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剛走,俄專機隨即降落北京,中方的表態給俄方吃下「定心丸」

2023-07-12     軍事評論

原標題:耶倫剛走,俄專機隨即降落北京,中方的表態給俄方吃下「定心丸」

援引俄羅斯通訊社發布消息,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於7月9日乘機抵達北京,對中國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而這一時間也正好是耶倫訪華結束離開之日,也就是說前腳耶倫剛走,後腳馬特維延科的專機就降落在北京。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是俄羅斯第三號人物,僅次於總統和總理,馬特維延科在俄羅斯國內也有著「頭號女強人」的稱呼。

據俄方發布的新聞稿,馬特維延科此次訪華行程是應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趙樂際的邀請,這與之前布林肯和耶倫經過中美雙方商定訪華,形成鮮明對比。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中俄關係的重要性和緊密性。

而馬特維延科受邀訪華,除了加強中俄經貿聯繫外,同時也是在向俄羅斯傳達一種信號,中俄關係不會因為中美關係緩和受到影響。

馬特維延科

馬特維延科在結束第一天訪問行程後,對記者表示雙方討論了許多關於合作的話題,馬特維延科認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從來不會去遷就其他國家,中俄之間的關係並不會受到第三國的政治影響以及制約。

這段話就是針對布林肯乃至耶倫的訪華而說的。雖然拜登政府兩位高官訪華並未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都涉及到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和美西方採取一樣的對俄政策,即便是不發起對俄制裁,也要儘可能地和俄羅斯保持距離。

很顯然,中國邀請馬特維延科訪華,並在會談中給俄羅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根據我國發布的新聞稿內容來看,在第一天的會談中,中方的用詞是發展中俄關係是基於兩國人民利益的戰略選擇,中國也願意與俄羅斯發展夥伴關係,為建設一個穩定而又公正的世界作出貢獻。結合中俄兩方發表的內容可以看出,中俄已經就發展雙邊關係達成了絕對的共識。

耶倫

當然,馬特維延科應邀訪華,除了展示中俄緊密的關係不會受到第三國影響之外,背後還有著中俄在各個層面的合作。比如全面提升兩國關係、繼續推動中俄經濟合作、以及希望中國在俄烏戰爭勸和問題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等。

此次,馬特維延科訪華行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出席中國全國人大與俄聯邦會議合作委員會的第八次會議。該會議主要是落實今年3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並推動兩國經濟、經貿等各領域展開更多的合作。

在今年3月的中俄元首會晤期間,雙方簽署了《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這一聯合聲明普遍被俄羅斯國內認為是突破美西方經濟制裁的一個重要抓手。所以這次馬特維延科訪華,必將會在這個問題上有所延展,甚至不排除在這基礎上繼續簽訂一份更加深入的經濟合作合同。

中俄關係

雖然今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已經是板上釘釘,但是中俄雙方的貿易依舊停留在國家層面,比如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而中俄民間的貿易水平相對較低。

尤其是美西方對俄羅斯發起全面制裁後,這些主要面向歐洲的俄羅斯中小企業幾乎丟失了所有歐洲方向的訂單,所以俄羅斯急需打通中俄之間的貿易通道,使中俄之間的貿易從能源貿易為主,轉變為全面貿易,為俄羅斯中小企業開拓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市場,就像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科薩切夫說的那樣,希望俄羅斯企業的產品可以輸送到中國任一地區,俄羅斯企業也可以從中國任一地區進口商品。

說到底,俄羅斯迫切希望與中國建立起更為深刻的貿易關係,這是俄羅斯在受到美西方多輪制裁後的必然選擇,而這個問題將成為馬特維延科訪華的一個重要問題。

普京

再者,俄羅斯也有借著馬特維延科訪華,深化中俄關係的想法。在今年3月,中俄簽署了《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的聯合聲明》,雖然這種兩國關係僅次於中巴關係,但對俄羅斯而言依舊還不夠,尤其是在俄烏戰爭以及美西方全面圍堵制裁的大背景下,這種層級的關係並不足以讓俄羅斯感受到安全,因此俄羅斯一直都希望進一步加強中俄關係,如中巴戰略關係一樣,甚至是結成軍事聯盟。

在中俄領導人會晤之後,普京就派遣上合組織事務特使到過北京,提出希望將上合組織變成一個與北約針鋒相對的政治軍事集團,毫無疑問這種提議被我們所拒絕。

在普京隨後的表態中,也明確中俄不會建立軍事同盟,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不想中俄關係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畢竟現在的俄羅斯急需一個能拯救俄羅斯的盟友。所以馬特維延科這趟訪華行程,雖然不會尋求與中國建立軍事同盟關係,但肯定希望得到中國在某些問題上的保證,比如在經濟上對俄羅斯敞開大門,在政治上不選邊站,避免俄羅斯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而從第一天訪問結束後,馬特維延科的表態來看,俄方關切的幾個問題已經是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a3cd33f6d1a0f615d024598a6a4db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