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激活八閩文化 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2-10-13     987私家車廣播

原標題:福建:激活八閩文化 賦能高質量發展

大家都在看

福州晉安區嚴禁!為期11天

知名女星突然自曝患病:嚴重時需坐輪椅!

福州最新通告!事關核酸檢測!

以「福」字入名,對福建人民而言,有著滿滿的自信和驕傲。「福」既是書法、雕刻、衣飾等形式營造出覆蓋範圍極廣的文化視覺符號,又是多種形式的延伸拓展,形成「福」文化的符號體系。

具象的福神圖畫和塑像雕像、「福」的象徵圖案、福結髮展出的多種樣式,無不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望。

本圖中的「福」字形態,左邊象徵以勤勞能幹的惠安女為代表的福建人靠雙手艱苦打拚,右邊則是八閩大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壯闊景象,上方涌動著的浪花澎湃向前,代指福建生生不息的海洋文明,下方的八閩大地生機勃勃開出幸福之花。

敢闖敢拼的福建人用雙手和智慧努力開拓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勤勞是福,人才造福,一代代的八閩兒女,就是這樣以最深厚的福文化期許,推動福建砥礪前行。

01

傳承弘揚 「福」文化

福建省擁山面海,文化源遠流長、璀璨多元。

近年來,福建深入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聚力打造「福」文化標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領全省文化事業欣欣向榮、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福州閩江兩岸「福」文化主題燈光秀精彩上演 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福,是古老的漢字之一,寄予了人們對美好人生、美好社會的嚮往。

福建「福」文化資源豐富,福建省委高度重視中華「福」文化宣傳推廣,出台《關於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 打響福建「福」文化品牌的實施方案》,提出要以「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福建文旅產業加快發展,助力文化強省建設。

在福建省委的規劃指導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廣泛宣傳推廣「福」文化:

系統梳理福建底蘊深厚的歷史文脈,豐富「福」文化的內涵;

舉辦「福」文化主題春晚,製作「福虎」卡通形象等「福」文化標識,裝扮3900多個主題造型景觀、2800多處打卡點和1800多個景區、公園,在全省營造關注、參與、樂享、發展「福」文化的濃厚氛圍。

福建「福」文化大使「福獅閩閩」數字形象亮相福州地鐵,推動「福」文化出圈。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同時,福建通過施「福」文化出版影視動漫精品工程、舉辦福建「福」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推廣「福」文化品牌公共標識、開展福建形象IP作品徵集評選、推出十大「福」文化旅遊線路和「福茶」「福酒」系列產品等舉措,引領帶動文旅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下一步,福建將進一步深挖「福」文化價值,推動傳承創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文化動力。

泉州惠安「五福聚力 福『見』惠安」福文化活動 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陳秋紅 歐陽榮華 攝

以「福」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代表,近兩年來,福建持續加強對文化資源的深入研究、系統梳理和整體發掘,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萬壽岩遺址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八閩文庫》全媒體出版工程等重大項目結出碩果;

「閩人智慧」系列主題傳播計劃深入實施,福建人民在歷史上形成的閃光思想、革命貢獻、先進發明、精湛技藝、非凡創造被廣泛挖掘並宣傳;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成功舉辦,「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省世界遺產數量達5個;

《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頒布施行,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化水平邁上新台階

……

伴隨著全省上下加大宣傳保護力度、加快傳承發展步伐,八閩文化日益綻放璀璨光芒,吸引更多遊客踏訪八閩大地,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福建魅力。

02

實踐沉澱 閩人智慧

千百年來,福建人民在歷史長河中探索實踐,形成眾多經驗和智慧,蘊含了福建人民敢拼會贏、銳意創新的精神,展示了福建人民勤奮、開拓和智慧的形象。

福建人傑地靈,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諸多獨特創造。

地處莆田的木蘭陂,建成於1083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被譽為福建的「都江堰」,2014年,木蘭陂水利灌溉工程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泉州境內連接晉江和南安的安平橋,是中國現存最長的古代海港大石橋;韓公廉、蘇頌發明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標誌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高峰……

福建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工巧匠聚集,福建技藝、福建創造熠熠生輝。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遵循「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廈門漆線雕技藝,工藝繁複精細;將樂「西山紙」歷史悠久,清代乾隆年間編印《四庫全書》時,曾到將樂調紙印刷;南平建盞造型古樸典雅,質地深沉含蓄,具有濃郁的東方藝術色彩;德化白瓷驚艷世人、福州壽山石色彩斑斕……

進入新時代,福建以科技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現代製造和創新科技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福清「華龍一號」,是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和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誌性成果;寧德時代,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研發製造公司,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的解決方案;還有「晉江經驗」的金字招牌……

敢闖敢拼的福建人民,延續著生生不息的智慧。

這些智慧瑰寶,不斷激發著八閩大地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2022年10月)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40414b4cd78c86080d776c5c1bfd4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