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演唱會為啥能讓70歲大佬王健林,87歲老奶奶都哭得像個孩子?

2024-10-08     老貝影777

大家好,我是啟夢一個外表柔和文靜,但內心八卦卻理智的人!你很幸運啊!看到我的另一面。

請大家不要再去看刀郎的演唱會了,因為你會哭死!

他根本就不是在唱歌,他是在訴說你我共同的人生,

然後感動你的同時也在感動他自己。

據說刀郎這次成都演唱會,王健林也去了。

王健林版《西海情歌》

王健林愛K歌,並且一K歌准有刀郎的經典歌曲《西海情歌》,

並且歌唱水準相當高,聲情並茂,也是有故事的人,

不小心和刀郎靈魂共鳴了,妥妥的刀郎迷粉啊!

所以刀郎一復出開演唱會,王總也坐不住了。

據說他訂了一個大包廂,帶了十幾個人,現場有人看見,

王總聽著刀郎的歌,也和大家一樣哭得稀里嘩啦的,再也沒有老總的威嚴和端莊。

想必事業縮水,兒子到處留情,都讓他這個老父親身心疲憊吧!

聽著刀郎的歌,一起和刀郎粉兒們釋放自己的情緒。

除了王健林,還有這個老奶奶是誰?

原來,這個87歲高齡的老奶奶是刀郎最為忠實的擁躉之一。

她是頂級鑽粉,從青絲到白髮,她看著刀郎長大。

04年兩人相識,12年台上握手,24年再次赴會。

人生有幾個十年?

有人說,去看刀郎演唱會的都是60、70、80後的這些中老年人。

沒有什麼年輕人,就算有也是陪父母去的。

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也有網友調侃,能把60、70後的口袋掏空去聽演唱會的,也就刀郎了。

還有網友說,我就是帶著一顆完整的心去的,沒想到出來時心都碎成渣了。

那為何這群中老年歌迷的淚點這麼低呢?不就幾首歌嗎?至於哭成那樣嗎?

如果你不了解刀郎的成長歷史,不曾經歷過他從爆紅到銷聲匿跡再到重出江湖。

那你絕對不會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哭,為什麼會哭的如此悲壯。

01

綻放

刀郎原名羅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

父母在資中縣文工團的工作讓刀郎自幼便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常常跟隨父母到文工團,聽著那些優雅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聲,心中種下一顆熱愛音樂的種子。

少年時期的刀郎對音樂的熱愛愈發濃烈,他自學了多種樂器,

並夢想著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16歲高中未畢業的他就因為音樂的痴迷,毅然決定踏上追尋音樂夢想的道路。

離開家鄉的刀郎先後輾轉於成都、重慶、西藏、西安等地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如「手術刀樂隊」和「地球之子樂隊」,並擔任鍵盤手。

這段時間裡,他經歷了無數的挫折與失敗,樂隊的發展並不如他所願。

甚至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但他卻從未放棄對音樂的追求。

2001年,刀郎決定改變自己的音樂道路,他開始更加專注於個人音樂的創作。

並嘗試將新疆的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其中,又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的巧妙融合創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音樂作品,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

然而,這些作品在當時並未引起主流音樂圈的關注,他陷入了長時間的低谷期。

但在這期間,他卻創作出了多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從2001年到2002年。

他到戈壁灘以及維吾爾族老百姓家進行音樂採風,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寫下了千餘首歌曲。

這裡面就包括了後面火爆全球的《情人》、《衝動的懲罰》、《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歌曲。

之後,他開始以刀郎為藝名進行演繹活動,因為出色創作能力及具有高辨識度的嗓音和紮實的唱功,引起了多家唱片公司的注意。

這些公司都強烈要求刀郎出唱片。

2004年1月,德威龍公司正式推出刀郎的個人首張音樂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

其中收錄的6首翻唱民歌和6首原創歌曲。

這張專輯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深情的演唱迅速走紅,銷量驚人,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華語歌曲之一。

該專輯發行後,實體版本的正版銷量達到270萬張,而盜版銷量更是超過了千萬張,連當年正值巔峰的周杰倫都比不過他。

這張唱片還獲得了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通俗類專輯獎,刀郎憑藉這張專輯一舉成名,成為華語樂壇備受矚目的新星。

隨著刀郎知名度的提升,傳統唱片公司等推手入軍。

同年9月10日,刀郎與環球唱片簽署為期5年的唱片海外發行合約,刀郎正式走向世界。

隨後,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學體育館舉行刀郎的第一場個人演唱會。

至今剛好20年。

然而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刀郎也遭遇了來自內地主流音樂圈的排擠和爭議。

一些主流音樂人說刀郎的音樂只適合農民,說他的歌曲不具備審美觀點,甚至有人覺得他讓華語樂壇倒退了15年。

然而,這些爭議並未能阻擋刀郎前進的步伐,他的音樂依然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和支持。

連羅大佑和譚詠麟都說非常喜歡他的音樂。

羅大佑:刀郎他最好的地方是他的嗓子,他生來就是唱歌的嗓子。他可以把唱歌唱的像講話一樣,但是旋律還在裡面。注意刀郎唱歌的時候,他收音的尾巴很重要。

譚詠麟:刀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歌手。他很有個人的風格。

02

隱退

在成名後的幾年裡,刀郎的音樂事業達到了巔峰,

他的多張音樂專輯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演唱會也場場爆滿。

然而,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刀郎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隱退!

雖然他的歌曲受到了許多聽眾的喜歡,但並沒有得到內地音樂圈的認可。

特別是受到了業內大佬們的公開指責,對他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所以在與主流音樂圈本就有些格格不入的情況下,刀郎於2012年果斷選擇隱退,以避免引起更多的紛擾和爭議。

隱退後的刀郎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追求,而是選擇了沉下心來,遠離娛樂圈的喧囂和紛擾,深入鄉村進行採風和學習。

他認真鑽研中國的文學和歷史,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探索音樂的社會本質和人生的意義,以及音樂與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這種內心的沉澱使刀郎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為他的音樂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精神情感。

03

歸來

經過了十多年的自我沉澱與成長,2023年,刀郎憑藉一首《羅剎海市》強勢回歸華語樂壇,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這次復出不僅讓內娛再次感受到了刀郎的強大影響力,也讓他在音樂創作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和創新。

他的新專輯《山歌廖哉》展現了與以往不同的風格,充滿了對世間百態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索,體現了他在音樂理念和創作手法上的創新與突破。

2024年9月21日,夜幕低垂,成都的燈火與星光交織。

一場前所未有的音樂風暴正蓄勢待發。

刀郎,這位用歌聲雕刻時光的旅人,寫著歲月的風霜與溫柔,

時隔12年,再次踏上了這片熟悉的舞台。

這不僅僅是一場演唱會,它是我們青春記憶的狂瀾,是心靈深處,最激烈的共鳴。

當衝動的懲罰的旋律如潮水般湧來,整個體育館仿佛被情感的巨浪淹沒。

三個多小時的演唱會,20多首歌,沒有嘉賓,沒有化妝,沒有伴舞,沒有中場休息,沒有華麗包裝,只有一個人,一副鐵嗓。

一副充滿故事感的嗓音,變的是他的容顏,不變的是實力。

他一首接一首的唱出了我們的心聲:

有一種遇見叫《2002年的第一場雪》,

有一種思念叫《西海情歌》,

有一種後悔叫《衝動的懲罰》,

有一種執著叫《披著羊皮的狼》,

有一種感恩叫《謝謝你》,

有一種感動叫《喀什喀爾胡楊》,

有一種友誼叫《永遠的兄弟》,

有一種愛情叫《手心裡的溫柔》,

有一種諷刺叫《羅剎海市》。。

《花妖》問情,《翩翩》問仙,《珠兒》問道,《顛倒》笑眾生。

他笑了,笑的像個孩子,那是對老友重逢的喜悅;

他哭了,哭的撕心裂肺,那是對失去青春的緬懷,哭的是成功與委屈,是至今53年的人生。

恰同學少年16歲背井離鄉,開始追逐音樂夢。

30多年的漂泊,嘗盡世間苦辣,閱盡橫眉冷眼!

扛過了嘲諷、排擠、打壓、質疑……

從輝煌到低谷,又從低谷直插雲霄,火箭般的人生是該痛哭一場了。

這場演唱會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音樂藝術,他唱啞了嗓音,唱哭了自己。

這淚水是對過往歲月的感慨,是對音樂夢想的執著,是對歌迷20多年的感謝。

而台下的我們同樣淚流滿面,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那份深深的共鳴。

我們都曾年輕過,都曾為愛衝動過,都曾在那段最自我最喜歡的時光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初聽是少年,在聽已無少年,流的不止是眼淚,還有我們逝去的青春。

看刀郎演唱會,不是追星,而是奔赴一場青春的約會。

你在台上閃閃發亮,我在台下熱淚盈眶。

刀郎的歌和人與大家共鳴,經歷過孤獨和委屈,痛苦和無助都在這一刻釋放。

這些年太不容易了,想想3年疫情,想想那必須首付的房子,想想掙不了錢也顧不了家的中年人。

跟著刀郎的歌一起唱,一起哭,大家哭的不是歌,哭的是生活的酸楚,

哭的是壓抑已久的情緒,哭的是牛馬半生的傷痕累累。

哭的是現如今的世道人心。

就在今年8月30日,刀郎開啟了線上演唱會後,迅速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頭版。

該報毫不吝嗇的稱讚刀郎代表著中國真正音樂人的最高水平,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音樂人。

這不僅是對刀郎個人才華的認可,更是對中國音樂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有力推動。

刀郎的歸來,用歌聲點燃了我們的激情,用淚水洗凈了我們的心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70e2ba5005e285bf59afdcfa3c4d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