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精彩分享 | 從「替代」走向「融合」的元宇宙

2023-03-29     品橙旅遊

原標題: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精彩分享 | 從「替代」走向「融合」的元宇宙

【品橙旅遊】2023年,壓抑許久的出遊熱情被點燃、釋放,旅遊業將迎來全面復甦。在新行業、新市場下,旅遊企業如何重新出發?3月21日-22日,由品橙旅遊主辦的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下的智慧旅遊、目的地新業態、AIGC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特別是從2021年就開始興起的元宇宙更是熱門話題。

21日下午,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遊專委會秘書長林玉珊、世集文旅集團合伙人程小雨、中青旅遨遊太一品牌運營官姚木蘭、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副總經理姜陸、中華恐龍園助理總經理秦柯共話從「替代」走向「融合」的文旅元宇宙。

元宇宙「緣起緣滅」?

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2022年是其多維度的發展,2023年,ChatGPT一出元宇宙風頭回落。「元宇宙」難道和以往的科技一樣只是炒作概念?嘉賓們顯然並不認同。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旅專委會秘書長林玉珊表示,元宇宙是否只是概念,要看應用效果。這幾年專委會一直致力於元宇宙與沉浸式的打造,如在2022年6月與百度希壤合作「電影宮」的項目,把北京電影節搬到了百度希壤元宇宙APP上面做線上呈現。

程小雨認為,元宇宙是要看四個層次,從他的基石層的算力再到實現層的算法,再到表現層的VR/AR終端的交互技術、NFT等,最後再到了文旅行業比較熟悉的應用層,比如虛實互聯的元宇宙園區。而恰恰是ChatGPT在整合了大量的數據訓練出來的大模型,進一步助推元宇宙的發展。同時她預測,隨著蘋果發布新一代的MR的設備,可能又會迎來下一波的元宇宙的風頭。

據程小雨介紹,2021年開始世集文旅在做元宇宙的文旅IP的打造,並在2022年落地了上海的首個元宇宙的景區MetaCity迷塔城1933,建設數字文化資產結構,探索Web3.0在文化、文旅行業的應用。

而來自北京中青旅遨遊太一的姚木蘭介紹了中青旅在元宇宙和文旅融合方面的一系列探索。中青旅遨遊太一是由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太一雲技術控股公司大力支持下聯合創辦的一家科技企業,作為「旅遊國家隊」,中青旅一直在積極的響應國家數字化建設方面的目標和政策,不斷通過底層的區塊鏈還有元宇宙技術的推進其在文旅行業和元宇宙方面的發展融合。

2021年,由中青旅發起的中國旅遊鏈成為首個在國家網信辦區塊鏈信息服務體系備案的旅遊行業鏈,在此基礎上,中青旅開啟了智慧旅遊3.0的系統、NFT的數字消費平台等數字化探索。近年來,他們還融合了增強現實、混合現實、虛擬現實打造了靈境天壇元宇宙的數字空間,整合各方資源推動國家在文旅數字化建設方面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而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和中華恐龍園旅遊度假區是元宇宙落地景區的優秀代表。他們主要會結合區塊鏈,尤其是數字藏品,包括拓展現實技術的應用,以及圍繞科普體驗、遊樂體驗以及元宇宙的AR技術去做更深度的延展和發展。

大家表示,面對ChatGPT的崛起,元宇宙其實是場景,ChatGTP是工具,它能夠提升遊客的智能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元宇宙未來其實可做的需要我們大家跨界跨項去做,」林玉珊說:「我發現原來文化是如此重要,跨界跨項也是如此重要。現在有一些明星在跟我們談模擬人的趣味交互,如恐龍樂園與最強大腦里的水哥可在沉浸式的打造和綠色的環保方面進行合作。此外,我們利用我們在電影人才與技術方面的優勢與景區合作,希望通過電影將虛幻的和旅行的現實的這兩個空間去疊加去講故事,以提升遊客的體驗感。」

世集文旅在去年也在嘗試將技術與理念在上海以外的目的地落地。程小雨介紹,去年幫莫干山「復活幹將莫邪」,當地的領導表示可以讓莫邪來民宿協會當會長,就是將歷史上的人設變成在現實世界具有存在感的人設,而民宿主們也歡迎這個虛擬的人物,說:你們可以讓莫邪來我的前台幫客人去做個性化的推薦。

據程小雨總結,讓虛擬人活起來要考慮三個層次的驅動,第一個是功能層,要讓他有功能,比如莫邪以一個民宿管家的身份給客戶提供當地旅行的建議,這是功能層的一個實現。第二層是體驗層,能夠提供體驗價值,如定製化的旅遊行程,當定製和ChatGPT深度融合後, AI可以提供個性化的體驗。第三個層次就是現在AIGC這一輪ChatGPT4.0的模型帶來的「情緒價值」,如果能夠提供到情緒價值才能命中到旅遊的核心,因為旅遊的核心不是提供功能價值,而是提供情緒價值,讓你放鬆讓你快樂。「我們其實有一個小小的目標就是在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希望在迷塔城有一個類似像威震天那樣可以陪用戶交流的一個角色,但它不是真人穿著皮膚在假裝威震天,而是自己有自己的人設,由大量的線下的用戶和我們的NPC之間的交流來訓練出來的模型,讓這個AI擁有了自己的性格,我們更希望他像一個人,而ChatGPT就給了我們機器人像人的可能性。」

秦柯則認為,ChatGPT底層就是AI的一些算法,元宇宙是一種場景,兩個並不衝突,旅遊並非是標準化的行進方式,有很多個性化的還有情感化的連結。在AI的加持之下在現場可以體驗到更多樣化的互動體驗內容,更附帶情感的體驗內容,同時離開線上回到線下同樣可以繼續你的行程跟遊歷,這個技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旅遊整個文化體驗來說有很大的助力和推動。

可見無論是提升效率、提升體驗,「元宇宙」是可以包羅萬象的,而ChatGPT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文旅融合離不開元宇宙

近年來「文旅融合」成為大趨勢,但文化和旅遊到底應該怎麼融合?技術不僅解決的體驗,更從基本邏輯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怎麼解決的?就是講故事。

程小雨表示,旅遊要把一個資源導向型的產品變成一個內容導向型,讓用戶可以去體驗和消費,很重要的就是中間講故事的環節。所以我們最開始接觸的是沉浸式劇游的品類,就是劇本式遊戲,劇本式遊覽,從以前遊客到一個地方可能是一個遊客的身份,再到後來讓遊客以本地人的身份去體驗,再到現在有另外一種方法讓遊客可以穿越到歷史時代,以劇中人的身份去體驗,這就是不停的視角做轉換。所謂的「METACITY」概念,META代表元宇宙和時空的升維, City就是一個讓人可以去居住,可以在裡面去體驗的一個城市,或者說是遊客數字的第二人生、平行人生的概念。而景區通過AI、MR等等這些技術,虛實的聯動,這些設備、聲光電的編排,包括故事性的編排,NPC的引入,可以讓大家在現在的地球的某個角落裡面體驗到一種未來的世界和未來的生活。

「之前文旅的痛點就在於用戶是流量生意,用戶只來一次,而現在在開業這麼短短時間裡面可以讓用戶有30%的復購,包括最多的一個用戶就是來了幾十趟,他把生活的一部分放在迷塔城,甚至他過生日自己買蛋糕邀請他在迷塔城的朋友來吃,這讓我們也覺得很有意思,我們準備把一些用戶寫到我們的劇本裡面去,通過內容去增加他的一個沉浸感和厚度。另外就是通過科技手段讓用戶在這裡能形成他的數字資產和數字的分身,這就是我們在試圖打造的一個線上和線下聯動的一個元宇宙IP體驗。」程小雨說。

而要實現這個並不容易,要整合很多種不同領域的能力,因為有很多東西不是工業化流水線的,就像拍電影會有各種各樣的工種大家要非常無縫的銜接才能把一個作品呈現好,而本身沉浸式體驗有很多現場的NPC,不是提前都準備好的,有大量的體驗是即興即時的,隨機性就需要主辦方有一個非常好的SOP來承接。「用戶喜歡驚喜,他們不喜歡驚嚇,我們運營項目的時候一方面前期需要花大量時間打磨世界觀,要真,美術、道具都要給人家這種感覺,有很多東西都是用戶給你什麼你怎麼去接住這個東西,再給他一個反饋。」據介紹,一個迷塔城的項目涉及到十幾種不同的工種、幾十個團隊、100多號各種各樣的成員,而且是持續性的,每天多在上演不同的橋段。

整合離不開技術團隊,而遨遊太一就是可以提供技術支持的團隊,他們為天壇提供了底層的區塊鏈元宇宙技術的支持,首次引用國內領先的虛幻引擎技術打造1:1天壇靈境空間,這個數字空間是跟天壇實體是完全的百分百復原的。當用戶以3D的角色進入到天壇空間之後無論在行走的距離、或者感官體驗,甚至進入到天壇內部看到的所有的景觀都是完全復原的,在整個沉浸式體驗方面是一次創新。

姚木蘭說:「基於我們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在未來元宇宙發展方面,我們還是基於中國旅遊鏈不斷地為中國文旅數字化的發展去積極地做賦能,我們也是在包括天壇靈境的元宇宙空間做了一些數字資產相關的工作,基於天壇底層的文化屬性,比如天壇作為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脈的景區,本身就具有祈福的文化屬性,當用戶進入場景之後他可以通過遊覽跟NPC進行互動的同時,也可以免費領取到我們的數字資產。」

元宇宙:景區的現在與未來

在已有的經驗上,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在市場上有巨大的投資動作並收到了非常良好的市場反饋。去年7月24日上海開放了全球首個奧特曼主題娛樂區,全網當月達到10個億曝光量。奧特曼主題娛樂區包含奧特曼主題館、奧特曼電音廣場、奧特能量站、奧特曼主題酒店,集「吃住玩娛購」為一體,其中奧特曼主題館由奧特曼主題展示區、奧特曼冰封劇場、奧特曼主題餐廳、奧特曼光之店、奧特曼遊藝中心五大區組成,每區各有特色。特別是奧特曼電音廣場有一個10米高的奧特曼,它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通過的世界最大的奧特曼雕像。除此之外為了讓奧迷有更好的體驗,上海海昌還通過搭建AR小程序,為遊客在整個園區打造了五個奧特曼巨型虛擬雕像。遊客在這個小程序裡面就可以通過AR導航到達指定的五個目的地去手機掃描實景看見奧特曼十米高的影像化的產品,遊客也可以通過互動打卡拍照進行社交內容的傳播、裂變,這對上海海昌來說是一個傳播的重大舉措,而且也是真實應用上面的成功案例。

據姜陸介紹,去年的暑期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重磅打造 「海陸機甲——巨獸巡遊陣隊」正式亮相。總長近200米、總重超60噸的十餘「頭」機甲巨獸天團,結合IP內容、沉浸演藝、主題巡遊於一體,帶給遊客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官衝擊。這一「仿生科技」巨製,與年初的全球首個仿生鯨鯊組成「海陸雙雄」。數字化科技與仿生機械結合的仿生鯨鯊,能在水中完成直線、轉彎上浮、下潛、定深、嘴部張合、鰓裂等動作,與真實的鯨鯊幾乎如出一轍。「藉助這些產品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數字藏品,包含該系列科技產品中,機甲北極熊、仿生鯨鯊等重要形象,市場反響非常好。我們還以現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形象為依託進行數字門票營銷,去年新生的小虎鯨寶寶面世之後,我們順勢推出小虎鯨『 聲音+形』的數字門票,門票掃描後即可聽到天然的虎鯨寶寶的聲音,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春節期間,虎鯨飛天躍龍主題AR秀絢麗首發,通對AR技術,虛擬的虎鯨世界得以被展現。同時,我們同一些手游公司達成合作,在熱門遊戲中植入海洋動物IP形象,進行跨界融合。這些都是根據線下的實景體驗結合區塊鏈技術和XR技術進行的內容結合。」

姜陸認為,未來打造線上海洋的數字世界主題公園,這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中華恐龍園也在向著沉浸式的體驗去發展。秦柯表示,作為我們旅遊景區來說,能夠給用戶提供一些沉浸式的體驗,離不開一些設備的支撐跟輔助,如夜遊產品通過光影和科技的手段,通過氛圍的打造去給遊客提供沉浸式的體驗,而作為遊樂園來說,先天的優勢在於可以投入大型的設備或者是巨型的螢幕,給遊客提供更沉浸式體驗。擁有恐龍博物館的中華恐龍園,希望通過MR、全息影像,或者多屏互動投影的方式為主的形式去提升沉浸式的遊覽體驗。此外在有些節慶節點體驗上除了純技術向的,一些故事背景主線的設計,包括融入一些NPC的打造,能夠跟遊客進行線上線下互動。據介紹,中華恐龍園在去年萬聖節的活動中推出的專屬遊玩線倍受好評。

說到未來的發展,秦柯認為,虛擬人物是重要的一環,他們也在向著虛擬人打造的方式去做,目前是考慮通過中之人(指操縱虛擬主播進行直播的人)的方式,打造虛擬人進入直播間或者落到園區多媒體互動屏上面跟遊客做互動,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這個中之人就可以去掉,由人工智慧完成這一項工作。

後疫情加速了虛擬空間的成長,實體+虛擬的混合型場景已經誕生。各個企業的不同探索也加速了元宇宙在未來助力文旅融合的可行性。

正如姚木蘭所言:「在當前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任何一種新型的科技力量的入場與升級,其實都不是為了取代我們原先或者說我們正在運行的某一種科技手段,它的出現一定是促進我們現在已有的技術去不斷做升級和提升的,ChatGPT4.0的入場與元宇宙一定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幫助用戶群體的體驗實現精細化個性化的打造。針對旅遊場景,如吃、住、行、游、娛、購的六大場景,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技術的應用實現對不同的用戶做不同的場景功能的定製,這是我們覺得在ChatGTP4.0和元宇宙融合後企業可以去挖掘和發揮的地方。」

元宇宙打開了未來之門,而在這之後,有無數的手在推動著這扇大門慢慢開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b54fdabcf596ab20d18b34c513c9f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