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中國2》魅力再升級,中國故事在國際舞台實現青春化表達

2023-10-05     深度文娛

原標題:《極致中國2》魅力再升級,中國故事在國際舞台實現青春化表達

「如果現在有誰想給我十億美元換這份經歷,我會說不!我可以擁有這份經歷,這是用錢買不到的,你必須奮鬥過,必須挑戰自己才能渡過難關,才能苦盡甘來。」

歷時兩天,以攀岩運動征服了陡險峻拔的張家界天門山的塔吉爾·伊茲邁洛夫遠眺張家界的絕美勝景,不無感慨地說道——這是天門山帶給塔吉爾·伊茲邁洛夫的禮物,也是《極致中國》(第二季)在這個國慶給觀眾送上的一份「雲極限」體驗大禮包。

2018年10月,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指導,五洲傳播中心、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新加坡棱聚傳播(IFA Media Group)共同打造的大型人文自然類紀錄片《極致中國》(第一季)在國內各大視頻網站上線,即刻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人民網評價「這是一部無論從國際傳播、弘揚文化自信、順應互動媒體需求等方面都有深遠意義的作品,在製作、技術與視聽語言上都達到了國際高度,在人文自然類偏少的紀錄片市場中更顯彌足珍貴」。第一季在國內外屢獲殊榮:該片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推薦展播紀錄片、動畫片目錄」、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2018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國際傳播類作品獎」、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被央視網列入「2018值得關注的10部紀錄片」、榮獲央視網「十佳推薦紀錄片」、第二十五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最佳國際傳播作品」、第六屆深圳青年影像節「紀錄片類最佳人與自然環境作品」,在新加坡媒體節之「亞洲學院創意獎項」中獲「最佳系列紀錄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2023年的10月,《極致中國》(第二季)攜誠意而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央視頻、優酷等網絡視聽平台,以及上海紀實、廣西衛視等衛視頻道陸續上線;在海外,通過國家地理頻道以43種語言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見面,以更新的極限挑戰項目、不同的探險家組合和更極致絕美的自然風景帶給觀眾新一輪的震撼感受。

「雙雄」設置再升級

高科技+雄心壯志共促IP品牌化

在《極致中國》(第一季)中,面對原始的自然奇觀,節目將拍攝對象鎖定在有著豐富極限挑戰經驗的國家地理探險家兼攝影師本·霍頓和中國本土不同領域的、國際極限項目的頂尖高手,中外雙方探險家協作互助,最終共同完成終極任務。

新一季《極致中國》對這種「雙雄」設置進行了延續與升級,特別是在探險家的選擇上呈現出新的特點,更傾向於在同行業、同項目領域已經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這樣探險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將更具專業性和競技看點、也讓觀眾在感受中國的極限運動發展態勢時有更客觀地對比和把握。

《極致中國》在拍攝視角的把控和講述風格上還摒棄了傳統自然類紀錄片所慣用的對自然風貌進行枯燥說教,也沒有落於探險類紀錄片大量著墨於獵奇神秘以吸引眼球的窠臼,而是選擇用更為樸素和克制的鏡頭語言進行見聞記錄,這種方式更平等更直白,讓觀眾真切的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間的敬畏和尊重。

第二季在拍攝錄製方面,節目仍舊貫徹了第一季的拍攝理念,不僅中外探險家身懷絕技,拍攝團隊也是極具挑戰素養,綜合運用各種拍攝技巧和角度,讓觀眾時刻都保持著一種沉浸式的觀看體驗,時而化身探險人員揪心著隊友的安危,時而化身空中飛鳥、水中魚蝦旁觀項目挑戰進度,甚至還能化身草木落石去感知探險家們每一絲不為察覺的心理情緒……不管是攝影師還是技術助理,乃至拍攝器材配備,節目組展現出的都是高水準的科技裝備實力和果敢的雄心壯志,力圖將最極致的自然風景,最艱難的競技挑戰和最獨特的人文風情原汁原味的呈現給觀眾。

是以,觀眾能夠看到廣西都安水下洞穴里通體透明的盲魚盲蝦在幽暗水底與潛水員們互相好奇地打量著彼此,也能夠和滑翔傘飛行員一起在幾百米的高空俯視地面,感受鳥兒翱翔天際的自由,還能夠和職業攀岩者在張家界天門山岩壁上醒來,目睹第一縷晨曦穿越雲山霧海撲面而來的五彩斑斕……

如果說技術上的成熟是《極致中國》走向國際的及格線,那態度上的真誠則是其能夠收穫關注、獲得喜愛的加分點,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成就著中國紀錄片IP化、品牌化,從而在國際舞台走得更遠、名號更響。

尋訪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體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係

你想像中的探險秘境是什麼樣的?

人煙稀少抑或人跡罕至?《極致中國》(第二季)或許能帶給你另一種答案——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充滿煙火氣的答案!

中國廣西都安,以壯觀的喀斯特地貌而聞名於世,地面上山峰如石林般聳立,而在那些山峰之下,是縱橫交錯的地下暗河,被稱為是洞穴潛水的聖地,然而潛水經驗豐富的水下考古隊志願者金瀟卻在這裡碰了壁,在與洞潛專家韓頲一起潛入吞烈洞穴時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未能通過韓頲的特訓測試,被要求暫停冒險。帶著未能通過洞潛測試的沮喪,金韓二人一起來到了偏遠的下明村,瑤族本地人韋老師帶領他們一起學習本地人在水中的生存技巧、抓石螺做當地特色菜螺螄粉、參與民族祭祀宴會、觀看傳統的瑤族表演、感受本地人對於大自然的敬畏與信仰,讓他們在了解這一方水土與這一方人故事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水下洞穴的自然與文化特性,從而正確認識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也正是基於此,金瀟在後續的潛水靈婉湖時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大自然與人類社會從來都不是割裂獨立的,特別是在中國這片廣袤土地上,即使是在再殘酷的自然環境,也總能找到人類生存的印記,或許其發展會受限於大自然的偉力與殘酷,但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想過退縮,並在長久的歲月更迭中與其相互適應融合,並灌養出屬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和人文底蘊,而這無一不彰顯著他們「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與「熱情樂天」的優秀品質。

在寧夏,國家地理探險家兼攝影師本·霍頓和滑翔傘飛行員張軍在探尋合適的滑翔地點時,震撼於沙漠的遼闊與壯麗,但也看到了沙漠化帶來的巨大的生態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生態問題,當地人用枯草在沙漠裡填成草方格,將沙子進行固定形成草牆屏障,再因地制宜種植植物,最終讓沙漠變綠洲。這種辦法是六十年來中國為治理荒漠化而進行的耐心研究的成果之一,不僅阻止了沙漠的擴張,還使當地農民擺脫了貧困,是用人的創造力改變生存條件的偉績,從另一種意義來說,這也是一種極限挑戰。

同樣被中國傳統文化吸引的還有在張家界天門山岩壁上進行攀岩的塔吉爾·伊茲邁洛夫,當他因陰雨天氣暫停攀岩進行休整時,他的搭檔肖婷帶領他一起來到了攀岩點附近的三台村。在這裡,塔吉爾·伊茲邁洛夫不僅深深地被村子云山霧繞的景致所吸引,還通過體驗中國傳統的草鞋編織技藝、挖掘葛根、參加土家族婚宴,感受著鄉民們過去的生活,理解他們對於大山的敬畏,也感動於大山給他們的饋贈,這裡的人們與大自然同生共息,相互依存,大自然對於他們精神信仰的塑造也讓塔吉爾·伊茲邁洛夫認識到,此次天門山之行,不為征服,只為探索自己新的可能性。

在三集紀錄片中,觀眾無一例外的都能跟隨著探險家們一起走進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人類群落,感受極境之地那些不同尋常的傳統文化與人文特色,剪紙、哭嫁、編織草鞋、特色菜肴、壽宴、戲曲……這些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下生活的人們總能與大自然一起和諧共生、自得其樂!而這些別具魅力的中國人文風情也將通過節目的鏡頭向世界得以展示,讓全世界看到一個更加豐富、更加立體、更具人文情懷的極致中國。

絕境+戶外極限運動

中國故事的青春化表達

就在今年4月,由中央網信辦、人民日報社、江蘇省委網信委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關於如何在青年群體中更好傳遞主流聲音,讓主流價值觀引導當代青年群體?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張紅軍認為,「要尊重青年群體圈層文化的發展規律,運用好數字媒介激活青年人的積極力量,並基於價值共創的視角,來引導青年群體。」

可以說,《極致中國》正是對該論壇「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主題的深刻踐行,其將選題定位於在絕境之中開展極限運動,既是激活青年力量,傳遞正向價值的實踐,也是中國故事青春化年輕化表達的落腳點。

從創作基調來看,不管是第一季中四姑娘山的絕境冰瀑、海南無人島礁神秘的海底世界、天坑腹地洞穴內的奇幻美景,還是第二季中幽暗的水下洞穴、廣袤無垠的荒漠草甸以及奇險陡峻的山峰峭壁,讓人嘆為觀止的絕境美景關照的都是當代青年觀眾的審美視角,至高至深至遠,足夠恢弘大氣,充滿力量感與時尚感的鏡頭畫面更是牢牢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從內容路徑來看,以潛水、攀岩、滑翔傘等為代表的極限運動是新興的體育運動,九十年代才通過電視媒體、雜誌以及表演活動進入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時間,極限運動在中國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年輕觀眾心中,它就是冒險刺激、青春時尚的運動代名詞。當下,厭倦了朝九晚五枯燥生活的年輕人們更為熱衷於通過這些刺激的極限挑戰去釋放生活中遇到的壓力。《極致中國》的拍攝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深度體驗極限運動的願望,也從側面向世界表達,極限運動已經不再是歐美國家的專屬運動,在中國,不僅有適合開展極限運動的地理條件,更有一群同樣熱血、專業的人才在聚集。

從價值導向來看,節目中探險家們在進行極限運動項目時,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而面臨著各種自然環境的阻礙和內心的搖擺,但是最終他們都能夠克服困難、戰勝自己,這讓他們不止有超越自我生理極限帶來的喜悅感,還享有跨越心理障礙時帶來的成就感。勇敢、無畏、不輕言放棄;專業、智慧、貴團結協作,這些能促使極限運動項目挑戰成功的重要品質,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著熒幕前的觀眾,激發情感共鳴,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戰勝困難,完成一個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極境彰顯中國壯美的自然奇觀,以極限詮釋人文情懷的精神力量。《極致中國》(第二季)用成熟的技術支撐,將絕境與戶外極限運動進行創新結合,以極致視角為觀眾解讀極致的中國之美,並在此過程中雕琢出中國探險家和普通勞動人民的生動畫像,在傳播傳統文化魅力、彰顯國人優秀品質、書寫當代中國正青春的發展故事方面展現出主流媒體的文化自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685accc3a463045d136330351f6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