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源頭之一?中華文明有望再度提前?驚艷世人的凌家灘遺址

2023-03-30     浩然文史

原標題:良渚文化源頭之一?中華文明有望再度提前?驚艷世人的凌家灘遺址

良渚文化源頭之一?中華文明有望再度提前?驚艷世人的凌家灘遺址

凌家灘遺址

2023年2月22日,安徽省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正式入圍2022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終評。其實早在1985年,凌家灘就已經被考古發掘,相關文物也早就成為安徽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在那之後,凌家灘遺址經歷了8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文物,大大填補了皖江地區史前文明的空白。

一、遠古大城,重見天日

許多重大考古發現都源於巧合,凌家灘遺址也不例外。1985年,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村村民萬傳倉的母親離世,他為母親選擇了一處位於村子北面山崗上的墓地。萬傳倉強忍著悲痛開挖墳墓,未曾想一鏟子下去,許多玉環、石鋤等精美器件破土而出。萬傳倉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也知道這些是重要文物,於是立刻上報。得到消息後,鄉文化站站長李余立刻根據國家規定對遺址進行原地保護,很快,安徽省考古所也來到凌家灘進行了第一次挖掘,初步確定這是距今至少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這一重大發現自然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震動。1987年6月,安徽省考古所第二次對凌家灘進行發掘,共出土文物200多件,其中包括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的石鏟。在那之後,1987年11月、1998年10月、2000年10月、2007年5月、2022年12月,數次大規模考古活動一點點地清理了凌家灘遺址之上數千年的土壤,共出土文物數千件,一個上古大聚落重現人間。

通過一系列挖掘,考古學者基本將凌家灘遺址分為三塊區域,分別為居住區、祭祀會盟區以及墓葬區,整個遺址被兩條壕溝分為內外兩層,內部為生活區,外部以祭壇為中心分布著幾十座規格不一的墓葬。可以說,5300年前的凌家灘已經具有了初級的城市規劃以及複雜的文化體系。

二、精美玉器,萬物有靈

凌家灘遺址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各類玉器,尤其是標誌性的玉鷹。凌家灘玉鷹上面複雜、精美的刻紋集中表現了凌家灘遺址的文化特點。

凌家灘玉鷹

一方面,這枚玉鷹表現出了凌家灘先民高超的工藝水平,主體是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目視前方,鷹嘴呈現出寫實的鉤狀,極具生氣。另一方面,玉鷹也體現出先民複雜的崇拜體系,雄鷹的雙翅以豬首的形式呈現,而且精心雕琢了豬的嘴巴和眼睛等部位。不僅如此,玉鷹的中心是一個抽象的太陽紋,雄鷹的雙眼、鼻子等部位也進行了穿孔處理,不僅實用且更具真實性。

可以說,這枚玉鷹是集鳥崇拜、豬崇拜與太陽崇拜於一身的神聖器物。一般認為,在上古中國,東方的東夷部落以鳥為圖騰,後世對鳳凰的尊崇或許也來源於此。雄鷹為猛禽之首,象徵著部落聯盟首領,玉鷹和出土的玉人都表明了凌家灘先民有著明確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

太陽紋形象不僅表現了凌家灘先民對自然環境的恐懼和敬仰,也表現出凌家灘先民與各地文化的交流。太陽代表著養育人口的農業、驅散寒夜的光與熱,許多古老文明都以太陽為圖騰,製作了美輪美奐的器物,如金沙遺址的太陽鳥輪。

豬是人類飼養的最廣泛的家畜之一。恩格斯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豬超群的生殖能力讓它成為生殖崇拜的對象。玉鷹上面豬首形象的細緻刻畫,也表明在當時的凌家灘,畜養家畜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家豬作為重要的財富,而被先民珍視。

除此之外,今年凌家灘還出土了一件造型極為奇特的玉龍。這尊玉龍頭部類似豬的形狀,一端為尖錐,這在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對研究史前玉制度有著重大意義。

最新出土的玉豬龍

凌家灘還出土了中國目前最早的玉兔,它呈伏臥狀,沒有足部,兔嘴前伸,呈聞嗅狀。玉兔的耳朵向後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卻更類似於魚,體現了凌家灘先民的想像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的吉祥物正是以凌家灘的玉兔為原型設計的。

凌家灘出土的中國第一個玉兔

三、高度文明,江淮大城

從凌家灘的出土玉器、墓葬和遺址情況,我們都能發現,這處遺址擁有較高的文明水平,甚至對前些年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良渚文化都有一定的影響。

首先,從玉器來看,凌家灘出土的玉鷹等玉器具有複雜的紋路,這不僅是多重崇拜的組合,更體現出文化集中、部落集權的特點。隨著部落規模的擴大,原有的生存空間已經很難滿足先民的需求,戰爭、兼并、聯盟成為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雄鷹所表現的正是凌家灘首領英勇好戰的一面,而為了較好地吸納其他部落先民,多樣而複雜的崇拜則被歸入以雄鷹為首的部落崇拜中。可見,此時原始政治有了較大發展。

其次,從各地墓葬規模也可以看出,凌家灘出現了明顯的階級分化,墓葬區大部分墓葬缺乏陪葬品,或只有少量陪葬品,少數墓葬存在棺槨、葬具以及大量陪葬品,這明顯是占據了更多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的權力階級。可見,此時凌家灘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階級分化。

再次,凌家灘遺址有較大、較完整的城市規模,還有大量獸骨、畜牧、農業遺蹟。不僅如此,大量玉龜在祭祀區出現,也表明此時凌家灘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宗教信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隨後歷史中的巫卜祭司。因為,龜一直都是占卜所使用的重要道具,如《史記》所記:「聞古五帝、三王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

最後,凌家灘的先民們或許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天文知識。出土的玉版中刻著方形和八等分圓,勾勒出冬至、夏至與日出日落方位,甚至可以推算出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周邊鑽的孔也與《洛書》相合。這枚玉版也是北京冬奧會獎牌背面圖案的設計原型,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傑出的天文觀測。

凌家灘出土的天文儀板,它就是北京冬奧會獎牌的設計原型

北京冬奧會獎牌

由此可見,凌家灘文化遺址表現出了高度的文明形態,其宗教、政治、經濟等都表現出原始社會的文明特點。

文史君說

歷時40多年的凌家灘遺址發掘,不僅揭開了安徽省東部新石器時代的神秘面紗,更是中國考古事業為回答「我們是誰」這一問題做出的努力。早在史前時代,華夏大地上的先民就創造出了燦爛無比的文化,如同「滿天星斗」,不斷帶給後人驚喜。

參考文獻

甘創業:《凌家灘墓葬的葬儀研究》,《東南文化》2022年第3期;

劉俊,朱鐵軍:《凌家灘玉器紋樣的文化意象分析——以玉鷹為例》,《皖西學院學報》2022年第3期;

常國水:《冬奧獎牌背後的凌家灘》,《馬鞍山日報》2022年2月8日。朱鐵軍:《以異紋入飾——凌家灘玉器紋樣藝術語言研究》,《新余學院學報》2021年第6期;

鍾雪:《等級與階層:從凌家灘墓地中的8座墓葬談起》,《地域文化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3021e629fa84e16de4aaac68dc1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