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告訴我出遠門之前,一定要往冰箱裡放一枚硬幣,剛開始我還不信,認為多此一舉,自從表哥吃了大虧之後,我才發現這是一個很有用的生活小常識。
記得是在前年,表哥跟團出去旅遊了,前前後後玩了有三個禮拜的時間,回到家之後,他吃過晚飯,就開始腹瀉,總共拉了三次,吃了點蒙脫石散,症狀有所好轉。一開始表哥以為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緣故才導致自己腹瀉的,所以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情,甚至連醫院都沒有去。
誰知道到了第二天,他吃完飯之後,又開始腹瀉,這次還有嘔吐的情況發生,我曾勸告過他,可能是冰箱裡的東西已經變質,別再食用了。然而表哥這人又節儉,又不聽勸,堅持要把冰箱裡的東西吃光了,才肯罷休。可是隨著症狀加劇,表哥再也扛不住了,去醫院看過醫生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吃壞了肚子,於是表哥這才下定決心把冰箱裡的東西都扔了之後,在這之後,他的腹瀉症狀慢慢的也就消失了。
後來對於表哥也比較疑惑,明明冰箱裡的東西都在保質期內,為什麼會變質的如此之快呢?原來在他出遠門旅行的時候,家裡曾經停過一段時間電,當時正逢夏季,室內外的溫度已經高達三十度左右了,冰箱只要一斷電,裡面的食物也會隨之變質。再吃的話,肯定是要拉肚子了。
這種方法可以檢測冰箱是否曾經斷過電,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往杯子裡灌滿水,然後把杯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隨著時間的推移,杯子裡的水就會被完全凍住了,這時你再往上面放一枚硬幣即可。假如說家裡停電了,冰箱的製冷系統也陷入停止的狀態,久而久之杯子裡的水就會開始融化了,到時這枚硬幣就會掉入杯子的底部或者中間部分。假如說家裡的電力系統突然恢復正常運轉了,杯子又開始結起了冰,這時硬幣所在的位置有可能在杯子的中間部分區域。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硬幣所在的位置來判斷家裡是否斷過電。只要大家發現硬幣在杯子的底部被凍住,家裡肯定是斷電了,而且斷電的時間還不是很短,此時你就應該有所警惕了,冰箱裡的東西必須全部扔掉,否則吃了肯定是要拉肚子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你在出遠門之前,往冰箱裡放幾根冰棍進行冷藏,如果說屋子裡斷電了,冰棍肯定會慢慢地融化,直至變成一攤糖水,即使冰箱恢復了工作的狀態,冰棍又重新結冰,凍好之後,它的形狀和之前相比也是有這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原來冰棍的形狀是比較規則的長方體,要是融化再凍住的話,冰棍的表面肯定是參差不齊的,甚至有水滴留下的痕跡。這時我們就要小心了,冰箱裡的東西可能會有所變質。
首先大家都知道如果家裡停電了,冰箱內的溫度不可能馬上降到與室外相同,其次冰塊化成水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其融化的速度與環境的溫度、冰塊的大小等因素息息相關。假如說家裡的的確確是停電了,可是沒過多長時間,電力又恢復正常了,冰箱製冷系統也正常啟動,此時杯子裡的水還沒有完全融化,硬幣的位置更是沒有任何的變動。
試問你旅遊回來了,是否還能通過硬幣的位置來判斷冰箱停沒停過電。也就是說我們只能用這個方法檢測家裡長期斷電,短期斷電是檢測不出來的。
個人感覺題主這個方法還是很好用的,朋友們完全可以嘗試一下。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家裡停電的時間真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大城市,可能你居住的小區,三五年之內都沒停過一次電。因此出遠門時,不需要擔心冰箱裡的東西是否會壞掉了。實在不行,先把冰箱裡的東西清空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