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醫學智慧和獨特的治療經驗。民族醫藥原理解析進展如何,藥物開發與產業發展面臨哪些痛點、難點,傳承與創新能力該怎樣提升?
8月31日,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簡稱「橫琴實驗室」)舉辦民族醫藥發展大會,來自廣東、廣西、貴州、內蒙古、青海、新疆、雲南等地的專家學者圍繞民族醫藥傳承與發展、民族藥物原理機制解析、民族藥物研發與產業化策略等展開討論。
大會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橫琴實驗室主任劉良指出,民族醫藥在臨床診療中具有獨特的經驗和療效,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民間單方驗方。要用好這些成果,需進一步打造創新平台,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深度挖掘和精準利用民族醫藥資源,推動民族醫藥產業數字化開發,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姚春以壯瑤醫藥產業發展現狀為例,對少數民族醫藥文化傳承與高質量發展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她建議從民族醫藥人才培養入手,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加強民族醫藥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會上,橫琴實驗室與13所高校、企業等機構簽署了《民族醫藥開發合作聯盟戰略合作協議》,民族醫藥開發合作聯盟正式成立。
劉良表示,期待民族醫藥開發合作聯盟能夠攜手攻克民族醫藥開發與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並從人才培養、團隊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入手,開發更多優質產品,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指出,廣州中醫藥大學將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優勢,在資源共享、聯合項目申報等多方面與聯盟夥伴緊密合作,全力支持和推動民族醫藥的傳承與創新。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郭建文分享了廣東省中醫院此前舉辦「杏林尋寶」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的經驗,表示將繼續致力於深挖民族醫藥經方、驗方、特色療法、適宜技術等,共同助力民族醫藥傳播應用和醫教產研一體化建設。
南方+記者 陳子陽
通訊員 黃磊 李芹 黃淳
【作者】 陳子陽
廣東健康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aa16b54df1504bb700bcafe16e362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