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至1974年在長沙市東郊瀏陽河畔的馬王堆,從一號漢墓挖掘出土的女屍,後被證實為長沙侯利倉的夫人辛追,時逾2000多年,其軀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尚可以活動、軟組織富有彈性,這一消息震驚了世界。
當然,這一消息也引起了日本科學界的關注,當時恰逢中日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期間受日本科學界的委託,希望中國政府能贈送幾根辛追夫人的頭髮,後來又降低條件,請求贈送半根也行,這一要求遭到了我國拒絕。
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究竟藏著什麼樣的未解之謎?日本科學界索要辛追夫人的頭髮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其實這一切的疑問,因馬王堆重大考古發現的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而顯而易見,其中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對於全世界來說,其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辛追夫人是一具極為特殊的古屍,它是防腐學上的奇蹟。更為令人震驚的是,辛追夫人出土30年後,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的科學家們為其又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結果令人稱奇。
通過這次「體檢」,專家們表示:「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辛追夫人屍體保護良好、皮膚仍有彈性、關節還可以活動、軟骨組織用肉眼便能清晰識別。X光片顯示,她的骨質較比現代活著的60歲正常人還好」,這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這次考古發現,最大的謎團是女屍出土時身上的細菌為何都被殺死了,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出土辛追夫人的馬王堆漢墓,是因366醫院要建造防空洞而無意中鑿開了漢墓地宮,因漢墓中噴出可燃燒的不明氣體,考古工作者才緊急對馬王堆漢墓進行考古挖掘。
馬王堆漢墓發掘過程中最大的遺憾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落後,未能有效收集到古墓中噴涌而出的不明氣體,科學界猜測這種氣體與後來發現的不腐女屍有直接的關係。
辛追夫人的棺槨規格太高,這又是一個謎團。在馬王堆二號墓穴中發現的辛追夫人的丈夫長沙侯利倉,他的墓室及棺槨規格比辛追夫人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按史料記載: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兩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也就是說只有天子才可以用四重棺材下葬。可是辛追夫人的棺材竟然有4重,難道辛追夫人可以比肩天子?這在歷史上無從解釋。
辛追夫人的棺材第一層是黑漆素棺、第二層是以黑漆為底,繪有彩繪、第三層以紅漆為底,繪有彩繪、第四層外面用橘紅和青黑二色羽毛貼成了菱形圖案,蓋板上覆蓋著一張長達兩米的T型帛畫,如今這些文物在湖南省博物館均可以見到。
其中那張T型帛畫,不僅可以幫助考古學家及歷史學家了解漢代及漢代以前的喪葬制度,也填補了漢代早期織物繪畫實例的空白,它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隨辛追夫人一同出土的許多文物中,最珍貴的當屬素紗襌衣,如今它也被列入我國禁止出國展出的64件國寶之一。這件素紗襌衣僅重49克,能裝進一個火柴盒裡。專家們歷經13年的鑽研,才複製出了重49.5克的仿真素紗襌衣。
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及眾多文物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蹟,也是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蹟。尚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於研究。那麼當時日本索要頭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有朝一日,您會去湖南省博物館參觀一番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d3131146b5977da954a49cf9569bf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