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檔,還能有多少增量?

2023-06-01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六一檔,還能有多少增量?

作者 / 無念

又到六一檔,首先祝所有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們節日快樂!童心永駐!

今天雖然是個周四工作日,但是在三部動畫新片的推動下,截止今天下午16點,六一檔票房已經達到了一個億。

一直以來,在所有的單日檔期里,六一檔的存在感不算特別高。相比那幾個專供情侶的愛情片檔期來說,情人節檔期有時候跟春節挨著,儀式感濃,大盤產出高;520檔期受眾也比較廣,今年更是直接破了紀錄;七夕檔又能吃到暑期檔的紅利。而專門針對兒童的六一檔,往往由於受眾體量的差異,以及供應新片的不同,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

最近這幾年,六一檔基本都能維持在破億的水平線以上,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趨勢。但是硬要說到底就能對大盤產生多大的貢獻,可能也很有限。

那麼,六一檔的容量,已經到頭了嗎?未來的這個單日檔期,還會有多少增量呢?

近十年六一檔表現

情報君整理了近十年的六一檔表現情況(2017年之後票房數據含服),可以發現,其實差不多十年前,六一檔就已經是破億的水平了,十年過去了,檔期容量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在2015年以前,六一檔基本上是進口片的天下。同時,也是得益於這個檔期的存在,一批國產低幼動畫才有了生存的空間。放在別的檔期壓根無人問津的一些低幼動畫作品,定在兒童節反倒會有不錯的反饋和收益。就比如《潛艇總動員》這個系列,從2008年的第一部,到2013年上映了第三部,票房直接翻了幾十倍。

從2015年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那一年,由於《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上映,讓國內市場看到了這個「藍胖子」的巨大潛力。

在那之前,其實國內也曾經上過個別幾部哆啦A夢的劇場版,比如2007年的《哆啦A夢:大雄的恐龍》、2009年的《哆啦A夢:大雄與綠巨人傳》,但是票房表現都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的國內市場尚還處在市場化發展的早期階段,檔期效應也沒有形成,更別說IP影響力了,因此這幾部劇場版也就淪為了「炮灰」,基本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而2015年的《伴我同行》,是哆啦A夢這個形象首次以3D製作的版本登上大銀幕,一舉拿下5.3億的票房,直接奠定了這個IP在國內的基礎,更打開了國內批片生態的市場。這個成績也是目前哆啦A夢這個系列IP在內地市場最好的單片票房成績,在那之後,哆啦A夢劇場版就成了每年必引進的日本動漫「年貨」IP之一,基本上也都能保證億元以上的發揮,表現穩定

不過,哆啦A夢劇場版也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指向六一檔的。就在《伴我同行》上映後的第二年,2016年的《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就定在了暑期檔上映。雖然最終票房也勉強破億,但是效果似乎並不如兒童節的反應要好。這也導致了那一年的兒童節檔期,票房冠軍是一部上映了近半個月的好萊塢動畫《憤怒的小鳥》。

2017年,哆啦A夢劇場版重回六一檔,不過當年六一的票房冠軍是《加勒比海盜5》這樣的超級大片。2018年,六一檔趕上了新片上畫日周五,大盤突破2億,《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和《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里》兩部動畫片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大盤占比。2019年,單日大盤突破3億創下歷史,時值周六,且趕上《哥斯拉2:怪獸之王》這樣的大片上畫,一部影片就拿下了2.1億的票房,表現驚人。

疫情爆發後,六一檔又回到了億元左右的水平。2021年的《伴我同行2》毫無意外地拿下了單日票房冠軍。哪怕是像行業慘澹的去年,哆啦A夢劇場版依舊能穩坐日冠的位置。這也說明了經歷多年的發展和積累,該IP在國內早已形成了相當成熟的市場。

而除了哆啦A夢和兒童節這樣適配度極高的動畫系列以外,這幾年,除了《潛艇總動員》,國產低幼動畫也發展出了其他多個知名IP,包括《海底小縱隊》《開心超人》《巧虎歷險記》等等。基本上這些動畫也都能取得千萬級以上的票房,也還是挺穩定的。

三部動畫撐起今年六一

那麼今年呢?

首先,從新片的角度來看,今年六一檔基本上靠三部動畫來撐,分別是《天空之城》《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和《巧虎奇幻舞檯曆險記》

這當中,哆啦A夢已經不用過多介紹,底盤很穩。《天空之城》屬於重映,也是近幾年宮崎駿作品第四次登陸國內大銀幕。之前的幾部,除了《崖上的波妞》表現稍有失利以外,《千與千尋》還有《龍貓》其實表現都不錯。這部《天空之城》也有望拿到《龍貓》的票房水平。

至於《巧虎奇幻舞檯曆險記》,這是巧虎這個IP繼2019年的《巧虎大飛船歷險記》後再度進軍六一檔,但是票房應該達不到那一部2400多萬的水平了。原因很簡單,2019年六一是個周六,這部巧虎動畫上映首日就有將近1000萬的進帳,如果不是因為節日+周末的雙加成,是很難達到這個級別的。而這種低幼動畫,真正能夠收割票房的,其實也就只有兒童節當天和其所在的周末。因此,對於今天周四的情況,達不到這麼高的開局,自然也不會有超預期的表現。

截至目前,單日票房領先的依舊是《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排在第二的則是《天空之城》。兩部影片的累計排片占比超過了一半。《速度與激情10》也有超過15%的排片,而《巧虎大飛船歷險記》的排片僅有5%。

6月2日周五還有《蜘蛛俠:縱橫宇宙》上映,這也是今年十分重要的一部好萊塢動畫了。不過,今年六一檔是吃不到這個片子的紅利了。如果本片要是能提前一天上映,還真有可能助力今年六一檔的票房往上抬一抬。目前本片明天的排片比大幅領先,占到了近30%,有望在首周末取得不錯的反饋。

六一檔值得被更重視

兒童節檔期發展到今天,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對於這樣一個單日檔期來說,它還有沒有可能打破3億多的紀錄,擁有更大的增量呢?

先說結論:情報君覺得,比較難。

首先,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兒童節只有一天,且並非傳統的假日,受到工作日或者周末的影響很大。根據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兒童節(6月1日)為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所以,如果幸運的話趕上周末,那可能會有還不錯的票房表現;但大部分時候,兒童節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對於除了孩子們以外的大多數成年人來說,除了能夠玩梗裝嫩開開玩笑,這只不過是一個和自己沒太大關係的節日罷了。

而且,為什麼同樣是單日檔期,但是兒童節有時候很難賣過那些情侶檔期,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受眾年齡的巨大差異。畢竟,作為情侶的觀眾,應該已經脫離了兒童的範疇了,有自己的觀影需求和購票能力。哪怕是還沒有收入的學生情侶,但是用零花錢去買張電影票,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兒童,尤其是年齡還小的低幼兒童來說,他們的觀影決策和執行往往是由家長決定的。所以,哪怕這些孩子們六一在放假,但是不少爸爸媽媽卻還是要上班,沒人給他們買票、帶他們去電影院,依舊無法構成觀影的行為。

另外,不管是什麼檔期,其實都會受到內容供給的影響。兒童節自然也不例外。

就目前兒童節的現狀來說,除了在5月中下旬上映的一些影片能夠在兒童節繼續收割票房以外,大多數定檔該檔期的新片,基本體量也就億元左右的水平。像2019年的《哥斯拉2》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至少大多數非動畫片類型的國產片不太會把目光望向這個體量不大的檔期,而進口片的話又受到海外檔期的影響,所以其實市場整體也比較被動。

這樣看來,雖然兒童節檔期看起來好像已經很難再有更大的開發了,但是這個檔期還是很重要的。

從時間位置上來看,兒童節雖然只有一天,但是緊挨著520,又在端午檔之前,而且還是暑期檔的開端,和從上半年逐漸邁向下半年的拐點。因此,其承上啟下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這個六一剛好能趕上一個周末的話,那麼當日的大盤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就比如2019年六一檔3.6億的票房,當月整體大盤41.86億,這一天的票房都快要趕上全月的1/10了。

從檔期屬性來看,兒童節檔期可能是一整年完全意義上供兒童觀影的日子,尤其是低齡兒童。雖然說理論上整個暑期檔包括寒假檔,都有完整的幾個月供小朋友乃至學生群體觀影,但是目前市面上該檔期上映的很多動畫片,其實也不太適合低齡兒童觀看。當然了,從根本上,我們應該破除「動畫片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這樣一個偏見,但是對於那些低齡兒童來說,低幼動畫依舊存在著比較大的市場,優質低幼動畫IP也有待進一步開發

歸根結底,不管是兒童節檔期,還是其他單日的情侶檔,其實受到工作日和新片上畫的情況影響都比較大,這算是這些檔期的不確定因素,但也是能夠助力這些檔期的潛在可能。而市場和片方能夠做的,則是確保優質內容的供給,不斷積累受眾,並將節日屬性進一步放大

明年,也就是2024年的兒童節,恰好是一個周六。不知道到時候是不是能剛好趕上一些大片的上映,來把檔期的體量再抬一抬。我們期待2019年取得的佳績能夠再次出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06419a41fe57cdbbc625c383694e5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