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我們經歷過的物件,對於70後80後來說是一種難忘的記憶!90後和00後遠遠體會不到的。這些物件,60歲往上的人,即使沒擁有過,也一定是眼饞過。這是真的!
第一個物件:熱得快
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電加熱物件,可以用來燒開水、喝水用熱得快,當年學校寢室查房最多的就是熱得快。洗衣服洗澡用兩根鋸條,一個接正極,一根接負極,插上電,一會兒水就開啦。「熱得快」的安全隱患真的值得注意。
第二個物件:BB機
沒玩過漢顯的BB機和大哥大,買不起。只用過數顯的BB機,記得是1680買的。那時候漢顯BB機三四千,大哥大20000左右。那時候,象大哥大就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就說一般人能玩的起的BB機,那要是開會,聊天的時候,誰的BB機一響,別管什麼事兒,那感覺,飄了。
第三個物件:萬能充
你用過萬能充電器嗎?80.90後曾經的神器「萬能充」,80.90後的人都比較熟悉!以前的手機都是可以換電池的,所以很多人都會備幾塊備用電池,所以萬能充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任何型號的電池都可以用「萬能充」充電。後來智能機的出現,手機電池一體的,曾經的「萬能充」輝煌一時,到如今徹底涼涼,被時代淘汰。
第四個物件:電視天線
以前農村看電視收台都是依賴室外的電視天線,接收電視轉播台的信號,當時很多電視天線都是自己動手做的,豎起十米左右高的室外天線。颳風下雨都會影響到電視收視效果,特別是感到看經常的電視節目,遇到收視極差的電視效果,真的是讓人著急,有的時候直罵人。
第五個物件:復讀機
還記得那個年代學生們人手一部的「復讀機」嘛?童年回憶!最初的時候買來是學習英語,後來很多人都會用來聽歌曲。八零後 初中磁帶機 高中時mp3盛行 、當有同學端著CD機嘚瑟時 滿是羨慕
第六個物件:錄像機
錄像機在當時沒有很普遍的應用,主要是價格在當時來說比價貴,所以很多家庭也無法承受,當時錄像機用的錄像帶、VCR磁帶式錄像機。錄像機這類電器充滿著我們對童年的回憶。
錄像帶衍生了錄像廳,在2016年8月份,全球最後一條錄像機生產線也已停產。風靡全球的錄像機和錄像帶退出歷史的舞台。
第七個物件:VCD/DVD
家裡沒用過錄像機,但是一定用過或者見過VCD或者DVD。曾經的歲月,VCD、DVD風靡一時,很多家庭都會用到 DVD、VCD看碟片。
滿滿的80後90後回憶殺,還記得當年那一幕嗎?「老闆,換碟子」。那時候特別愛看,林正英的殭屍片,還有王晶、周星馳的喜劇電影。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入,人們的生活都是通過手機,投影儀來看電影了,所以DVD、VCD也只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回憶了。
第八個物件:MP3播放器
1998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想要聽音樂,需要在電腦上下載歌曲,拷貝到MP3播放器里才能播放。還記當年用MP3聽音樂,找回80後那份寧靜的記憶。後來MP3播放器,不但能聽歌,還能看電影,
第九個物件:大哥大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手拿大哥大,滿街找電話。」那時大哥大電話太貴買不.起,座機安裝時一開始,6000元一部,我家安裝時4800元一部,遊戲機有老虎機,用分子錢才能玩的一種,大哥大手機沒玩外,都玩過
當年能用大哥大的都是富豪呀!暴露年齡啦!大哥大可不是誰都能玩的,一萬多!!!跟現在的一百萬沒區別,因為那時候一塊錢等於十塊
第十個物件:小霸王
說到小霸王,一定要提及任天堂的紅白機,它是最先進入國內的。對於70後80後來說、第一台屬於自己的「奢侈」電子設備,大多是從紅白機開始的。
後來就開始出現了小霸王學習機,「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這句廣告詞,成龍大哥做代言人,打開了市場。那時候很多家庭買了為了小孩子學習,實際上都是用來打遊戲。
第十一個物件:錄音機
80年代,社會上穿著喇叭褲,帶著蛤蟆鏡,扛著錄音機上街。是年輕人對時代的引領!VCD的出現以後,曾經的風靡一時的錄音機也因為其功能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而被時代淘汰了,慢慢的被人們淡忘了。
第十二個物件:小靈通
「手持小靈通,站在風雨中,左手換右手,就是打不通!」這句順口溜就是描述當年的小靈通!小靈通很像手機,改變了座機不能移動、不能隨身攜帶的問題,當年的小靈通承載了許多70後80後甚至是90後的記憶,當年曾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靈通」,為何現在卻消失不見了?
第十三個物件:諾基亞
第一部手機99年諾基亞3310 第二部 韓國大顯 第三部諾亞7610 第四部 8800 第五部 諾基亞 E75 太多了記不起來了 ,那個時候真是太滿足了!90年代風靡的手機你用過幾部。
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子物件,70後,80後、90後的回憶!這些電子物件都被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