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泰山即泰山(中國著名景點,東嶽,山東中部山嶽)。 泰山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AAAA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是中外聞名的遊覽勝地。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其南麓始於泰安城,北麓止於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公里。矗立在魯中群山間。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泰山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又是天然的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泰山約形成於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
泰山區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崗岩及各種片麻岩等幾種古老岩石構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於太古代岩類。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禪祭祀被人認為是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歷代傳統。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 中華國山 世界泰山,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因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顯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也反映出早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動狀況。
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