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長期激勵調研報告

2019-07-26     未來智庫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目錄:

  • 概覽篇
  • 高管薪酬篇
  • 長期激勵篇
  • 長期激勵專題篇

報告摘要:

概覽篇

調研樣本及數據來源說明

2018 - 2019年度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關鍵發現

高管薪酬篇

總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發現

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比

超六成行業總人工成本支付壓力下降,教育業人工成本支付壓力持續領先:

  • 2018年全行業總人工成本占營業收入比為9.0%,各行業指標區間(3.5% - 48.8%)較2017年(3.4% - 53.5%) 略有縮小。
  • 超六成行業人工成本支付壓力下降,教育行業作為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業雖人工成本壓力依舊顯著但較2017年有所下降,2018年達到48.8%。

總人工成本利潤率

總人工成本利潤率保持穩定,採礦業等傳統工業行業連續三年穩定增長:

  • 2018年全行業人工成本利潤率均值下降至1.02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整體而言較為穩定。
  • 2018年全行業人工成本利潤率較2017 年略下降;近年來,伴隨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效果顯現,採礦業等傳統工業行業公司加速轉型升級,公司效益大幅改善,人工成本利潤率穩步增長。

勞動生產率發現

人均營業收入

七成以上行業實現人均營業收入三年連續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領跑全行業:

  • 2018年全行業人均營業收入達到191 萬元,超七成行業實現三年連續增長,全行業復合增長率為10%。
  • 伴隨教育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張,近三年人均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132%,綜合業、住宿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樣增長顯著,近三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6%、26%和25%。

高管薪酬整體水平發現

高管薪酬費用率

全行業高管薪酬費用率連續三年穩定在0.7%左右,高管付薪效率無明顯變化:

  • 2018年全行業高管薪酬費用率為0.7%,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6%,高管付薪效率變化不大。
  • 隨著國家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激勵機制逐步到位,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近年雖為高管付薪效率最低的行業(5.4%),但付薪效率明顯提高。

高管最高薪酬

超七成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突破百萬大關,全行業達128萬元:

  • 自2016年全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首次突破百萬以來,連續三年延續穩定增長態勢;2018年全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達128萬元,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連續三年位列行業前三名。
  • 從變化情況來看,除金融業有所下降以外,整體呈現上漲態勢,衛生和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速顯著,分別達到29%、28%。

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發現

同一公司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持續增加,採礦業差距明顯:

  • 2018年全行業高管間薪酬差距係數區間為2.88-7.35,相較2017年(1.81 - 6.76)有所提高,採礦業高管間薪酬差距最大(7.35)。
  • 從變化情況來看,全行業高管團隊內部薪酬差距愈發顯著,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近三年差距增大最為明顯,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9%。

高管與員工的薪酬差距發現

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持續增大,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0%:

  • 2018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係數平均為9.47倍,近三年差距小幅增加。
  • 超八成行業近三年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增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薪酬差距雖較2017年小幅上漲,但仍為全行業差距最小(5.50),教育行業高管與員工間薪酬差距逐漸縮小(5.75)。

各上市板塊高管薪酬發現

A股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連續三年突破百萬,創業板漲幅最高:

  • 2018年深市主板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達146萬元穩居領先地位,高於創業板高管最高薪酬均值近五成。
  • 從變化情況來看,各板塊高管薪酬均值保持穩定增長,深市主板漲幅最低,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8%。

各區域高管薪酬發現

高管最高薪酬均值地區排名格局基本維持不變,華北地區以133萬領先:

  • 華北地區高管最高薪酬均值位列第一(133萬元),西北、華中地區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增長勢頭強勁,分別為107萬元、106萬元,近三年西北地區漲幅最高(18%),華南地區有所回落(-2%)。
  • 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為甘肅省、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江西省及廣東省,其中甘肅省、重慶市和江西省首次躋身前五,甘肅省漲幅高達62%。

各公司性質高管薪酬發現

各公司性質高管最高薪酬均有所增加,中央國有企業增幅最大:

  • 公眾企業以高管最高薪酬均值260萬保持領先地位,超出全行業高管最高薪酬均值(128萬)2倍。
  • 在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人才等國有企業改革措施的推動下,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高管薪酬漲幅處於領先地位,分別達到15%、12%。

長期激勵篇

近年長期激勵政策摘要回顧

政策層面的進一步規範與開放,為公司實施長期激勵營造有利條件:

A股市場股權激勵行業發現

製造業、信息技術和批發零售行業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頭部行業:

A股市場股權激勵總量發現

全行業來看,近半數實施股權激勵公司的激勵總量占總股本比例有望超過2%:

A股市場股權激勵對象發現

激勵對象主要為公司高管和核心人才,九成公司將範圍控制在總人數的20%以內:

  • 根據2018年度公告股權激勵計劃且當年未公告終止計劃的371家A股上市公司樣本來看,年度總體激勵人數占比的25分位- 75分位區間為3.06% - 13.93%,50分位接近7.00%。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90%的公司將激勵對象人數控制在公司總人數的20.87%以內。
  • 激勵人數占公司人數規模比例和公司人數規模成反比:公司人數規模越小,激勵人數覆蓋程度越高,且競爭差異化程度越高。

A股市場高管和非高管的激勵力度發現

50%的公司高管人均持股市值在280萬以上,非高管人均持股市值在56萬以上:

  • 2018年高管人均持股市值50分位為280萬,非高管人均激勵持股市值50分位為56萬,前者為後者5倍。
  • 從持股市值的對比情況來看,52%的公司授予高管的人均持股市值為非高管的1 - 5倍。
  • 從激勵總量的分配情況來看,高管與非高管激勵股份的占比主要集中在60%以內;56%的公司將激勵高管的股份數量控制在激勵總量的20%以內,並將80%以上的激勵股份用於非高管核心團隊。

長期激勵專題篇

專題一:上市公司回購新規給股權激勵帶來的影響

《公司法》中股份回購條款的修訂有利於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型的股權激勵

2018年10月2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股份回購有關規定做出修訂,其中公司因「將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收購本公司股份的具體修訂內容如下:

專題二:科創板新規對上市後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影響

科創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安排較現有制度更加開放、靈活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簡稱「上市規則」)對科創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要求相較於現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更開放和靈活,符合科創公司的需求。

專題三:科創板新規對擬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影響

引入員工持股計劃的「閉環原則」和首發申報前制定、上市後實施的期權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在PC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本報告。

關注公眾號「未來智庫」,及時獲取最新內容。

(報告來源:德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s-KLmwB8g2yegNDpY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