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伙每天為隔離小區幾千戶居民義務送菜,被贊平民英雄

2020-02-12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為了抗擊疫情,武漢漢口城市廣場三四千戶居民主動自我隔離,但是小區居民吃飯就成了問題。這時候,在這個小區開設菜鳥驛站的90後小伙蒼禹威主動站了出來,為小區居民義務買菜送菜,每天從早上忙到深夜。蒼禹威說,自己雖然不是出生在武漢,但從小生活在武漢,對武漢這座城市充滿了感情,疫情發生以後一直想為大家做點事,一次偶然的機會想到義務送菜,可以幫助居民減少外出,「我其實也沒有做什麼大事,我只是幫助了我能幫助的人。」小區一位居民說:「他就是感動我的平凡人,這個時候,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感動,這樣的英雄值得被我們感激。」連日來,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整天忙個不停的蒼禹威。
每天5點鐘起床工作
一直忙到午夜

紫牛新聞記者聯繫蒼禹威的時候,他正在忙著送菜,直到凌晨1點多,他才有時間答覆。
蒼禹威說,他現在的工作模式是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先去拿新鮮水果,7點半回到站里接收蔬菜。從7點半到9點,要用拖車把兩三千斤的蔬菜從地庫一點一點運到樓上,因為那裡不能開車進去。之後開始分揀,把蔬菜一份一份分好裝袋,就開始往小區居民家裡送。每天從上午開始送貨,大概忙到午夜11點半或12點。

蒼禹威全副武裝為居民們送菜
自2017年開始,蒼禹威一家在漢口城市廣場小區開了一家菜鳥驛站。在疫情發生之前,蒼禹威的菜鳥驛站主要是收發快遞,沒有做過送菜的業務。他們一家人一起打理城市廣場菜鳥驛站,每天忙忙碌碌,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休息幾天。不過以前工作也比較簡單,「那時候只要守在菜鳥驛站就可以了,大家都去我那裡取快遞,我也沒有賣過菜。」
今年過年前,驛站的快遞業務和往常一樣暫停,不過隨著疫情的發展,年後並沒有按時恢復。他本來可以在家休息防範病毒,現在卻選擇為幾千戶居民送菜,他說,其實是出於一腔熱忱。
非常熱愛武漢
疫情發生後非常難過

蒼禹威的老家不是武漢,他1991年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不過從小學六年級時就跟隨父母來到武漢,可以算大半個武漢人。
他對武漢懷有深厚的感情,「23日封城的時候,我就感覺心裡特別失落,因為我很熱愛這個城市,從小到大,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武漢。這個城市陪伴著我長大,我也在看這個城市發展。1月23日那天我就向家人表示要去做志願者,但家人一直沒有同意,然後我又苦於沒有渠道,不能實際幫助大家做些什麼事情。」

菜鳥驛站的蒼禹威義務為居民送菜
火神山醫院開建的時候,蒼禹威曾經認真諮詢過到工地當建設者的事情。「我諮詢過火神山醫院招工的事情,我說我雖然不會幹啥,搬搬磚之類的活還是沒問題的,讓幹什麼都行,也不用包吃包住,我也不要工資,如果拿到錢就會全部捐贈出去。不過火神山醫院工地報名的人可能非常多,我沒有得到機會。」
有力無處使,蒼禹威感到失落。「2月初的時候,我每天刷抖音,心裡很沉重,也很難過。今年可能是讓我覺得最壓抑、最傷心的一年。我每天就很煩躁,滿腦子都是負能量的東西,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也不知道我能幫助這個城市做什麼,我想付出一些努力,但是始終找不到地方。」
義務送菜是偶然得來的想法,城市廣場小區一共有3000-4000戶居民,總人口達到2萬左右。武漢封城之後,小區雖然沒有封閉,不過居民堅持進行自我隔離,儘量不出門。
蒼禹威的菜鳥驛站有個微信群,裡面基本上都是城市廣場的居民,他突然發現,大家都在群里說隔離在家沒有菜吃。「我就想到有能力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能做的事,我一定要去做。」
從2月初開始,蒼禹威通過微信群接受訂菜,義務把菜送到小區居民家門口。

蒼禹威為小區居民送的蔬菜
也擔心染上病毒
在家裡只睡沙發

送菜需要長時間在外面工作,蒼禹威並非不怕病毒。「其實害怕是會有的,但是我總覺得如果我不去做這件事,我能讓誰去做?或者誰會去做?如果只有醫護人員站出來,我們普通人只能在旁邊看,這個疫情什麼時候能過去?現在社區需要我的時候我不站出來,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啊?而且我還是非常注意安全的,我想我給大家送菜,總比大家都去超市排隊要好。」
蒼禹威的家人同樣擔心他的安全,他的妻子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一直想出去做點事,起初想去籌集口罩,但是找不到資源,後來看到城市廣場居民沒有辦法買菜,他就說要去弄菜。看到他天天在那裡往返送菜,還是比較擔心的。」妻子在家裡照顧3歲半的孩子,並幫蒼禹威處理線上的一些問題。
蒼禹威的父親患有支氣管炎,現在不方便出門,就在家裡做飯。母親不放心,就到驛站幫著理菜。現在又來了個徒弟,每天義務幫他分件。
蒼禹威的菜是從一個比較熟悉的老闆那裡拿的,直接送到驛站,不和其他人接觸。目前武漢的蔬菜肉蛋供應仍然較為緊張。「一般別人拿到貨以後會告訴我價格,沒有太多選擇,有啥就買啥。我可以跟老闆說我想要什麼,有沒有就不一定。因為訂菜的人數眾多,現在只能先解決基本需要,所以都是套餐出售,一份菜大概包括8到10種蔬菜,每份差不多20多斤。」每份菜夠一家人吃上幾天,不用每天都要訂。
因為每天很晚才回家,而且怕染上病毒傳給家裡人,蒼禹威曾經打算不回家,但是他的驛站里住不了人,所以他還是每天回家睡覺。但是回家的時候,他會把衣服脫在門口,不拿到屋子裡,而且他睡在沙發上,儘量減少和家人的接觸。
平凡人也是英雄
太需要這樣的感動

居民們都很感謝蒼禹威。「每天大家都在鼓勵我,給我送消毒酒精、口罩和緊缺的肉,大家都覺得我很累,讓我補充能量,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務。而且大家都特別理解我,有時候一天送不完,他們都會說不要緊,明天再送。」
起初蒼禹威的微信群只有五六百個成員,現在已經到1500個了,而且還有小區居民在詢問怎樣能聯繫到他。「每天有很多人找我送菜,因為群里的人的確很多。我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滿足不了所有人,但是我都盡力去滿足。我能做到的是努力延長工作時間,儘量給大家把蔬菜派送到位。」
多位城市廣場居民表示,蒼禹威平時就是個熱心人,待人友好。有些居民平時下班很晚,還要接孩子,他就會將快遞送上門,孩子們一見到他,就會說:「聖誕叔叔來送禮物了。」
一位居民2月3日發微博說:「我想實名感謝一下漢口城市廣場的菜鳥驛站,在當前疫情下……從昨天開始,都是菜鳥驛站的老闆一個人買菜配貨送菜,幫助我們一期到四期的住戶,提供青菜跟水果,他本來也沒有義務做這個,但是他說,他一個人在外面跑,我們大伙兒就可以不出門,真的特別感動。以前我都喊他『聖誕老人』,現在我叫他英雄,感謝他!」

居民發朋友圈表示被蒼禹威感動到
她希望更多人能夠認識這位「聖誕老人」:「他就是感動我的平凡人,這個時候,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感動,這樣的英雄值得被我們感激。」
蒼禹威說:「送菜這個事情越做越好,越做越到位。這次疫情過後,大家回過頭來看,其實我們身邊還是有一些溫暖的事情。我沒有開始送菜的時候,大家在群里都很消極。等到我送菜的事情傳出來以後,大家就圍繞這個事開始討論,都覺得這是一個善舉,都很暖心,如今在群里的發言都是很積極向上的。」
2月9日,阿里天天正能量宣布授予「送菜英雄」蒼禹威特別獎,並頒發正能量獎金2萬元。但是蒼禹威10日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不會要這筆錢,而是會將它捐給慈善基金會,用於當前的抗「疫」工作。
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我如果一個人做這件事情,大家都不用出門排隊買菜,那麼感染的幾率就會降低很多。目前漢口城市廣場連續多天沒有再出現確認病例,居民自我隔離發揮了效果。這個情況讓我感覺很欣慰,至少我可以幫助到我所能夠幫助的人。」
紫牛新聞記者|宋世鋒
編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視頻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c4lOXABgx9BqZZIvG7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