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它不生產焦慮,它只是焦慮的搬運工

2022-05-05     陳亮侃八卦

原標題:《親愛的小孩》:它不生產焦慮,它只是焦慮的搬運工

引言:風雨過後,還是風雨

作者 |書影君

1

剛開始知道熱播電視劇《親愛的小孩》,就是它因為一些關於養育子女、婆媳衝突的劇情,被官媒人民網發文痛批「販賣焦慮」,讓年輕人產生恐婚恐育。

不過這一次網友對權威媒體的觀點好像不太買帳,紛紛留言反駁,比如「現實比電視劇更狗血、更殘酷」等等。

帶著對這種針鋒相對觀點的好奇,我利用「五一」假期,完整地、沒有快進地看完了整整36集的《親愛的小孩》。

對,是不用倍速播放的那種。

看完後最直觀感受就是,這是一部好劇。

無論從演員還是劇本,它都是一部接地氣、吸引人的好劇。節奏明快、張力十足、水分少乾貨足,每一集都能讓我提心弔膽地關注著劇情的發展。

可以用「雙拳緊攥、手心冒汗、內心糾纏」來形容。

而最關鍵的是,《親愛的小孩》中所提出的問題,引出了無數的話題、辯論和思考,觀點複雜多元,但情緒又不尖銳對立。官媒批評和網友力挺的觀點碰撞,就是證明。

2

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主要講了這麼一個令人糾結的故事。

任素汐飾演的方一諾和秦昊飾演的肖路是一對夫妻,他們在女兒禾禾出生後不久,就因肖路出軌而離婚。

後來禾禾不幸身患白血病,而救治禾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方一諾和肖路再生一個孩子,利用第二個孩子的臍帶血來為禾禾進行骨髓配型。

而此時,他們倆已經各自重組了家庭。

《親愛的小孩》改編自王小帥的電影《左右》,電視劇前10集關於生育禾禾的劇情,原著電影並沒有。主要展現了方一諾和肖路這一對年輕夫妻,在女兒禾禾的養育問題上,他倆以及他倆背後的原生家庭,因為觀念不同而造成的種種矛盾衝突。

而這前10集,正是被人民網痛批為「販賣焦慮」的「狗血」劇情。

完整看過電視劇後,客觀來講,前10集確實展現了女性生育期間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境。

比如不靠譜的丈夫、愛指手畫腳的婆婆以及哭鬧生病的孩子等等。

這就是女性生育孩子後所要面臨的現實困境,甚至現實比這些情節更嚴酷。比如還有女性會身體變形受損、事業受阻停滯甚至與社會脫節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講,電視劇展現的這些生活狼狽和一地雞毛,很真實,這也是網友極力維護它的地方。

但這也恰恰是問題所在。

現實主義作品註定要展現社會矛盾,這是它的作品特性所決定的。

但,展現矛盾是一回事,集中展現矛盾則是另一回事。

注意「集中」這個詞,它很關鍵,因為它反映出了創作者的態度甚至目的。

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我當然深知父母養育子女的辛苦和不易,但同時我也深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得到的收穫和幸福,也是外人無法體會的。

生育孩子對父母來說,從來都是一份「甜蜜的痛苦」,父母身在其中,也從來都是「痛並快樂著」。

如果只展現生育孩子的「痛苦」,卻迴避養育孩子的「甜蜜」,這就是一種選擇性展示,它是無法客觀地反映生活現實的。

而觀眾從這些電視劇情節中感受到關於婚姻和生育的「焦慮」,就是一種偽焦慮。

在這一點上,《親愛的小孩》顯然做得有些過分了。

3

從方一諾生下禾禾後,到禾禾一歲時倆人離婚,我在劇中沒有聽到一聲禾禾的笑聲。相反,處處聽到的都是禾禾的哭聲。

禾禾白天哭,晚上哭,抱著時哭,躺下也哭。孩子帶給父母的快樂,電視劇里一點也沒有展現,反而著重刻畫了一件接一件砸向方一諾的養育困難,以及她對待禾禾近乎病態的「舔犢之情」。

禾禾每一次哭鬧或生病,方一諾的狀態,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大禍臨頭」。

目光呆滯、惶恐不安、手足無措、泣不成聲。

最典型的一幕,是一天晚上禾禾發高燒,方一諾聯繫不上肖路,只能和她媽抱著禾禾冒著瓢潑大雨外出打車去醫院,最後她媽抱著禾禾摔倒在大雨中,方一諾癱坐在一旁大聲哭喊著求救。

這一幕,讓我感覺她們母女倆不像是去帶禾禾看病,倒像是在逃避土匪和戰亂,順便向天悲號,詛咒這世間的不公平。

這情景未免把養育子女的困難太誇張化了。

至於婆婆偷偷問兒子要兒媳生完孩子的胎盤、說女性生孩子就像母豬下豬仔,以及邊抽煙打麻將邊帶孩子的情節,確實也夠奇葩夠挑撥婆媳矛盾的。

過度展現這些奇葩個例情節,確實會讓一部分年輕觀眾產生對婚姻的恐懼與排斥。而這種結果,在國家鼓勵婚姻與生育的大背景下,註定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遭到批評。

有從業者憤憤不平,說藝術創作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篇幅內儘可能全面反映社會現實,必然需要把社會矛盾集中展現。

我認為,尊重文藝作品的創作特點,不等於無視它的社會特性。

文藝作品當然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文藝作品畢竟要服務於國家層面的更高全局謀劃,如果一味強調文藝作品的個性,而不顧它置身事內的大局走向,逆勢而動,註定要引出麻煩。

4

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該罵就應罵,該夸也要夸。

《親愛的小孩》這部劇在我看來,瑕不掩瑜,總體上來講,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憑心而論,那些被批評得「煽風點火」情節,在整部電視劇中所占比例不高,也不是劇情主線。

而且李勤勤飾演的這個婆婆,在劇中的實際表現,完全不像我只看人民網那篇批評文章後所想像的那麼討厭和不靠譜。

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它所引出的問題,一定會令觀眾糾結甚至無解,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沒有快意恩仇,只有進退失據,沒有當機立斷,只有左右為難。

《親愛的小孩》這部電視劇,不但展現了年輕人婚姻和生育所面臨的真實境況,也展現了離異家庭尤其是離異女性的情感困境,以及他(她)們經歷生活百般打擊後依然選擇前行的堅強。

就像導演胡坤所說,「婚姻與愛,如此複雜,《親愛的小孩》或許給不了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希望每個人走過人生的溝溝坎坎,依然可以有力量,擁抱未來與自己所愛的人。」

我們每一個身處人間的平凡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背負著升學、就業、婚姻、家庭、教育、養老等等負擔。

尤其是在已經持續三年的疫情期間,無數普通人背負的房貸、車貸、就業等等壓力更是被數倍放大。他們的焦慮是無法被忽視的。

從這一點來講,反映生活現實的《親愛的小孩》,沒有生產焦慮,它只是現實焦慮的搬運工而已。

-END-

【作者簡介】

書影君,一個不懂法律的心理諮詢師不是好影評人。

把電影讀成詩,將文字變作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72f938d7c80dc8a5aff21c13f0084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