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向來不怎麼討喜。
但韓國有一項貢獻,卻是世界公認的,那就是:韓劇。
這些年,韓劇爆款頻出,無論在創新程度、劇情深度還是內核力度上,都是全世界影視作品中的佼佼者。
拍偶像,有《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火遍東南亞。
拍奇幻,有《王國》《鬼怪》腦洞大開,不斷圈粉。
拍人性,一部《魷魚遊戲》,就將不少熱門美劇挑落馬下,風靡全球。
韓國總能刷新無恥的下限,可韓劇,卻又一次次刷新著劇作的天花板。
這也是不少觀眾,對韓國又愛又恨的原因。
今天,皮哥就帶大家一起聊一聊,近十年里,口碑評分最高的十部韓劇。
要知道,這些韓劇中,最低也在9分以上,下面我們就先從第十部說起:
第十名:《D.P:逃兵追緝令》 豆瓣評分9.1
網飛現象級爆款韓劇。
敢拍,能拍,喜歡拍暗黑題材,是韓劇最大的特點之一。
這部《逃兵追緝令》,就將鏡頭對準了韓國內幕最黑暗的一個群體:軍隊。
眾所周知,韓國是義務兵役制,到了年齡,所有年輕人必須去軍營歷練兩年。
無論你是普通平民,偶像練習生,體育明星還是財閥親戚,統統必須服兵役。
拒服兵役,是要坐牢的。
可韓國社會等級觀念異常嚴重,這就導致,軍營里的霸凌事件層出不窮。
《逃兵追緝令》背景設置在2014年。
這一年,韓國社會發生了兩件駭人聽聞的霸凌事件。
一件是「京畿道漣川虐兵案」,一名一等兵尹某被老兵凌虐30天死亡。
另一件是「林兵長報復案」,一個兵長在被凌虐後開槍掃射,導致5死9傷。
劇中的二等兵金婁利,就是一個時常被霸凌的新兵。
入伍一年後,他拿槍掃射了宿舍的同僚,導致2死11傷並帶械出逃。
而軍隊,也不惜用扇金婁利母親耳光的視頻,來引他現身,並下密令將他「正法」。
因為他背後,還有更為巨大的陰謀。
作為熱劇,《逃兵追緝令》並不僅限於敢拍的尺度,也沒有停留在揭露被霸凌者困境的表層。
而是向韓國提出質問:
軍隊霸凌事件屢禁不止,軍隊高層在幹什麼?
施行義務兵役,卻又不保障兵員人權的韓國,到底有沒有責任?
今年,《逃兵追緝令》第二季已來。
它帶來的震撼感和影響力,已經遠超了一部影視作品的範疇。
第九名:《未生》豆瓣評分9.2
韓國職場劇。
當我們的職場劇還在各種開掛,狗血,談戀愛的時候,韓國的職場劇,已經對準了那些不得不承認,也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未生」是圍棋中的專業術語,是指目前還無法存活下來,但還有可能起死回生的棋子,並非死棋,也就是還有希望的意思。
劇中,學歷不高,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張格萊,是一個「關係戶」。
因為家庭變故,他沒能走上職業圍棋手的道路,反而到一家綜合貿易公司上班。
26歲的他,連複印這種事都沒做過,卻開始了打怪升級的職場道路。
《未生》沒有什麼開掛的情節,主題詞不過是「努力」、「勤奮」,跟普通人一樣,熬出實習生,正式工才是張格萊職業生涯的開始。
這部劇厲害的地方在於,觀眾明明知道它是一部老套路的勵志劇,卻就是反感不起來。
一方面,是因為劇中的職場細節太過細膩,這讓每個打工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都被戳痛。
另一方面,這是每個隱匿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千千萬萬個「張格萊」,永遠無法避免的職場之路。
要知道,雖然是菜鳥,可張格萊還是個「關係戶」,如果關係戶都這麼努力,那普通人,又該怎麼辦。
韓劇《未生》被譽為「工薪階層的職場教科書」,是因為它不僅體現了普通打工人的奮鬥,更突出了那一份在高層大佬看來十足卑微的所謂努力,也有著人性的尊嚴和厚重。
所以,它應當被我們記住,也應當被翻出來反覆觀看。
第八名:《心裡的聲音》豆瓣9.2
跟《未生》一樣,這也是一部漫改韓劇。
2016年前後,一個臉方方的主角漫畫火遍社交媒體,「趙石」的名字,也被大多數人熟知。
後來,這部名為《漫畫家日記》的漫畫,就被改編成了真人韓劇。
雖然真人版少了一些連載原著的喜感,但因為真人拍攝,主角又是當時靠《跑男》名噪一時的李光洙,本劇迅速掀起大風大浪,在一眾韓劇中口碑出眾。
《心裡的聲音》之所以被大家歡迎,除了爆笑的劇情,誇張的台詞,搞笑的肢體以及各種出其不意的笑點隱忍捧腹之外,最大的原因,是它用漫改這種形式,放大了普通人內心深處的真實。
曾幾何時,我們一直被各種成功學洗腦,所有社媒的信息都在告訴我們要如何努力,如何健身自律,如何讀書學習提高自己,改變圈層。
以至於一段時間,成功學大行其道,成了社會主流。
而《心裡的聲音》本質上,是反成功的,它的主角,幾乎都是廢咖。
媽媽是個不想幹家務的家庭主婦,父親是個生意冷清的炸雞店主,哥哥做著混日子的工作,自己畫著沒有出息的漫畫。
可就因為這麼一家人,我們心裡忽視的那些真實想法,那些人性里的懶惰,弱點,甚至於陰暗面,都被放大,以一種浮誇又生動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原來不成功,不努力,也可以活得很好。
不誇張地說,《心裡的聲音》是躺平文化的開端,也是年輕人個性和多樣性的展現。
人生不只有成功一條路,開開心心做個小趴菜,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第七名:《信號》豆瓣9.2
在韓國藝術大賞上,有一部韓劇干翻了《太陽的後裔》《請回答1988》,拿下最佳電視劇、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三項大獎,它就是《信號》。
這是一部典型的韓式懸疑劇,也是用軟科幻的手法,呈現韓國警界案件的好劇。
28萬人,打出9.2,可見觀眾對它的認可度。
《信號》的核心,是一台對講機,兩個時空的警察,通過他一起破獲著一些驚天謎案。
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這些案件,都是韓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比如《殺人回憶》案「京畿道南部連環殺人案」。
作為一部懸疑劇,《信號》擁有所有懸疑劇都具有的優點,情節緊湊,故事性強,埋線很多,抽絲剝繭很有解密快感。
有網友評價,《信號》是蚍蜉撼樹,蝴蝶振翅,水滴石穿,撥雲見日。
但除了這些劇作層面的優點,《信號》更優秀的地方在於,它本身體現出來的人性寫實和社會格局。
每一個案件之後,主創都會花很大的心思,細膩刻畫人物,這讓那些案件中的受害者,不再是單純的照片、鏡頭或屍體,給觀眾極大的衝擊力。
另外,故事沉浸在一種悲劇的氣氛中,三位主角都死了一次,那種無奈、無力卻又無望的感覺,震人心魄。
之所以將韓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案件重新演繹,主創所要表達的內核,也很清晰。
如果當時有一個真正的警察,那事實會不會有所不同?
這種惋惜里,有一種見不得光的反思,也對韓國警界體制,提出了質疑。
劇用一個開放性結尾結束,有續集的考慮,但更多,其實是編劇不知如何結尾。
現實本就沒有完美結局,《信號》的結局,交給了每一個觀眾。
這部劇提升了所有韓劇的格調,也成了不少觀眾心中,韓劇的頂峰。
第六名:《棒球大聯盟》豆瓣9.3
這是一部被名字耽誤的韓劇。
《棒球大聯盟》,聽名字是講體育,其實本質是講職場。
裡面棒球的內容很少很少,主要內容,其實是講男主白勝秀對夢想隊的運營,以及運營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這部劇開播不溫不火,但後來直接憑藉質量,拿下了17%的收視率並笑傲全韓國,一路逆襲也讓劇中情節照進現實。
白勝秀對棒球,其實一竅不通,公司看中的是他的履歷。
因為他之前運營過的隊伍全部都以解散告終,而解散夢想隊,也是球隊老闆想要的。
可白勝秀卻偏偏不信邪,靠著自己的能力,讓球隊走上了正軌。
球隊運營的職場,其實就像個小社會,這裡面有各種明確的分工,也有辦公室政治和明爭暗鬥。
在極其寫實的鏡頭下,帶領團隊,處理工作,平衡人際關係這些高深的職場學問,都被具象化展現。
當然,這並不是本劇的核心。
《棒球大聯盟》著墨最多的,是男主白勝秀。
劇的後期,插入了這個角色的往事,利用對角色的塑造,人性被擺上了台面。
「沒有隨隨便便成功」,並非一句空話,他的每一次能力展示,都有了源頭。
沒有誇張,沒有開掛,也沒有金手指,它讓觀眾相信,只要有翔實的細節和真誠的故事,職場劇是可以拍進觀眾心裡的。
第五名:《秘密森林》豆瓣9.3
韓國有一家類似網飛的製作公司,名叫tvN。
這些年,tvN出的神劇不少,我們剛說完的《信號》,就是tvN2016年的作品,而這部《秘密森林》,則來自次年,也就是2017年。
如果說其他韓劇特殊在優質的前提下,深刻揭露社會陰暗面,那《秘密森林》則好在兩個韓劇很難做好的表層。
第一個,是演員的表演技法。
《秘密森林》由曹承佑裴斗娜主演,兩人在劇中的角色,突出一個「面癱」,但他們的面癱,是角色的面癱,而不是演技的面癱。
尤其曹承佑,他用自己的演技精準教學國內自戀小鮮肉,什麼叫「面癱演技」。
這一點,在這個榜單里的眾多韓劇中,幾無出其右。
第二個,是劇情節奏的把控。
《秘密森林》已經出了兩季,第一季最為著名,故事用三個刑事案件串聯起來,在懸疑的基礎上,揭露了韓國貪腐、不堪和暗黑的現狀。
編劇和導演的水準都很高,高到不到最後一刻,觀眾猜不出真相是什麼。
而這種「猜不透」,又不以犧牲細節和情節推進為代價。
《秘密森林》這部韓劇,真正詮釋了什麼叫暗流涌動下的懸疑節奏。
甚至連男女主,也是從互相懷疑到在將信將疑中展開工作合作。
案件的撲朔迷離,正反派的智商在線,故事真相的蛛絲馬跡和猶抱琵琶,以及各方勢力的互相博弈,拍得都很到位。
18萬人的9.3分,這部韓劇值得。
第三季明年就將上線,不知道還能不能保持這麼高的水準,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第四名:《我的大叔》豆瓣9.4
都說,韓國拍暗黑很犀利,拍治癒很溫情。
《我的大叔》,就是tvN2018年的年度治癒之作,它既是喪文化的代表,又是溫情的經典作品。
既代表著韓劇對人性的鞭辟入裡,又代表著韓國人對細膩情感的細微洞察。
20歲的至安和奶奶一起生活,小時候因為保護奶奶失手殺人讓她陷入萬劫不復。
吃剩菜,偷東西,交不起醫療費將奶奶偷出醫院,是她的日常。
40歲的大叔擔任部長,兒子國外留學,每月拿著500萬韓元的薪水,看似光鮮亮麗。
實際上,他生活壓力巨大,不僅要照顧年邁的母親,還要伺候哥哥和弟弟。
頂頭上司是大學學弟,升職不久就綠了他的老婆。
壓抑和喪頹,是兩人的共同特質,相遇後,出現了「負負得正」的戲碼。
絕境中的兩人如何治癒的故事,是整部劇的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產編劇手裡,故事的走向無非兩種。
要麼女主靠身世開掛帶男主飛,要麼男主絕地翻盤與女主成百年之好。
但《我的大叔》,卻沒有「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狗血劇情,甚至連一絲曖昧浪漫的鏡頭都沒有出現。
它只不過是,用現實治癒現實,用善良治癒善良。
看劇的時候,觀眾感受最大的,是那種安安靜靜被治癒的滿足,聽到的是靈魂觸碰的迴音。
當所有人以為《我的大叔》是愛情劇的時候,卻發現它無關愛情,只關於人生和幸福的定義。
本劇片尾有一段話,這裡跟大家共享。
「為一無所有卻渴望幸福的人們,送上的即使平凡卻最特別的慰藉」。
第三名:《我親愛的朋友們》豆瓣9.5
皮哥是這麼定義這部韓劇的,它是一部完美的「老年青春片」。
我們都知道,青春片,重在拍青春年少經歷的那些小悸動、小幸運和小驚喜。
但《我親愛的朋友們》,則將鏡頭,聚焦在一群老年人身上。
年老是每個人都迴避不了的話題,不像我們面對死亡老去淡然處之的態度,這部劇將「老」,以喜劇的形式,擺上了台面。
生活本就是雞零狗碎的折磨,片中的主角們,也時常面臨著年老後的各種考驗。
與同齡人的友誼和誤解,與下一輩的鬥智斗勇,以及生活中那些繁雜,冗餘,細碎,無奈的瞬間。
觀眾們的第一觀感,是辛酸,是一種無法連續觀看下去的痛感。
但因為劇本身的觀察入微,以及對老年心態和生活狀態的洞察,又讓人不得不打開電視,接著追下去。
友情,並不容易,夫妻關係,不好相處,兒女隔閡,不好處理。
人老去以後,沒有重新再來的勇氣,面對的不是一個坎兒,而是一座座大山。
可《我親愛的朋友們》卻用很多溫暖的瞬間和令人感動的發光點,將生活中那些又髒又臭的東西,拿到太陽下暴曬。
除了咬牙堅持外,老年人們,似乎沒有逃避的選項。
而堅持本身,似乎也是人生的一種樂趣。
友情和愛情,不是劇的主旋律,卻成了整部劇里,最為耀眼的寶石。
它告訴我們,當年老後我們想要捨棄一些東西,想要就此結束的時候,總有些柔軟溫存,值得人間珍惜。
第二名:《機智的醫生生活》豆瓣9.5
又是tvN,又是申元浩。
現如今的國劇,無論是什麼類型,最後都會歸於愛情。
但韓劇恰恰相反,明明一眼就能看到類型,卻往往猜不透劇情的走向,《機智的醫生生活》就是如此。
當所有人以為,「醫生」是它的關鍵詞時,「生活」卻成了主旋律。
這部劇,觀眾給它起名《請回答2020》,因為劇的主角,是五個擁有長達20年友誼,性格各異,卻在醫院工作的朋友。
這裡面,有神經外科副教授蔡松華,有沙雕學霸李翼俊,有富二代安正源,也有碎嘴子金俊莞。
當然,少不了胖胖的媽寶楊碩亨。
五個人的友誼從1999年的首爾醫科大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申元浩充分發揮了他在人物成長過程中埋入多條支線和細節的能力,將五個人的故事條理清晰,細節翔實地展現了出來。
更為厲害的是,過程中,導演充分發揮了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所有的背景故事,都不是通過字幕或者旁白,而是通過情節和台詞,呈現給觀眾的。
五個人性格各異,人物豐滿,五個科室特點不同,工作狀態也不同。
所以本劇的信息量很大,導演要一邊豐滿人物,用閃回講述過去的故事,還要一邊埋藏暗線,給五個人共建醫院留足鋪墊,難度可想而知。
這相當考驗導演對故事的掌控力,事實也證明,劇本身沒有讓觀眾失望。
除了五個鮮活的人物,《機智的醫生生活》還通過病例,展現著人間冷暖,塑造著其他很容易在醫院見到的疾苦。
有人要同時失去母親和兒子,
有母親在女兒死亡後,就像變了一個人。
在喜劇中加入悲劇內核,又用悲劇映襯喜劇,悲喜交加,更構成了這五個醫生的生活狀態。
而這些,往往也是我們的真實人生。
本劇續集在2021年放出,口碑依舊爆棚,保持著9.5的高分。
是真正沒有爛尾的,現象級韓劇。
如果喜歡醫療劇,又情感細膩。
追這部劇,永不會錯。
第一名:《請回答1988》豆瓣9.7
tvN鎮台之寶,也是在中國人氣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劇,非「請回答」系列裡的《請回答1988》了。
91萬人,9.7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部劇的劇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皮哥就不過多做介紹了。
生活在80年代雙門洞的五個家庭,已經像曾經的青春回憶一樣,映照在了我們的人生里。
比起劇的質量,《請回答1988》更厲害的,是它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就跟《老友記》一樣,它像某種真實的場景,融入到了我們生命里的某個時刻。
當一些熟悉的迴音響起,當那聲「哎~哎~」出現的時候,思緒總能飄飛到看劇的時候,那種心境和狀態,讓人神往。
這就是《請回答1988》的魅力。
有觀眾說,韓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拍出了《請回答1988》。
這也從側面證明,大家對這部劇的認可。
它的好,超越了「拍攝」「編劇」「演技」這些技術層面,而是用某種紀錄片似的觀察視角,給了我們又一次童年或青春的完美體驗。
《請回答1988》包羅萬象,我們沉浸在五小隻的友誼里,又因為談戀愛而分裂出「阿澤黨」和「狗煥黨」。
我們會因寶拉強勢的性格害怕,可她面對父親時的懂事,又讓人心疼。
我們感動鳳凰堂用手砸鐵索的無聲父愛,也感嘆德善老爸終於還清欠款後的中年成功。
我們見證豹子女士的又一次愛情,也看著珍珠一點點長大。
這些回憶,那麼真實且自然,就像曾經發生在相片中,關於你我的故事。
《請回答1988》也證明,一部好劇,不分國籍不分文化不分語言,是有融入人性的魔力的。
它也當之無愧,排在這份十年榜單的第一位。
近十年最好的韓劇,皮哥就為大家聊到這裡。
撇開對韓國這個國家的成見,韓劇,在影視劇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這不僅僅因為韓劇敢拍,更因為在韓國,影視劇的製作,有著成熟的產業基礎,人才儲備和科學規範的管理。
一部劇拍攝的前提,往往是本子好不好,而不是題材熱不熱。
一個演員參演的過程,往往是試鏡合不合適,而不是流量大不大。
這大大減少了韓國圈錢爛劇的幾率,提升了整個影視劇行業的准入門檻。
大浪淘沙,有些劇,本就不該出現,有些劇,卻應該循環播放,留名青史。
皮哥也希望,我們的國劇,有一天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