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報關注巴中!

2023-07-11   巴中日報

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關注巴中!

語音播報2023.7.11-2進度條10:0500:00/10:05

今日《人民日報》專題聚焦巴中辦實事、解民憂工作,用2700餘字的大篇幅,以《四川省巴中市——全力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辦實事 解民憂)》為題,充分報道我市民生訴求大起底工作開展以來,城市供水問題得以解決。

報道全文如下

收集群眾用水難題、改造供水管網設施、做好水質衛生監測……近期,四川省巴中市開展民生訴求「大起底」行動,從保障日常供水、強化應急處置等方面全力滿足居民用水需求,確保居民用水安全。

清晨,從菜市場買回新鮮蔬菜,孫大田一口氣走上十樓的家。打開水龍頭,水流汩汩地冒出,孫大田一邊清洗菜根,一邊高興地說:「再也不用擔心供不上水了!」

地處山區,孫大田居住的小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東城街道太子社區。小區建設年代久遠,位置高,再加上二次供水加壓設備老化,用水難成了社區居民的煩心事。與此同時,城區一些供水管道老化或損壞,也影響了居民用水。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巴中市通過民生訴求「大起底」行動,收集群眾訴求,從供水管網設施改造、強化日常應急維修處理、加強水質監測等方面解決群眾用水難題,全力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

收集居民訴求

協調各方解決

提起過去的用水難,孫大田直言:「想盡了辦法」。每天天不亮,他就挑著桶到附近的半山腰上接水,這兩年,76歲的孫大田每天都要這樣遠距離取水。有時山上泉眼的水少,孫大田便要到親戚家「借點水」。

居民用水難,社區黨委書記何發強組織大家也想了不少辦法。「以前,一到用水高峰,社區四樓以上的居民家裡水就供不上,我們就請自來水公司維修」,何發強回憶,儘管維修了一遍又一遍,但沒解決根本問題。

開展民生訴求「大起底」行動以來,部分居民用水問題通過基層網格員和社區匯總收集,被反映到了街道民生訴求快處中心。隨後,按照「大事區上管」的原則,問題被反映到了巴州區級層面。很快,巴州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通過「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樑作用,將問題反映給巴中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人大代表反映群眾用水難題,希望得到協助解決後,公用事業投資集團很快積極反饋。」巴州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燕說。

開展民生訴求「大起底」過程中,巴中市成立工作專班,通過訴求排查、訴求交辦、訴求化解等方式收集處理民生訴求。民生訴求主要集中在用水、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巴州區是主城區所在地,居民用水問題涉及市級相關部門,就需要市級層面幫助協調。」巴中市信訪局副局長李繼安說,巴中市信訪局也積極協調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將解決用水難題列入重點民生工程。

新建供水管網

改造加壓設施

機器聲聲轟鳴。走進太子社區已經建成的二次供水加壓站,一個個管道連通了加壓設施,市政供水在加壓後直接通向附近各個小區。「這套設備投資500多萬元,每天能供水4000多立方米。」巴中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董事長王良春介紹,新的供水加壓設施由公司投資,能解決包括太子社區在內的居民日常用水問題。

早在今年4月,巴中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就啟動了供水加壓站建設工程,解決了多個社區的用水難題。「我們分析了這一地區的供水情況,確定新建一座供水加壓站,同時新建加壓供水管網,與小區原供水管道連接,實施整體加壓改造。」王良春說,由於不少小區的位置都較高,採取整體加壓的方式才能解決該區域長期缺水欠壓的問題。

實施供水管網設施改造,作為巴中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下屬的聖泉自來水有限公司江南營業部業務主管,李清平前陣子沒少往太子社區跑。一棟一棟樓走,一戶一戶進,李清平來到孫大田家,用專業設備測試供水壓力。「我們經過測試發現,這邊整體水壓偏低,需要採取整體加壓的方式提供水壓。」李清平說。

改造過程中,既需要尋找供水加壓站建設場所,又需要新建加壓供水管網。李清平與何發強一起找了社區的很多地方,最終確定一個小區的負三層地下車庫為建設地點。「太子社區這一片均屬於建成區,很難尋找建設點。我們經過反覆比對,發現在這裡建設供水加壓站,對附近影響較小,居民出行受限程度也不高。」李清平說。

地段開挖動工會影響一些居民日常通行,有人提出希望「換個地方挖」。但涉及地段是供水管網的「必經之路」,為此,何發強一戶一戶給附近居民做工作。新建加壓供水管網涉及的技術問題,李清平也都詳細解釋給大家聽,獲得了周邊居民的理解與支持。

「孫大爺,水通了!」社區供水加壓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後,李清平連忙給孫大田撥去了電話。打開水龍頭,一股股水傾瀉而出,透著些許清涼,孫大田喜上眉梢,回頭一喊:「老伴兒,洗菜了。」

強化應急維修

做好水質監測

「警報!」近日,在巴中市聖泉自來水有限公司生產調度中心,監測系統顯示巴中經開區興文街道辦事處九寨山路口監測點水壓降低。接到警報提示,搶險維修部經理李光明迅速派出公司服務隊的維修工許德軍等人,到現場維修處理。

抵達現場,許德軍發現該區域水管發生爆管。組織臨時開挖地下管道,服務隊工作人員迅速進行維修,埋新管,補舊管。而在生產調度中心,李光明又安排應急供水保障車開往涉事區域,進行應急供水。直到第二天上午11時,應急維修處置終於完成。「維修期間,附近居民和學校用水沒有受到影響。」李光明說。

居民用水不僅涉及日常供水,還包括應急供水處置服務等領域。為保障夏季高峰時節居民正常用水,巴中市組織成立服務隊,進行應急處置。「我們還在城區內設置了38個水壓監測點,時刻監測供水壓力變化,強化供水安全保障。」巴中市聖泉自來水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張浩榮說,公司承擔主城區自來水供應服務,日供水達15萬噸。此外,當地還組建管網探漏隊伍,對管網隱患點進行網格化排查和周期性探漏,消除供水安全隱患。

打開儀器,提取自來水。在巴中市聖泉自來水有限公司江北水廠,水質檢測中心經理楊洋照例開始了每天的水質跟班檢測。「每天要進行3次跟班檢測,除此以外,班組要自行檢測自來水的濁度。」楊洋說,水廠每個月還要進行1次水源地水、出廠水、管網水的常規檢測。

為加強用水安全保障,巴中市從自來水廠內部檢測和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外部檢測兩方面加強用水安全監測,守護供水「生命線」。

7月3日,巴河上游持續強降水,巴河大佛寺水源地源水濁度嚴重超標。根據特殊應急情況,楊洋等人增加當天水質檢測頻次,重點檢測源水的濁度。與此同時,聖泉自來水有限公司生產調度部迅速調整自來水預處理工藝,增加投放自來水助凝劑,提升雜質沉澱效果。「經過應急處理,我們的出廠水達到了標準,符合要求。」張浩榮說。

在四川巴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李智軍等人負責監測巴河大佛寺水源地源水水質。「監測設備顯示有氨氮、總氮、總磷等數據,實時監測源水安全情況。」李智軍說,今年以來,水源地源水均符合自來水用水要求。與此同時,巴中市衛健委相關部門每月開展城市飲用水水質衛生檢測。「我們在全市設置了81個檢測點,今年以來,水質檢測合格率達100%。」巴中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說。

- END -

今天開始報名!63名!巴中市公開遴選(考調)、選調公務員

公文寫作誰最強?巴中500餘名機關幹部同場角逐

省級優秀!巴中6人2項目1單位上榜!

來源 | 人民日報

編輯 | 張芯怡 責編 | 韓梅 審核 | 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