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4」開播之前,沒人能想到率先出圈、投票斷層第一的,是來自日本的美依禮芽。
她的初舞台《極樂凈土》曾是一代二次元神曲,節目播出不到兩周,B站的初舞台視頻已經達到千萬播放。這種熱度延續到了第一次公演。她和龔琳娜的雙人舞台《花海》成為一公討論度最高的舞台之一,舞台水準被音樂總監趙兆單獨發微博稱讚,現場票數也被不少網友認為「低了」。
同時,美依禮芽在芒果TV的站內投票數據也遙遙領先,和其他姐姐出現了明顯的斷層。
這似乎又是一次「王心凌」式的爽劇:王心凌沒有那麼多現役粉絲,美依禮芽也沒有,但她們都成功在《浪姐》的舞台上喚起了某個集體的回憶。只是去年跟跳《愛你》的中年男粉,變成了大聲打著CALL的「二次元」。
他們或許並不知道美依禮芽除了《極樂凈土》外還有什麼歌,但就像去年的王心凌一樣,站在大舞台上跳著蝴蝶步的小美成了一種象徵,是時代記憶的重現,也成功喚醒了他們心中的「二次元之魂」。
越虐粉,越投票
「不要投票」上熱搜了。
「浪姐4」第一次公演中,美依禮芽和龔琳娜組的《花海》獲得798票現場觀眾投票,沒有從一公中勝出。讓不少觀眾尤其不能接受的是,謝娜組的《龍拳》最終獲得了847票,遠高於《花海》。
這讓網友積蓄了一周的不滿持續發酵:在節目首播的初舞台,美依禮芽表演的《極樂凈土》又唱又跳,唱功、舞蹈、表情管理都很優秀,還特意把一段歌詞改成了中文,最後評委給出的得分卻沒能排到TOP5、拿到「乘風創始人」的席位——根據賽制,只有初舞台排名前五才能成為乘風創始人,獲得接下來的賽程中組隊的權力,並且拿到決賽的直通券。
謝娜又成了觀眾發泄怒氣的「靶子」。她在初舞台表演了《菠蘿菠蘿蜜》,還賣力翻跳了一段女團XG的舞蹈,但終歸不是專業唱跳歌手,評委分數位列前五,有不少網友認為名不副實。
這時,有網友提出,在《花海》舞台表演之後的節目正片里,能聽到有觀眾喊「不要投票」的聲音。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就有觀眾認為,這是芒果TV故意控制分數,為了「人情世故」操縱現場投票。
雖然之後有現場觀眾發文澄清:《花海》組的出場順序是第7個,也是現場唯一一個在副舞台表演的,本就有一半觀眾只能通過現場的小螢幕看到表演,沉浸感被削弱,錄製後期還有部分觀眾看完想看的姐姐後就直接離場,票倉也不滿1000票。
至於被詬病票數高的《龍拳》組,根據《浪姐》往屆的經驗,唱跳舞台在現場觀眾投票上一直占據較大優勢,加上《龍拳》組五個人的粉絲總多過《花海》組,這樣的投票結果也不算毫無道理。
更重要的是,《龍拳》與《花海》的組別不同,並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只不過,兩組表演被節目組剪到了同一期。對於看了節目、願意為美依禮芽投票的粉絲來說,無論是《極樂凈土》還是《花海》,兩次輸給謝娜都無法接受。
粉絲經濟的邏輯,本就是通過粉絲的努力,可以支撐愛豆走向更好的舞台。粉絲狂熱的背後,本就有為自家愛豆「撐腰」的潛台詞:SNH48每年總選,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愛豆底氣,升到第一名後「升堂」,獲得更好的資源。
所以小美的粉絲們看到自家愛豆「受了委屈」,自然要在網絡投票上為她撐腰,也掙回這口氣,甚至有網友專門開直播記錄人氣值的漲跌情況。
小美飛速增長的人氣值,除了二次元們單純的愛意,還有虐粉之後「反彈」的效果。
小美不紅,但不妨礙第一
在「浪姐4」之前,美依禮芽確實不夠「紅」。
她的本名是「水橋舞」,「美依禮芽」只是藝名「MARiA」的音譯。2010年她在原組合解散後開始個人solo,以「MARiA」的名字在日本視頻彈幕網站NICONICO發布了翻唱歌曲,同年找到知名V家P主Toku-P,組成了現在的組合GARNiDELiA。
如果把粉絲定義成真金白銀買專輯、追巡演看物料的人,那麼美依禮芽的粉絲並不算多。正式出道前,GARNiDELiA的音樂作品都分類到同人專輯。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娛樂圈,GARNiDELiA並不算知名,組合也沒有開過大型演唱會。
《極樂凈土》的走紅最初也是因為舞蹈翻跳,小美和知名舞見銀髮娘、217一起在YouTube發布的舞蹈視頻,有超過1000萬的點擊量。
這一點和去年的王心凌類似:她們都曾經因為作品留下過集體記憶,但也都走過了知名度的巔峰期,更何況王心凌起碼乘著台偶和OST的東風觸達到了更多的人群,「二次元」的亞文化群體一直都更偏向小眾。
但是,《浪姐》的節目性質,從一開始就不是完全「粉絲向」的。
毒眸在往期文章中提到,《浪姐》的節目選手不是籍籍無名的練習生,而是已經在業內奮鬥多年、有一定大眾認知度的女藝人,受眾群體本來就比一般偶像選秀要廣,越是走向大眾、越是出圈的節目,就越容易脫離「粉絲」的話語權統治。(《選秀可以押寶,但《浪姐》不行》)
當受眾基礎足夠大時,粉絲的力量也很難超越大眾的「態度」。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流量粉絲無法撐起電影票房,因為在電影市場擴大以後,單純依靠粉絲很難滿足電影需要的受眾。放到綜藝領域,《創造101》里王菊走紅、被一路投進決賽,就是節目知名度擴大、引入大眾力量的最好例子。
給美依禮芽投票的人,可能不是會跟進她的日程、關注她的每一個物料、專程買票去看她巡演的「粉絲」。當然,小美可愛元氣的性格和在節目中排在前列的唱跳水平,也是她能夠通過節目吸粉的重要因素,在這次綜藝之後,給她投票的觀眾可能會轉化成這樣的「粉絲」。
但對於《浪姐》這樣的節目來說,「粉絲」的力量,也不會是最大的。
不一定是粉絲,但一定是「同好」
在最新一期節目裡,美依禮芽和趙麗娜站在一起,小美比划著兩個人之間的身高差,仰起頭對著趙麗娜揮手,萌得趙麗娜和螢幕前的觀眾直捂胸口。公布乘風值排名時,她張開手笑著跑到晉級區,粉色的輕紗袖子飄起來像翅膀,Ella直接說把一些觀眾的心聲說出了口:「像個小精靈。」
觀眾已經習慣了《浪姐》中的選手們有不同的魅力,但美依禮芽的「畫風」仍然和節目組有些不同:她的可愛、元氣、講話的語氣,都像日本動漫角色直接出現在了現實里。
《浪姐》是一個足夠大眾的節目,而其中出現了吸睛的「二次元」偶像——這本身就能喚起宅男宅女們的「身份認同」。
《極樂凈土》是常見的宅舞翻跳曲目,美依禮芽唱過《精靈寶可夢》《目隱都市的演繹者》等動畫的OST,GARNiDELiA的另一位成員Toku-P是知名vocaloid productor。為她投票的觀眾們甚至可能以前只知道《極樂凈土》而不知道歌手姓甚名誰,但《極樂凈土》是二次元洗腦神曲,美依禮芽是洗腦神曲的創造者,這種基於對二次元文化的認同,幾乎類似於地域同鄉之間的情感連接,足夠打動「二次元」們為她投票。
另一方面,二次元受眾群體本就對內娛有天然牴觸情緒。
原本二次元受眾就喜歡「紙片人」多過現實人類,動畫和遊戲內的世界相對純凈無垢,而內娛在他們看來都是資本操控、流量當道和飯圈養蠱。當年樂華和位元組跳動組建A-SOUL、進軍虛擬偶像界時,就遭到原有的二次元受眾抵制:「來自資本的傀儡妄圖破壞我們純潔的V圈。」
在這種情緒下,美依禮芽出現在「浪姐」,「為她投票」既是對她唱跳水平的肯定,也成為了二次元向內娛表達不滿的一個契機。
除此以外,美依禮芽在「浪姐」初舞台的成功,和去年的王心凌異曲同工:她們都原汁原味地重現了當年讓觀眾心動的舞台,明明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唱起歌的時候都像當年一樣,笑容元氣,舞步漂亮。
《極樂凈土》發布的時間是2016年,那一年日本動漫有一代萌王蕾姆,有新海誠的純愛大作《你的名字》,B站動畫區「三幻神」初露頭角,《FGO》引進國內,請到陳坤代言……《極樂凈土》走紅的那年,或許也是一代二次元心中最近的「黃金元年」。
那一年,「年輕人的第一款二次元手游」《陰陽師》上線,儘管當時因為太過出圈,導致不少人稱呼它「現充遊戲」。《極樂凈土》是它的宣傳曲,而當年聽著《極樂凈土》、每晚七點要打開遊戲做日常的學生們長大,到了現在也能自稱一句「老二次元」。
王心凌成名的年代,是台灣樂壇群星薈萃的時代,也是90後看著台灣偶像劇的寶貴時光。而粉絲們借著給美依禮芽投票、透過舞台上墜落的粉色花海望向的,恐怕還是也是當年看著動畫、笨拙地學跳蝴蝶步的青春。
兩個小時前,《陰陽師》手游宣布和GARNiDELiA的合作決定,並打上了「陰陽師美依禮芽聯動」的話題,直接衝上熱搜。
這一次,合作的名字從《極樂凈土》,終於變成了美依禮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