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選角和造型都存在爭議,但《封神第一部》的想看人數,仍然高達80餘萬。
隨著點映口碑相繼出爐,這部由烏爾善執導的神話大片品質到底如何,我們可以參考評論來做判斷。
烏爾善名下作品,並不多。但每一部,都頗具影響力。而他之所以被不少網友認可對玄幻類題材的駕馭能力,是因為2012年的《畫皮2》。
相較於由陳嘉上執導的前作,《畫皮2》更加奇異詭譎,可謂是妖氣瀰漫。所以,當烏爾善將執導「封神三部曲」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表示「我可以」。因為,即便是公認尺度大,被不少人視作童年陰影的90版《封神榜》,實則都遠未能拍出原著的奇幻妖異氛圍。
而烏爾善的風格,對味兒。
幾經波折,一等數年,「封神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終於定檔並點映。
首波口碑中,好評不少。
看過影片的觀眾中,不少用「史詩片」來定義《封神第一部》,認為電影從場景到特效,從敘事到節奏,完成度都非常高,感嘆「十分震撼」、「意猶未盡」。
雖然相對於整個故事來說,這一部只是鋪墊,但卻已經構建出了「封神世界」的框架,賦予了人物筋骨血肉,讓人忍不住對後續充滿期待。
而人物和劇情,也都各具亮點。
費翔的商王外形威猛霸氣,行事殘暴而猖獗,內外都與人物相符;袁泉的姜王后華貴秀麗,於適的姬發英姿勃勃,楊戩、哪吒等人物刻畫得也不錯。
此前從外形到造型都被指不合適的妲己,也讓不少人感到驚喜。定妝照里不怎麼突出的顏值,在正片中提升了不少,美到想要給她加戲。
就連抱怨影片特效拉垮、劇情拼湊,繼而怒打3分的觀眾,也不忘在評論中聲明分數都是給妲己的。
因樣子太醜被吐槽嚇人的雷震子,竟然也成了片中萌點,被贊「可愛爆」。
此前,不少人擔心劇情魔改。
從評論中看,改編幅度確實很大,已經到了「封神榜同人小說」的程度,看的時候最好忘記原著情節,不要去做參照對比。
但幅度大,不代表就是失敗。
改編後的故事,首先便是「破除神性」,將人性作為核心重點。商王和殷郊之間的關係轉變,姬昌與姬發、伯邑考的父子親情,以及質子團面對權勢名利時的不同選擇等,都是影片看點所在。
再有,就是對妲己的改編。
原著中,九尾狐受女媧派遣附身於妲己,迷惑商王、禍亂朝綱。但是在《封神第一部》中,她就是一隻美艷天真、不諳人情,又帶著幾分殘忍獸性的狐妖而已。
商王的殘暴不仁、貪婪自大,只是被自己的慾望驅使。九尾狐是妖孽還是祥瑞,在於商王想要讓外界看到怎樣的她。
就像網友評論中所說「亡國的從來不是女子,從來都是人心」。
有認可,自然也有負評。
承接上文,先來說跟妲己相關的差評。
喜歡的觀眾,贊片中的妲己真的很像小狐狸。可持相反觀點的網友,不滿的也恰恰是這一點。
預告片中,為了展現妲己身為白狐的獸性,就已經讓她舔過爪爪。正片中,又安排她爬著走路。
而且,給了「專場」,戲份長度近一分鐘。
此外,從網友的吐槽看,妲己的精神狀態好像也有點不太正常。
另一個被差評的角色,是黃渤飾演的姜子牙。
在導演眼中,氣質形象都很接地氣的黃渤,非常適合出演「白首牢騷類野人」的姜子牙。但,網友不這麼認為,調侃很怕他一開口就是「上車,走吧」。
黃渤的喜劇明星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又是以原聲出演,每每出場都讓觀眾覺得出戲,被網友吐槽像在演「喜劇小品之我是姜子牙」,一開口就讓人想笑。
其他角色,也有爭議聲。
比如,費翔口音怪異,楊戩看著「不大聰明」,哪吒是工具人,一群質子分不清誰是誰。
對於被改編後的情節和敘事,也有接受無能的人。
在這部分觀眾看來,故事不僅已經跟原著毫不相關,而且劇情狗血、漏洞密集,可謂是一團混亂。合格的電影是偶有不足,而《封神第一部》卻是從漏洞中找劇情。
特效和美術,同樣被詬病。
聲稱是魔幻大片,但片中特效占比卻並不多,最精彩的在預告片里都已經出現過。天宮、祭台一眼假,合成痕跡太明顯,整體畫風又透著一股陰森詭異感。
而配樂,更是滿得有點刺耳。
交口稱讚和嗤之以鼻兩種觀點中間的,是褒貶皆有的中評。
觀點持有者認為,《封神第一部》作為商業片,是合格的。雖然改編幅度大,基本只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人物和基礎框架,但兩條故事線都比較流暢。
前半部分,因為植入了不少現代梗而顯得很生硬,導致觀眾不容易入戲;後半部分則漸入佳境,人間戲份要比仙境部分更精彩,人物成長的過程也合情合理。
至於特效,有亮眼的地方,但總體稱不上出彩。被申公豹操縱的石頭饕餮,雖然外形還原了青銅器上的造型,但風格還是偏西方,有點不倫不類。
綜合以上三方觀點,《封神第一部》到底是烏爾善打造的「恢弘神話,史詩畫卷」,還是需要避雷的爛片,亦或者是值得被肯定的工業電影,想來大家心中自有評判答案。
拋開原著,放低期待,或許可以收穫驚喜也說不定。畢竟,很大程度上來說,觀影確實是一件很私人、很主觀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