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上,被央視曝光的「土坑酸菜」,讓許多相關企業遭遇了「重創」。為了挽回市場信任,16日下午,統一老壇酸菜官方微博發文澄清,稱供應統一的酸菜包不是「土坑酸菜」,如果虛假,現在的供應商「錦瑞」願意承擔法律責任,並邀請1000人前往統一企業的酸菜加工廠參觀。
來源:截圖自@酸爽宗師統一老壇
酸菜作為一種國民食品,也是許多菜品的重要加工輔料,已經成為不少人飯桌上的「心頭好」。但是,正因為愛之深,才會對那些有樹枝、有煙蒂、被腳踩的「土坑酸菜」尤其不滿。當市場對「土坑酸菜」心有餘悸的時候,統一老壇酸菜方面積極回應,向公眾承諾自己家的酸菜絕非是「土坑酸菜」,而是通過傳統手法生產的老壇酸菜,言之鑿鑿的背後,讓人看見滿滿的「求生欲」。
來源:截圖自@酸爽宗師統一老壇
但是,任何的公關「救火」如果只是臨時抱佛腳,就經不起公眾的推敲。一方面,是統一老壇酸菜的信誓旦旦,甚至邀請千人來參觀;另一方面,有網友質疑統一老壇酸菜發布的酸菜加工區域,罈子卻異常的新,這給人一種「專門買過來應付檢查」的感覺。畢竟,正如網友所質疑的那樣,酸菜現在在壇里不等於酸菜之前不在地里。而酸菜究竟裝在新壇還是老壇也不是當前的重點,重點是如何修補已經動搖的市場信任基礎。至於重新贏得民眾的接受度,這需要事實依據,也需要時間沉澱,「統一老壇」過於急切但又顯得蒼白無力的自我證明,可能會適得其反。
一次曝光,讓整個中國酸菜加工行業承受了難以預想的衝擊。但是,這種衝擊對於整個酸菜加工行業而言,卻是積極有益的。若不是被曝光,「土坑酸菜」會成為行業里默認的存在,這只會讓越來越多企業在無視食品安全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對於統一老壇酸菜而言,積極回應公眾的關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食品安全大於天的理念落實在行動上,真正抓好酸菜生產的整個環節。如果只關注公關,卻沒有在酸菜生產上下足功夫,那又何嘗不是一種本末倒置?
總體來說,統一老壇酸菜的積極回應,屬於企業的自救行為。不過從長遠來看,要想真正讓消費者重拾對老壇酸菜的信心,關鍵還是在於更加透明的生產流程、更加完善的監管機制。畢竟,企業生存發展的底氣歸根究底是產品質量,而不是危機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