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AMD的處理器,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從去年八月推出Zen 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以來,除了今年年初更新了不帶X的普通版本以及X3D系列處理器之外,就沒有什麼聲息了。當然理論上Zen 5架構處理器最快也要明年較晚的時候才能發布,所以想AMD推出新品的用戶可能會有一些失望。不過如果是想購買自帶較強集顯的APU產品,那麼最近一段時間倒是可以好好關注AMD,畢竟明年初AMD就要發布銳龍8000G系列處理器了。
雖然型號是銳龍8000G,但實際上算是Zen 4架構的APU產品,處理器部分其實和銳龍7000沒多少區別,只是加入了更強的集顯。實際上銳龍7000系列都自帶了RDNA 3的集顯,但性能太差,只有兩個單元算是純粹用來亮機,遊戲或者其他應用基本上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但銳龍8000G就有很大不同了,從某種程度來說,購買銳龍8000G實際上就可以節約一塊顯卡的錢了,這樣看似乎銳龍8000G的價值還是不低的。
當然AMD為啥跳過銳龍7000G而直接把型號改為銳龍8000G,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不過既然Intel在處理器型號命名上都亂七八糟,那麼AMD不那麼嚴謹其實也沒關係。反正大家只要記得,銳龍8000G就是Zen 4系列的APU就行了。目前各家主板廠商都在為600系列主板更新BIOS,以適應將要到來的APU新品,其中一些廠商明確表示銳龍8000G系列將會在2024年1月底發布。
不出意外的話,AMD應該會在明年初的CES 2024上公布該系列產品,並在月底正式上市開售。根據最新的曝光,AMD已經提供了ES測試版處理器進行測試,目前已知會有四種型號,TDP均為65W。最頂級的為銳龍7 8700G,採用Zen 4架構,擁有8核16線程,並且配備12CU的RDNA 3架構核顯。基本上,這個配置基本就不需要購買中低端的顯卡了。
其實銳龍8000G的桌面處理器,和AMD最新的移動筆記本處理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銳龍8700G它很像是筆記本上的銳龍7 7840HS,當然性能應該會更強一些,功耗也更高一些;其次是銳龍5 8600G,擁有6核心12線程,核顯部分暫無消息,估計會是8CU的RDNA 3架構核顯,和銳龍5 7640H很相似。
更低端一些的是銳龍5 8500G和銳龍3 8300G,前者為6核12線程,由2顆Zen 4架構核心和4顆剛剛發布的Zen 4c架構核心組成,後者則是4核心8線程,有1顆Zen 4架構核心和3顆Zen 4c架構核心組成。當然AMD的大小核和Intel大小核不同,AMD的大小核在架構上是一樣的,甚至IPC性能差異都不算太大,只是核心面積有區別,所以用戶倒不用太擔心性能。
總的來說,銳龍8000G系列產品基本上就是銳龍7 704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桌面版本,不過提升了核心頻率和功耗,所以性能會更強。基本上最高的8700G的集顯,性能已經達到GTX 1650的水平,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只玩玩1080P的遊戲,那麼並不需要用戶再去購買一塊顯卡,這樣也算節約錢了。
銳龍8000G的上市,對於PC市場來說是個好事,我們認為這是相當值得購買的一款產品,有著足夠出色的處理器性能以及有史以來最高的集顯性能。從升級角度而言,對於用戶是相當值得的。不過這麼強的集顯,可能會對獨顯市場,特別是中低端入門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這也會逼得NVIDIA未來提升獨顯性能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