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北歐聯合空軍」,瑞典作為北約「局外人」的作用凸顯

2023-04-20     看航空

原標題:建立「北歐聯合空軍」,瑞典作為北約「局外人」的作用凸顯

3月底,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發布了建設「北歐聯合空軍」的計劃。

這一公告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未來,「北歐聯合空軍」將在北約框架下推進聯合部署與任務。

在四國中,除了瑞典以外,其他三國都是北約成員。其中,芬蘭剛剛於4月4日舉行了加入北約的儀式。

歐洲空中軍事力量正在北移

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軍事活動逐漸增加,引起了北約國家的擔憂和警惕,北約的空中軍事力量開始逐漸向北方部署。

同時,為了加強在北歐地區的軍事影響力,北約更是不斷上演綜合軍演。

在此背景下,瑞典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瑞典位於波羅的海地區,毗鄰俄羅斯,國土面積廣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先進的軍工技術。此外,瑞典也與北歐地區的其他國家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這些因素使得瑞典成為北約在北歐地區的重要夥伴和關鍵節點。

可以說,作為北歐理事會的成員國之一,瑞典與丹麥、芬蘭、挪威和冰島一起,構成了歐洲地區防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11月,芬蘭、挪威和瑞典更新了三方國防合作意向聲明,以改進聯合作戰規劃和增強互操作性,尤其是在這三個國家的北部地區。

2023年3月,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空軍又簽署了「聯合空軍」意向書,希望將這4個國家的數百架戰鬥機進行整合。

這一意向書重點關注四個領域:綜合指揮與控制、作戰規劃與執行;空中力量的靈活部署;共享態勢感知和空域監視;聯合訓練和演習等。

瑞典防務領域的中立與獨立

長期以來,瑞典一直採取中立的軍事政策,其國防工業在政府扶持下,具備很強的自主開發和生產能力。依託於成熟的高精尖工業力量,目前瑞典的軍工系統能夠較為獨立地製造陸海空三軍所需的主要裝備。

「全球眼」預警機。

A26型潛艇。

例如,瑞典薩博公司在飛機製造領域非常知名,旗下JAS39E「鷹獅」多用途戰鬥機不僅本國使用,南非、捷克、匈牙利、泰國、巴西等國均有採購。

此外,瑞典也已經在籌備其第五代隱身戰鬥機:Flygsystem 2000項目。

據報道,瑞典將在該項目初始階段投入1.6億美元資金,並逐年增加。未來十年瑞典將優先致力於「鷹獅」升級和Flygsystem 2000的開發。

Flygsystem 2000概念圖。

根據瑞典國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在2023年至2033年間,針對「鷹獅」升級和Flygsystem 2000項目的開發費用,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1%,到2033年僅在「鷹獅」E 飛機上的支出就會高於10億美元。

支出的增加與新的五代機項目,也表明瑞典對採購F-35的興趣並不大。

然而,北歐其他國家相繼採購了F-35,這可能會限制瑞典在多國合作任務中的作用和價值。因此,在俄烏衝突之後,瑞典擴大了與北歐國家的防務合作,逐漸增加其武器裝備與其他國家的互操性。

「鷹獅」戰鬥機。

瑞典國防開支追趕北約基準

瑞典作為北歐地區的重要國家,一直是歐洲安全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俄烏衝突爆發後,瑞典結束保持了兩百年的軍事不結盟政策,申請加入北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瑞典表示將在2026年把國防開支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比提升至2%(此前的目標為到2028年使國防開支達到GDP的2%,也就是134億美元)。

當下,雖然瑞典還不是其成員國,但是與北約的關係密切,並在很多方面與北約緊密合作。

首先,瑞典與北約成員國的安全和防務利益高度一致,都面臨著來自俄羅斯的挑戰,因此在安全領域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利益。

其次,瑞典與北約展開了廣泛的軍事合作,比如在聯合軍演、情報共享、合作研發武器裝備等。尤其是瑞典空軍還擁有先進的雷達系統和電子戰設備,能夠提供情報共享和空中監測服務,增強北約的作戰能力和情報優勢。

儘管瑞典目前還不是北約成員國,但其與北約的合作已經達到了類似於成員國的程度。而此次,北歐四國聯合空軍的簽署建立將會促進歐洲防務一體化,可能將加快瑞典加入北約的步伐。

排版:郭雯斐

文案:侯嘉麒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繞過美國,日英意就下一代戰機達成合作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2c0cbb4dc00b6262d13d57bcbd1a7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