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針對足球職業聯賽的「假賭黑」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了60人,並終身禁賽。緊接著,中國籃協也發布了類似舉措。根據媒體人付政浩的報道,中國籃協宣布,將對實名舉報籃球賽事中「假賭黑」等違規行為並被核實的舉報者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金額範圍在2000元至20000元之間。
這一宣告雖是積極舉措,但對那些可能冒著生命危險舉報的人來說,這個獎勵顯得十分微薄。不少球迷對此表達了不滿:表面上看2萬元似乎不少,但普通人能否拿到確鑿證據呢?即使取得證據,誰又會在意這微薄的獎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中國籃協真心希望遏制假賭黑現象,就應該提高獎金,例如將2萬後面再加一個零,甚至兩個零。這種情況下,舉報者的積極性會大增,而涉及賭球操縱的教練、裁判和球員也會受到更強的威懾。
近年來,CBA多場比賽都可能牽涉「賭球」事件。例如,去年的季後賽中,上海與江蘇的較量中,江蘇隊在關鍵時刻發生低級失誤,最終導致兩隊高層受到了嚴厲處罰,主帥們也遭遇長時間禁賽。如果深入分析這場比賽,所涉及的利益鏈條或許會顛覆整個CBA乃至中國籃球的底線。
而國足如今戰績不佳,腐敗問題層出不窮,若未來中國籃球被調查,相比於國足恐怕會更加複雜。當前中國籃協推出的「賽風賽紀管理實施細則」,透露出一種打草驚蛇的意味,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在勸阻群眾舉報。畢竟,冒著被報復甚至危及生命的風險,僅僅換來20000元的醫藥費,真正願意這樣做的人能有多少?
如果中國男籃表現下滑,甚至輸給一些相對弱小的亞洲球隊,那麼關於籃球領域的反腐行動必然會逐漸展開。一旦有知名的領導、教練和球員被調查並受到處分,大家也不應感到意外,畢竟選擇這條路的人早已意識到,終有一天可能會面臨失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