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是非在己,毀譽由人,得失聽命

2023-10-13     洞見

原標題: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是非在己,毀譽由人,得失聽命

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是非在己,毀譽由人,得失聽命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

閒言碎語別理會,是是非非隨它去。

湖南「嶽麓書院」里有副楹聯: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

短短三句話,藏著深深的意蘊和大大的智慧。

人生滄桑,世事無常,我們無法左右的事太多。

安頓好自己的心,是非自我審察,毀譽隨人評說,得失聽從天命,才是後半生最好的活法。

01

是非在己

愛默生曾勸誡人們:千萬不能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堅守,滿腦子裝的都是別人的意見,就仿佛一株隨風搖擺的牆頭草,失了方向,沒了自我。

花紅柳綠,各有千秋,是非對錯,只在個人心。

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打亂了自己的節奏;也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人生。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心若不動,風奈我何?

唐代大梅禪師,於馬祖座下開悟以後在山裡修行。

有一天,馬祖派弟子去試探他修行到什麼境界。

馬祖弟子問:你從師傅那裡學到了什麼?

大梅禪師回答:即心即佛。

弟子故意說:你搞錯了,師傅現在不再說「即心即佛」,而是教誨我們要「非心非佛」。

大梅禪師聽了以後,笑道:管他非心非佛,我依然堅持我的「即心即佛」。

弟子回去把和大梅禪師的談話內容話告訴了馬祖,馬祖禪師激動地說:梅子熟矣,看來大梅真的是領悟佛法了。

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堅守,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堅守。

然而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如此。

很多人總是容易受他人影響,被他人干擾。

工作怎麼選擇,明明心裡已有定奪,但別人一句話,就屏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感情怎麼處理,本來心裡已有答案,但旁人一干涉,就馬上動搖了自己的決心;

其實啊,世間之事,是非曲直,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衡量標準。

余華在《活著》中寫道: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一味人云亦云,只會喪失自己的判斷力,讓生活被別人的想法所禁錮。

02

毀譽由人

人性有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

別人說了好聽的就興奮不已,別人說了難聽的便沮喪不堪。

結果,在他人的言語裡擾亂了自己內心的秩序。

悠悠之口難堵,流言蜚語難止。

不讓別人的嘴,干擾自己的人生,才是清醒的活法。

魏晉時期有個叫桓溫的人,特別在意旁人如何評價自己,尤其當時與他齊名的殷浩。

一日,他問殷浩:「很多人都說我比你厲害,你覺得呢?」

殷浩淡然笑道:「我只管我怎麼活,不管別人怎麼說。」

在殷浩看來,別人怎麼說自己,說他不如人也好,說人不如他也罷,都與他沒有關係。

有人的地方就有對錯,有嘴的地方就有是非。

有人盛讚你,也會有人詆毀你,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

不必心存芥蒂,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判。

嘴長在別人身上,怎麼說是他的事,理不理會,卻由自己定。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說過一句有趣的話「呼我牛則牛,呼我馬則馬」。

是說你叫我馬我就是馬,你喊我牛我也答應。

毀譽不驚的他,任人牛馬稱呼也無所謂。

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這世上沒有不被議論的人,無論你怎麼做,都會有人指手畫腳。

那些隨意的指點,片面的評價,越放在心上,越是折磨你。

一旦不介意了,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就都成了微不足道的毛毛雨。

別人的嘴愛怎麼說就怎麼說,自己的路想怎麼走就怎麼走。

人生下半場,守住嘴,穩住心,閒言碎語別理會,是是非非隨它去。

03

得失聽命

曾國藩有句話:富貴功名之類的得失,都是命中定數,一半靠人力,一半在於天命。

人這一生,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

得到一些東西,必然也會失去一些東西,有得有失,是生命的必然。

有個商人抱著一筐精緻的陶瓷用品,去一景區山頂做買賣。

費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將這一筐易碎品運到了山頭。

結果,就在他停下來喘息的間隙,一不留神筐子滑了下去,所有瓷器碎了一地。

路人不禁為他惋惜:這些精美玩意兒得值多少錢啊,就這麼沒了。

商人淡然一笑:「不要緊,雖然瓷具碎了,但是我爬到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風景,不也挺好?」

人生路上的起起伏伏,得得失失,總是猝不及防。

不過得也好,失也罷,都是一時的狀態。

不把短暫的得失放在心上,方可坦然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平靜地迎接人生的風風雨雨。

《莊子·田子方》里記載,楚國大臣孫叔敖曾三次榮居相位,但他臉上卻沒有任何欣喜得意的神色。

後又三次被罷官,也不見他有任何的憂傷難過。

他的好友肩吾不解,忍不住問:

「你三次任相又三次罷相,卻始終這麼安然恬適,難道你心裡就沒有一點兒波動嗎?」

孫叔敖笑答:「官位的得與失又不由我自己做主,又何必糾結其中?」

這種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活法,讓他少了許多煩惱。

人到了一定年紀,經歷的事多了,漸漸地悟透了一些東西。

明白得失天註定,斤斤計較,反覆糾結只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淡然一笑,無介於懷才會舒坦自在。

看重得失,便是一種最大的失。

人生路漫漫,得失常相伴。

那些要來的,擋也擋不了,要去的,留都留不住。

放平心態,順其自然,自然少一些糾結,多一些洒脫。

卡耐基說:世界越是浮躁,我們的內心越要淡定,唯有如此,才能於喧囂的社會裡堅守原則,保持從容。

人生路遠,紛擾不斷。

守住一顆超然物外的淡定之心,毀譽不驚,得失不計,是頂級的清醒,也是後半生最好的生活姿態。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cf65b5a779a1b3bdf0de5c2fe94b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