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貪官並非和珅,此人留下巨額遺產,後代至今都是億萬富翁

2023-11-12     歷來現實

原標題:清朝第一貪官並非和珅,此人留下巨額遺產,後代至今都是億萬富翁

清朝第一貪官並非和珅,此人留下巨額遺產,後代至今都是億萬富翁

「高升號的行程那麼機密,為何日本人知道個一清二楚?」

「一定是出了內奸,必須徹查!」

紫禁城上朝的時候,文武百官炸鍋了,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憤怒。

李鴻章也慷慨陳詞:「對,無論查到誰,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沒想到,這一查,卻查到了他外甥頭上。

1894年7月25日(大清光緒210年,日本明治27年),清政府雇用英國的商船「高升號」從天津塘沽起航,運送上千名清朝士兵去往朝鮮牙山,不料在海上遭到日軍浪速號巡洋艦偷襲,很快就沉了船,船上官兵大多殉國,這就是震驚中外的「高升號事件」。

高升號事件發生一周不到,甲午戰爭爆發。

消息傳來,滿朝震驚,正像李鴻章所說,高升號行程高度機密,日本人怎麼知道的?一定是出了內奸。

慈禧太后也震怒不已,下令徹查,結果在8月4日就抓獲了一個叫石川伍一的日本間諜。

石川很爽快,承認高升號的行程是自己通報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海軍中將伊東右亨的。石川說,給他提供情報的,是軍械局書辦(秘書)劉棻(劉芬)。一個小秘書當然不會知道如此機密的消息,他背後一定有人。

果然,劉芬交代,他是奉軍械局總辦張士珩的指令向石川透露消息的。聽到這裡,清廷官員驚掉了下巴,張士珩是李中堂的外甥,這怎麼可能?

李鴻章得知消息後作出批示,劉棻是血口噴人,他自己才是漢奸,必須立即將其正法。

後來劉棻很快被綁赴市曹,一刀砍掉了腦袋;石川伍一則被押赴教場,照國際的慣例用洋槍擊斃。到此,這起轟動一時的間諜案畫上句號。

可是餘波尚未平息,朝野議論紛紛,說李鴻章包庇自己的外甥張士珩,放過了首惡。

關於此案,還有一種說法,說高升號行程,是雲月樓妓女迎和春透露給石川的。

迎和春的爺爺正是和珅,是大清第一貪官,後來被嘉慶給處死,她因此感到不平:我爺爺是貪官不假,可是他的錢從哪貪的,還不是各級官員行賄嗎?為何只處理我爺爺,放過了別的貪官?

據說,她因此懷恨在心,想通過破壞北洋水師,達到報復愛新覺羅家族的目的。在雲月樓接客的過程中,迎和春結識了一個重要的客人——北洋水師總辦張士珩。

得知此人的真實身份,迎和春心中狂喜,使出渾身手段,讓對方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通過張總辦,她獲取了高升號的行程,將這一重要機密告知了日本間諜石川……

相比之下,第一種說法比較可靠。

因為根據《清史稿》和《張文襄公全集》記載,甲午戰爭期間,有大臣王文錦彈劾張士珩,說他涉嫌向北洋水師出售偽劣軍火。慈禧大怒,讓張之洞組成專案組調查。

張之洞說「查無實據」,但張士珩卻仍然被光緒下旨撤職。

無風不起浪,李鴻章在當時權傾一時,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彈劾李中堂的外甥,沒有真憑實據可不是好玩的,輕則罷官,重則掉腦袋,誰敢?

無論哪一種說法,都跟李鴻章的外甥脫不了干係。由此也得出一個結論,大清的滅亡表面上看,是沒有掌握好槍桿子,讓袁世凱、段祺瑞這些「奸臣」掌握了兵權。其實,葬送大清的是貪腐,是存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軍隊中的腐敗。

而相比之下,張士珩只是個小貪,真正的貪官,當然是他的舅舅李鴻章李中堂。

這樣說,不是道聽途說,是有充分依據。其中鐵定的事實,就是李鴻章通過簽訂《中俄密約》,拿了俄國人一大筆錢。

《中俄密約》簽訂於1896年,當時大清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被打出紙老虎的原形,不得不跟勝利者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對此,朝野一片恐懼:日本人如果再來,大清依舊無力招架,到時候占領整個中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既然大清沒有辦法自救,那就只能依靠俄羅斯。而俄羅斯人此刻,正躍躍欲試想插手中國事務。因為《馬關條約》的簽訂,讓日本獲得了遼東半島的主權,俄羅斯人妒忌眼饞,他們對中國東北和旅順的「遠東不凍港」垂涎三尺,但日本人此舉讓他們夢碎。於是俄國便聯合德國和法國兩位列強,出面給日本施壓,讓其放棄遼東半島,即「三國干涉還遼」。

相對於德國和法國,日本屬於列強中的新秀,終究沒有底氣,最終迫於壓力,與清政府簽訂《遼南條約》,將吃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歸還遼東半島。

這一來很多國人心中大悅,幻想著俄國人是真正可以依賴的朋友。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已經成為多數國人的共識,也成為清政府的國家戰略。

1896年4月30日,李鴻章以祝賀沙皇加冕的名義,抵達聖彼得堡,受到隆重歡迎。

在訪問期間,沙俄大臣輪番給李鴻章上眼藥,渲染日本威脅。李鴻章領教過日本的厲害,對此心有餘悸,也產生了向沙俄靠攏的想法。在沙俄的利誘賄賂下,李鴻章與沙俄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外交大臣羅拔諾甫開始了兩國抱團的秘密談判。

6月3日,沙俄跟李鴻章在友好的氣氛中,簽訂了備受國人爭議的《中俄密約》。

你沒有看錯,日期是6月3日,李鴻章在俄國竟然逗留了一個月。可想而知,沙俄為簽訂這份密約下了多大功夫。

《中俄密約》是沙俄以不正當手段誘迫清政府簽訂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它的簽訂,讓俄國不費吹灰之力,把中國東北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正是因為有了中東鐵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沙俄才敢出兵18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我東三省。

李鴻章是一名經驗老道的政治家,戰略眼光獨到,不會不清楚簽訂那樣的條約給大清帶來多大的危害。

既然如此,為什麼他還是答應了?有人說,李大人是跑腿的,決定權在皇上。

不錯,條約批准權在光緒和慈禧,但是李鴻章為條約的簽訂人,他如果覺得不妥,是可以不簽的。

換言之,李鴻章的態度至關重要。他之所以簽了,是因為沙俄拿出了殺手鐧:他們向李鴻章許諾,如果簽約,將有300萬盧布的好處費。這一點,被時任沙俄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在日記中說得明明白白: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收買了李鴻章。只要清政府同意中東鐵路修築,李鴻章就能獲得300萬盧布的回扣。早在密約批准後的當年8月,首期的100萬盧布就打到了李鴻章帳戶上。

此後,俄國人嘗到甜頭,為了占領中國旅順和大連,再次向李鴻章行賄。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12月,沙俄政府以抵制德國為名,派遣俄太平洋分艦隊軍艦強占旅順口,接著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旅順、大連的要求。消息一出,朝野沸騰,一片反對聲。

第二年,俄駐華代辦巴夫洛夫許以大清全權談判代表李鴻章、張蔭桓100萬兩白銀好處費。李、張二人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答應回去後說服慈禧和光緒,答應俄方的要求。在3月27日,《旅大租地條約》簽訂,使旅大地區在事實上成為沙俄的殖民地。

由此不難看出,李鴻章心中,大清的國家利益已經放在次要地位,為自己斂財才是最重要的。

清末有個著名的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這裡的下句是諷刺翁同龢貪得無厭,上句是說李鴻章富可敵國。這副對聯充分表達了當時老百姓對貪官污吏的無比痛恨,也說明這二人不是什麼好官。

你可以說對聯太誇張,但為什麼老百姓沒有說曾國藩和左宗棠,或者張之洞呢。

李鴻章除了在對外事務中受賄,在搞義務運動中通過入股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通商銀行等,也獲利不小。

李鴻章為官幾十年,究竟積累了多少不義之財?

梁啟超在他所著的《李鴻章傳》中說,李鴻章的財富「數百萬金之產業,意中事也」,「家資逾千萬,其弟兄子侄私財又千萬餘元」。

口說無憑,我們看一下1904年4月,李鴻章直系子孫的《分家合同》。《合同》顯示,李鴻章在安徽和上海、南京、揚州等地的房產有上百處。每一處幾乎都是幾千平米以上的豪宅,在合肥和蕪湖的地產,不少都是以整條街計算的,價值不可估量。

李鴻章的親信,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對李鴻章可謂是知根知底,他大略估算了一下,李鴻章去世時的「私產有四千萬兩」,這還不包括地產。如果加上不動產的話,大約在6000萬兩左右。

靠著李鴻章留下的巨額財產,他的子孫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等,分別在銀行業、紡織業以及礦業等不同領域投資打拚,再後來皆取得巨大成就,許多子孫後代都成為億萬富翁。

李鴻章的財產不但遠遠超過左宗棠(2.5萬兩),也超過了大清第一巨貪和珅。

和珅被抄家的時候,房產田地加現金現銀總價值5400餘萬兩。在李鴻章面前,和珅都是小巫見大巫。

李鴻章作為晚清股肱之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政治家,為洋務運動和中國的民族工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對歷史進步起的作用,我們當然不能否定。但在另一方面,李鴻章又比較「務實」地愛財,不像左宗棠和曾國藩那樣愛惜羽毛,這也是鐵的事實。

參考資料:《甲午戰爭前後:日本在華間諜 買通李鴻章外甥》鳳凰網 歷史2009年01月20日《甲午諜戰》黃加佳 東方出版社《和珅後代瓦解北洋水師》《北方法制報》第91期《日俄戰爭—(庫羅巴特金、利涅維奇日記摘編》 商務印書館《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資料選輯》上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4c95ec7c88b8b966a31725645ae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