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在男人書寫的歷史上,兩位女將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2022-03-08     浩然文史

原標題:巾幗不讓鬚眉,在男人書寫的歷史上,兩位女將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巾幗不讓鬚眉,在男人書寫的歷史上,兩位女將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數千年來,戰爭與殺戮似乎被視為是專屬於男性的,但總有少數無畏的巾幗曾經踏足戰場,乃至發揮巨大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古代世界裡兩位女統帥,跟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看看他筆下的女性是如何用力量與智慧駕馭這場血腥的遊戲的。

一、女子本弱,為母更剛

當中國正處在春秋時期時,波斯的居魯士大帝逐漸締造了一個統一的波斯帝國,波斯人、巴比倫人、米底人,多少個民族都臣服在他的王座下,尊稱他為「王中之王」「萬王之王」。

居魯士率領著大軍四處征戰,所到之處所向披靡。終於,在公元前430年,他又將矛頭對準了一個部落:斯基泰人。

斯基泰人由牧民和漁民組成,自稱是宙斯和河流女神的後代,有的人認為就是他們最早使用了鐵器。斯基泰人崇拜一種叫格里芬的神獸,最是驍勇善戰。

據說,當斯基泰部落中的某位成員年老體衰無法再打獵、戰鬥時,他的親朋好友就會濟濟一堂,為他舉辦一次盛大的告別宴會,觥籌交錯之際,這位老者會被殺死,家人們將他的肉煮熟並分食。斯基泰人認為,這樣會使得祖先與自己同在。在殘酷的訓練與淘汰中,斯基泰人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而在當時,這些好戰、善戰的武士們的領袖,是一位女性——前任國王的遺孀托米麗司女王。

居魯士大帝先令軍隊集結在邊境的大河上,建造了一座長橋以準備進攻。收到戰報的托米麗司女王迅速傳信警告他:「波斯人的王啊,我勸你放棄你的企圖,統治好自己的臣民,我的臣民則交給我統治。」

收到信的居魯士大怒,發誓要懲罰這位敢於「挑釁」他的女人。在謀臣的建議下,波斯大軍設置了一個陷阱。大帝帶著主力部隊向東方進軍,手下的軍官們則帶著一小隊人馬,留在營地大擺筵席,痛飲烈酒。斯基泰人果然中計,認為這是偷襲的好機會。女王的長子帶隊,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營帳。這些斯基泰人被堆積如山的醇香美酒吸引了,紛紛放下武器與戒備心,喝得酩酊大醉。就在此時,居魯士率領大隊人馬殺了回來,輕而易舉地俘虜了這些醉醺醺的敵人。

聽聞此事,托米麗司女王大怒,給居魯士寫信說:「你以葡萄作為武器,陰險地使用這種毒藥俘獲我的兒子。把我的兒子還給我,滾出我的國家,這樣你還不至於損兵折將。如果你拒絕,我以太陽神的名義起誓,無論你多麼嗜血,我都會給你喝不完的血!」

托米麗司女王劇照

居魯士沒有把一個母親的恨意當回事,繼續進軍,最終兩方主力部隊正式遭遇。古代的歷史學家說:「這次戰爭比有史以來任何戰爭都要激烈。」兩支部隊射出的箭矢密集如雨,遮天蔽日。而後,倖存的步兵又開始了貼身的肉搏。這場戰爭沒有精心設計的戰術,沒有安排巧妙的包抄,更沒有出其不意的迂迴,有的只是野蠻血腥的搏鬥。戰士們揮動著斧頭、長矛與刀劍,刺穿敵人的心臟,廝殺吶喊,血流不止,屍體被踐踏在爛泥之中,不死不休。

最終勝利的,是斯基泰人。20萬波斯大軍慘死,殘餘部隊退出了斯基泰人的土地。一代天驕、西亞霸主居魯士大帝,也在這場戰役中窩囊地死去。

據說,戰爭結束後,托米麗司女王命令搜尋居魯士的屍體,找到後把他的頭顱割下,裝入一隻裝滿人血的皮囊中,喊著:「我戰勝了你,我活了下來,但你陰險地奪走了我的兒子,看看吧,我實現了諾言:讓你有多到喝不完的血!」

托米麗司用行動證明,輕視女性,特別是輕視一位母親,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二、智勇雙全,光耀彤史

在托米麗司女王與居魯士大帝大戰50年後,另外一位戰爭女王——阿爾忒彌西亞,輔佐了居魯士的孫子:薛西斯王。

薛西斯手下有著無數能征善戰的將軍,但他卻說:「除了阿爾忒彌西亞,其他人都不值得我提起。」薛西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波斯遠征希臘的路上,這位波斯藩屬國的女王阿爾忒彌西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爾忒彌西亞是一個小城邦的女王,她的名字源於狩獵與月之女神阿爾忒彌斯。她自幼學習多個民族的語言與文化,對希臘和波斯軍隊的作戰方式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從丈夫那裡繼承王位後,她主動投靠了氣勢如虹的波斯帝國,成為薛西斯王帳下重要的將領。

自居魯士大帝的繼承者大流士即位以來,希臘越發成為了波斯的心頭大患。多少次派向希臘的軍隊都無功而返,甚至損兵折將,龐大的波斯帝國居然被小小的希臘阻擋。薛西斯登基後,一心希望能夠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很快便聚集起一支18萬人的大軍和1000多艘戰船。阿爾忒彌西亞也率領一支小隊,輔佐主力從海上進攻希臘。

在陸地上,波斯人的大軍勢不可擋,除了在溫泉關遭遇伏擊外,整體未受到有效抵抗,順利地攻占了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還把美輪美奐的雅典神廟夷為平地。

可是,在海上,波斯軍隊因為不熟水戰,損失慘重。於是,薛西斯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的計劃。大多數將軍都認為,現在應該對盤踞在薩拉米斯灣的希臘主力艦隊發動正面攻擊,而阿爾忒彌西亞則說:「希臘的海軍實力強於波斯,硬碰硬只能失敗,既然我們已經控制了大片陸地,何不以逸待勞,讓希臘人因為補給不足和內訌自行瓦解呢?如果你不急著在海上開戰,而是聽我的話在這裡待命,你會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

可是,這樣的忠言沒有被採納,薛西斯希望能速戰速決。阿爾忒彌西亞雖然不情願,也屈從了主帥的命令。

9月19日晚上,阿爾忒彌西亞女王親自率領自己的戰艦,臨陣指揮。一開始,希臘的艦隊不斷後撤,波斯人逐漸被引入狹窄的薩拉米斯灣海峽中。一夜的高度戒備和奮力划船,使得波斯水手們疲憊不堪。就在此時,希臘人突然發動攻擊,身披重裝鎧甲還不習水性的波斯戰士們紛紛被打下戰艦,沉入水中。雅典的戲劇家這樣描述:「你看不到一點海水,船隻的殘骸與被屠戮的屍體擠滿了海洋。」

阿爾忒彌西亞的戰艦也被團團圍住,她似乎已經無路可逃。就在此時,女王急中生智,讓水手把旗幟撤下,並操縱船撞向自己的盟軍、西頓國王的船。希臘人見狀,誤以為這是己方的戰艦,解除了包圍。就這樣,女王逃出生天,還順手撈起了薛西斯兄弟的屍體。

巧合的是,看見這一幕的薛西斯誤認為阿爾忒彌西亞撞沉的是雅典的艦隊,對她大加讚賞:「我手下的男人像女人一樣,女人卻如男人一般!」慘痛的戰爭結束後,薛西斯召集倖存者開會。女王說:「就現在的情形,你應該儘快班師回朝,只留少數軍隊駐守防禦。」這一次,曾經不可一世的薛西斯王終於虛心地接受了意見,並賜給她一件精美的戰甲。

從那以後,女王成為了波斯君王重要的謀士,並且幾乎獨立地統治著自己的王國。

文史君說

自古巾幗不讓鬚眉,多少位女性在戰爭中發揮了不亞於男性的作用。可惜的是,歷史長河滾滾而逝,大浪淘沙之後,能夠流傳至今的關於女性的戰爭故事少之又少。希羅多德記載的這兩位女性首領,一位對抗波斯,一位幫助波斯;一位被動防禦,一位主動進攻。但是,她們都通過自己的力量與智慧,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不朽的一頁。

參考文獻

【古希臘】希羅多德:《歷史》,商務印書館,2017年。

喬納森. W. 喬丹:《玫瑰與利劍:改變歷史的非凡女性》,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68897d025eda8509c62ecdc806a91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