,每一年都會幹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了南京的紫金山,3歲的時候在雪地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環繞北京野生動物園一圈,6歲寫自傳出書,7歲連續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9歲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獲得三次冠軍,10歲一年通過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大學畢業,12歲參加《最強大腦》,13歲修完MBA工商管理碩士的12門課程……

外界對這份「完美履歷」的質疑從未停止過。

徒步暴走只是步行十幾米到上百米的循序漸進;開飛機只是在教練陪同下體驗飛行而已;考入南京大學不是全國統一高考,而是繼續教育學院的自考;當被提問「唯物主義」「主觀能動性」這些概念時,「裸跑弟」只是一知半解,回答時支支吾吾。

「文曲星人設」越完美,就越容易讓人質疑其中的「炒作水分」。

在完美人設的催熟下,「裸跑弟」沒有半點稚嫩,早已老氣橫秋,樂嘉老師告誡他:「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講小孩說的話。」

何宜德來不及「講小孩說的話」,他像是一個被設置了程序的機器人,遙控器則掌握在爸爸手裡。

而何烈勝一直摁著「快進鍵」,一鍵定製兒子的「加速人生」。

04

2021年,13歲的何宜德已經被菲律賓聖保羅大學錄取,攻讀商業管理博士,或成年齡最小的在讀博士生。因為疫情原因,暫時只能在國內上網課。

2023年的春節,又是中國家庭歡度新年的日子,何宜德宣布已經接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後入站申請錄取通知書,將赴劍橋學習自己的博士後課題。

何宜德似乎又創造了一項讓人目瞪口呆的新記錄,但細心的網友發現錄取通知書上寫著:這個項目的培訓周期是從2023年4月16日到4月22日。

這也再次引起網友質疑:「7天的博士後?能創造出什麼科研成果?」

兒童心理教育學家余偉老師說:

「一個人成長,最重要的是成為最好的自己,你不需要成為你爸爸想的那個人,也不需要成為你媽媽想的那個人。」

成功的人很多,但自由快樂的人沒有幾個。

何宜德想要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出生在哪個家庭他沒法選擇,成長模式他也同樣沒法選擇。

何宜德有一個健康的妹妹,當何烈勝想要把教育模式複製到妹妹身上時,妹妹強烈反抗,何宜德也十分反對妹妹重複他的成長軌跡。

《奇葩說》曾有一期辯題: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黃執中老師說:「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這就是完美的人生。」

父母適度放手,或許處在青春期的「裸跑弟」才會有更多自由選擇和呼吸的空間。

「裸跑弟」的教育並不適用所有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更幸福地生活。

「裸跑弟」的人生還在繼續,爭議也在繼續,這是拔苗助長販賣焦慮還是因材施教個性教育,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 THE END —

作者:蘇格,富書作者,給生活加點「sugar」,堅持寫作、充盈內心、洞見生活。一個人‬要想成功,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著有第4本新書《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95後抗癌博主去世,她的抗癌日記讓網友「一邊看一邊哭一邊笑」

哈爾濱背後,真的有「高人」!

董宇輝20則金句集錦,原來頂級文案的背後,就是讀書的意義

建議收藏!50句2024年元旦祝福語和跨年文案,祝你元旦快樂

1994年,已經是30年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75cb01ab0ef1c88f7474afa242afe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