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會踩這些「雷」,你中招沒?

2021-02-27   淘媽育嬰

原標題: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會踩這些「雷」,你中招沒?

文|淘媽

這段時間經常帶孩子去堂哥家玩,期間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孩子。堂哥說他家孩子特別難管,大人說一句他能說十句,不動用「武力」根本壓不住。還說孩子的性格很古怪,上學的時候也總是和同學鬧彆扭,他們兩口子經常被老師約談。現在他們就很發愁,怎麼能讓孩子變得溫和一些。堂哥的焦慮,我很理解,並且也給他支了一些招。一般來講,這3種教育方式是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的,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 溺愛

我知道的一個孩子,從小是家裡的獨子,備受家人的寵溺。用「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小到大,孩子沒有進過廚房,更不別說自己洗碗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家人再難都會儘量滿足。上初中後,孩子還不會疊被子,洗襪子。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結果可想而知:自私自利,做什麼事都只考慮自己,認為父母為自己做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缺乏獨立能力,很難適應新的環境;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遇到困難就退縮。

你看,父母做這些事的時候都以為自己是在愛孩子,結果卻背道而馳。父母愛孩子沒有錯,但是一定要講究個度。俗話說「過猶不及」,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就是在害孩子。所以家長們千萬要記得學會放手,適當的放手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堅強、懂得感恩。

2. 太過嚴厲

老一輩的人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直到現在也有很多的家長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特別嚴厲。其實堂哥夫妻兩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很嚴厲,容不得孩子犯一點錯。在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方式確實很管用,父母吼幾句,打幾下,孩子就老實了。但是孩子長大後,這種方式就不奏效了,他們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這就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而父母在嚴厲教育的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對孩子的控制欲強,沒有尊重孩子,甚至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長期接受這種教育方式的孩子,最終會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變得膽小、懦弱,完全失去了自我,甚至形成「討好型人格」;另一種就是變得更加叛逆,專門和父母「對著干」,甚至走上歧途。

如果你也是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一定要及時糾正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要正確引導,而不是通過打罵來解決。

3. 抱怨、情緒施壓

有一類父母總喜歡向孩子抱怨生活的不易,自己工作的辛苦,甚至會把大人發生的不幸之事怪怨到孩子身上:

我和你爸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能讓你生活的更好嗎?

咱們家沒錢,你可要好好學習,為我們爭口氣。

要不是因為你,我們至於這麼辛苦,看別人臉色嗎?

……

我相信大多數父母說這些話是想「刺激」孩子,作為孩子好好學習的動力。但是他們忽略了,他們還只是孩子啊。小孩子的世界本來是純真、美好的,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這些話,會讓孩子過早承受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力。有些孩子看到父母甚至會產生負罪感:「爸爸媽媽要不是因為我,肯定比現在更幸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得悲觀、自卑、敏感脆弱。如果孩子的心理壓力太大,甚至會走上錯誤的道路。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想要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家長就要多向孩子傳遞一些正能量。沒有哪個成年人是容易的,但是這些不易我們自己知道就好,不要傳遞給孩子,不要讓孩子過早背負沉重的壓力。

淘媽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如果你平時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建議趕緊調整。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