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馬斯剋星艦第二次發射失敗,為什麼會重創美國登月?很複雜

2023-11-19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爆炸,馬斯剋星艦第二次發射失敗,為什麼會重創美國登月?很複雜

馬斯剋星艦在首次發射爆炸之後,第二次爆炸又出現了,整個任務發射失敗。

然而,這一次任務也並非簡單的美國星艦失敗的問題,對美國新一輪載人登月任務都是「重創」,這可以說真的危險了。

一旦美國星艦干不好,美國新一輪登月計劃都可能面臨長期的延期,為什麼這樣說?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自毀,爆炸!星艦第二次發射失敗

沒錯,在今年4月的時候,星艦進行了首次發射任務,並且出現了失敗,不過這兩次任務的失敗是有點不一樣。

4月發射失敗——是因為升空後即發現一級有多台發動機工作不正常,升空2分30秒後火箭姿態失穩並開始旋轉,最終解體爆炸,發射宣告失敗。

11月發射失敗——是因為「星艦」火箭第二次發射出現了一級分離後,發生爆炸和二級失聯的情況,發射宣告失敗。

所以,自毀,爆炸!星艦第二次發射失敗,也再次讓整個任務陷入到了「瓶頸」之中。

不過,按照外媒的報道情況來看,其實星艦的發射前,似乎已經出現了問題,只是沒有說明,整個任務還出現了延期發射,是因為上級的「延遲加壓」問題,升空被推遲了幾分鐘,但在倒計時期間沒有報告其他問題。

隨後也將其發射了,這似乎有點在考驗自己的「衡量」問題,的確,在發射之後,超重型助推器在上升過程中似乎表現正常,猛禽發動機沒有出現任何明顯故障。

這也算是重大的進步,但是隨後,星艦在升空後約 2 分 45 秒點燃了其6個發動機並與助推器分離,測試了一種新的「熱分級」技術後,大約在 3 分 30 秒左右,助推器解體,SpaceX 稱其為「快速意外拆卸」。

儘管 SpaceX 發射過程之中的解讀是,這次飛行的目的之一是測試助推器如何應對熱分級帶來的壓力,但破裂的原因尚不清楚。

過後,星艦還在繼續上升,在升空後8分半鐘關閉發動機,結果也失去了聯繫,在失去遙測數據時,星艦的高度為 148 公里,飛行速度超過每小時 24,000 公里,接近軌道速度,過後SpaceX 首席集成工程師約翰·因斯普魯克 (John Insprucker) 直接說,可能已經失去了第二級。當然,最終就是自毀,爆炸了。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雖然任務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目標,但飛行時間更長,一二級分離成功,相比首飛,有更多的技術進步和成績。

然而,這一次任務的失敗,對美國的登月計劃又是重創了。

為什麼會重創美國登月?很複雜

沒錯,星艦的研究也是為美國登月提供一種支撐,SpaceX 還獲得了 NASA 價值 40 億美元的資助,用於為新一輪載人登月任務提供支持,要他們為月球探索活動開發月球著陸器版本的「星際飛船」,包括為「阿耳忒彌斯」 3 號和 4 號任務載人登陸月球部分。

所以,在美國實施星艦發射的時候,NASA就公開說明了,將會關注這一次發射,然而「星艦」第二次發射沒能完全達到預期,這些挫折很可能拖累美國載人登月計劃以及自身公司的航天計劃。

只是相對來說,這一次的發射NASA局長還是比較看好,公開說明了,「這一次的測試是學習的機會,然後再次飛行」。所以,他們還是挺樂觀的。

其實,NASA局長雖然這樣說,其實美國的登月也有其他安排,除了星艦的研究之外,也找好了一個「備份」的企業,那就是藍色起源,美國宇航局(NASA)在今年星艦首次發射失敗之後,就已經尋找他們,開發第二種載人月球著陸器,該著陸器將作為「阿耳忒彌斯5號」任務的一部分進行首次載人飛行。

但是備份的實力病滅有那麼強,月球著陸器比登月版「星艦」小,有效載荷只有20噸,著陸器使用液氫和液氧推進劑的組合作為燃料,最為關鍵是,還是計劃在2029年執行第五次飛行任務。

所以,星艦的連續失敗,怕是2025年美國很大機率很難按照預期完成載人登月任務。那麼,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美國登月遭遇重創那真的存在的,這裡面很複雜。

主要就看後續星艦是否繼續這樣爆炸不斷,這畢竟已經是兩次爆炸了。

甚至,中國可能在美國前登月

沒錯,雖然美國新一輪登月計劃已經走了一步了,但是後面的路線還更加的長,大家也時常看到NASA局長說,中國可能在美國前登月,難道就這樣成真了?

的確,我國的登月計劃進行非常完美,各個研究項目都在穩步進行之中,並且火箭,載人飛船等實力也非常強大。

其中長征十號起飛重量約2187噸,起飛推力約2678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27噸,預計在2027年具備首飛條件,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2020年5月首飛成功,在研的月面著陸器重約26噸,由登月艙和推進艙組成,可將兩名航天員送達月面。

主要負責把航天員從環月軌道下降著陸月面並返迴環月軌道。同時,月面著陸器也具有自主控制飛行能力。

所以,一切都進展非常的順利,如果美國的載人登月任務繼續這樣保持下去,那中國按照計劃,在2030年前——也就是7年內將中國人送上月球,可能也就將NASA局長說得「中國可能在美國前登月」,變成了肯定的說明,那就是「中國肯定在美國前登月」,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美國豈不「炸裂」了。

這裡只能說,雖然美國執行過阿波羅計劃,但是美國在新一輪載人登月任務之中,的確表現不怎麼樣,各種設備延期,各種技術達不到標準等等,這些都是美國登月之下籠罩的「陰影」。

所以,中國未來如果在美國前登月,那又是中國航天歷史性的一幕。

當然,還是那句話,中國按照自己的節奏執行就行,把每個項目一次性做到最好就行,追求穩定一點,一次又一次的測試出問題,那我國很多人可能都難以「接受」,我這說了實話了,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性的成功才是具有影響力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de9e5eaa24ab0a8816d812068ed0f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