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的孩子在我家住了八年」上熱搜:你沒分寸的樣子,真丑

2023-11-09   精讀君

原標題:「親戚家的孩子在我家住了八年」上熱搜:你沒分寸的樣子,真丑

1

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親戚家的孩子在我家住了八年。

原來帖主家有一個住在農村的姐姐,姐姐的孩子大學畢業後來到帖主所在的城市找工作。

一時之間,找不到工作的她就先在帖主家安頓了下來。

按照原計劃,帖主想著等後面安頓好了再讓親戚孩子搬出去。

令帖主始料未及的是,這一住就是整整八年時間。

如今,孩子也30歲了,但仍未有男朋友。

帖主想著讓她出去住,卻始終想不出該如何開這個口。

這讓帖主十分為難,為了這事,帖主早已失眠許久。

帖子曝光後,網友紛紛喊話「直接讓她走」。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

網友@南方有水怪就描述了自己的悲慘經歷:

「表姐大學就開始住我家,畢業工作後一直住到現在十年了。

年薪十幾萬,也不走也不交伙食費,不找男朋友,平時買水果回自己房間自己吃,過年過節單位發些福利好的就帶回異地的家,一些紅薯之類的普通禮品就丟出來給我們。

更恐怖的是把自己當主人了,我帶女朋友回來還經常找女朋友的茬,結果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看完真的令人心驚。

到底什麼樣的心態可以讓一個人長期在親戚家無止盡的住下去?

記得心理學專家李雪在作品《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提出:

界線,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深表贊同。

哪怕再親密的關係,也得有彼此的界限,何況是所謂的親戚呢?

2

山東菏澤有一名女子,曾發布了一則自己在結婚時遭遇婚鬧的視頻,看得令人十分氣憤。

視頻中在婚宴上,女子和新郎被朋友用一種白色泡沫瘋狂噴射。

儘管兩人已經承受不住,頻頻躲閃,但朋友們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考慮其他。

據女子事後所述,當日她和新郎站在舞台上持續被噴射,兩人渾身上下都被白色泡沫噴滿,身體已經呈現出十分不舒服的狀態,但奈何幾位朋友根本聽不進去。

因為被朋友整得崩潰,女子甚至一度止不住地不哭,就連婚宴上的敬酒環節也沒有進行。

最崩潰的時候,女子都想過直接當場離婚算了。

看完是不是覺得十分震驚?

幾個朋友參加婚禮,原本只是小鬧活躍下氣氛,卻不曾想一群朋友忘了場合,也忘了身份。

女子說,婚宴進行之前,她就讓新郎和朋友們溝通過,只是簡單玩一下,朋友也各自做出了承諾。

然而,他們在婚宴現場依舊不顧新郎新娘的感受,肆意妄為。

婚禮原本是屬於新人的美好記憶,硬生生地被幾個人整成了噩夢,不願回首。

記得哲學家Heraclitus說過:

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在一定分寸上熄滅。」

婚宴變成鬧劇,主要就源於幾位朋友的界限模糊。

他們不知道,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一旦失了分寸,模糊了界限,麻煩和衝突也就隨之產生了。

3

自媒體人@江小黑曾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了兩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生。

一位女生性格外向開朗,永遠熱情洋溢地分享著一切見聞;而另一位女生性格內向,話少,甚至有些羞澀。

但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江小黑卻漸漸和內向話少的女生成了好朋友,而漸漸遠離了那位開朗的女生。

究其緣由,只因為江小黑清晰地記得過往的一幕。

那是初次見面之時,熱情的女生就不停地追問她的過往,彷佛一絲細節都不願意放過。

大到工作收入,小到家庭住址。

原來輕鬆愉快的聊天氣氛,因為對方的過度介入,變得不適。

從那以後,江小黑就刻意遠離了那位熱情的朋友,直到雙方淡出彼此的圈子。

相反的,與另一位慢熱的女生相處,江小黑沒有任何負擔。

她們一開始只是朋友圈裡的點贊之交,持續了一段時間彼此慢慢熟絡後,才開始私聊一些工作、家庭之類的話題。

相處了一年,她們才開始有更深的交往,分享彼此的觀點,關係也漸漸變得親密。

周國平曾說過: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不清晰,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帶著分寸感交友,是維持良好關係的基礎。

古話說:「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

拿捏好分寸,不逾越他人,也不任由他人踐踏自己,就是人際關係里最適合的距離。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