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即使某天回到社會,大家也會對你另眼相看。軍營生活12年,要是退伍,士官會有轉崗和自營職業兩種選擇。
最終還是看個人想法,如果是轉崗,國家會複製安排你就業,而崗位基本都屬於體制內的。當然也可以直接要退伍費,後面自己來著手就業問題。
一說到體制內的崗位,大多數人會覺得是公務員。要是有這樣的崗位安排,就不需要在考慮其他的了。錢本就沒保障,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花完。當公務員就不一樣了,一勞永逸,然是事實可並非如此。
編制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不同的崗位都有自身的規定和要求,公務員也是如此。具體編制,國家每年都有一定的錄取計劃,想要被錄取要麼通過相關考試要麼通過國家的安置,而行政編制人員是已通過考試和安置的。
行政編制人員已經具備公務員身份,只是想要進一步晉升或者調動就需要滿足相關具體的要求和規定。
不同的崗位,收入上也是有差異的。事業單位的收入由政府來直接發放,不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但是差額事業單位就不一樣了,他們分兩部分,一部分由政府來負責,還有一部分由自身負責,自己發的這一部分就不太固定了,而且每個單位情況都不一樣。
還有一種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它的崗位收入跟前者都不同,且跟政府沒關係,全部由單位來負責。具體情況得看單位自身的收入和福利,雖說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一點,在薪資上比他們都有優勢,而且高出不少。
編制內還有一些崗位屬於機關工人編制,不過這些崗位的性質並非是公務員。他們的工作內容面對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單位的工作人員,相當於後勤保障工作,就比如食堂工作人員,設備維修工等,這些都是工勤編制。
雖說跟大家同處一家單位,但崗位和身份明顯不同。與之匹配的薪資自然也有著一定的差距,而很多士官在接受安排的時候,往往都會分配到這些後勤部門當中去。
通過上述情況也看的出來,即使是同一單位。雖說都有編制的身份,但是具體收入,待遇包括工作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除了公務員,還有其他不同編制內容的工作崗位。
就能醫院來說,醫生也有編制身份,但是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同樣有相關人員有著編制卻做著後勤工作。
所以士官退伍後,雖說國家會有工作的安排,不過後面大多都會被安排到事業編制或機關工人編制。
之所以沒有更好的職位分配給這些退伍的士官,主要是他們的數量比較多。而政府內好的崗位又有限,註定滿足不了這麼多等待安排的士官。所以他們最終的工作安排,大多數都會分到編制內的後勤部門,而分到事業編制崗位的只是很少的一部人。
最終選擇還是要根據個人綜合情況來計劃
如果自己沒有什麼特長或者專業的技術,想創業又沒背景沒人脈,外出找工作又沒有適合自己的,就建議直接接受國家的工作安排。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發展情況特別局限,單靠自己的話,今後的發展肯定是非常不樂觀的。
但有了國家的安排,即使是體制內的後勤部門,起碼比較穩定,後面也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工作問題。可能在收入和待遇上沒那麼理想,但是能有一定的保障。
當然,要是你的所在地發展的非常好,而且工作機會和發展空間前景都具備的情況,選擇自己解決就業問題也是可以的。況且可以選擇拿上退伍費選擇自主創業,尤其是那些擁有一定技術和才能的士官,完全可以選擇適合的領域來創業。退伍費至少也有幾十萬,小型創業基本是沒什麼問題的,每年通過創業成功改變自己命運的退伍士官也是不少的。
針對士官退伍後的安置問題,不管是接受國家安排,接受工作分配,還是選擇拿退伍費回到家鄉自己就業,全看個人選擇。而這些也都是國家對於他們奉獻精神的一種感恩,希望在他們今後的生活和發展上能給到一定的保障,對於這些退伍軍人,我們都應該持表示敬畏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