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一縷晨風,采一束陽光!西藏阿里,是否已讓你迷離?
#秋日生活打卡季#
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
那麼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
這裡離天很近,
雲層很低;
這裡大地遼闊,雪山延綿,
湖泊空靈;
一路行走,感受荒野之美,心中只有虔誠與敬畏。攜一縷晨風,采一束陽光,飄在阿里的感覺是多麼美好,雖然遠離故鄉,心卻回到了雪域天堂。看了這幾張照片,是不是已經迷醉?是的,這裡就是西藏阿里!
阿里以它的「七宗最」雄立於西藏西部,那些最極限的美譽都給了它:最西藏、最高原、最神聖、最壯觀、最星空、最野性、最挑戰。下面這22個阿里最美觀景點,能帶給你全部的體驗。
01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藏語意為「神靈之山」。
它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數、西藏苯教、印度教和印度耆那教共同公認的世界中心,並被譽為「神山之王」。
02 瑪旁雍措
瑪旁雍措位於普蘭縣城東35公里,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
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有「西天瑤池」之美譽。
03 古格遺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象泉河畔一座土山上。占地18萬平方米,相對高差175米。
依山就勢,規模龐大,現存300餘座房屋、300餘座洞窟和3座10餘米高的佛塔、4座寺廟、2間殿堂及2條地下通道,現存建築中尤以紅廟、白廟、輪迴廟、王宮殿、護法神殿最為壯觀。
04 班公湖
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是一個國際性湖泊,東部在阿里日土縣境內。有趣的是,雖然同屬一湖,在我國境內的是淡水,清澈甘甜,魚蝦肥美。
05 科迦寺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於普蘭縣18公里處的科迦村,科迦,系藏語「定居」之意。
寺廟建築藝術風格獨特,建造工藝精良。殿內壁畫保存完好,風格鮮明獨特,均為百年珍品。
06 納木那尼峰
位於喜馬拉雅山西段,海拔7694米,隔著聖湖瑪旁雍措與神山岡仁波齊遙遙相對,被藏族同胞稱之為「聖母之山」或「神女峰
07 拉昂措
國家級著名濕地,與聖湖瑪旁雍措相鄰,屬湖泊科考旅遊風景區。
拉昂措北望岡仁波齊峰,它的東西南三面受周邊山體深色岩石影響,湖水較瑪旁雍措灰暗,因此人們稱它為「鬼湖」。
08 大峽谷
國家地質公園。扎達縣境內,喜瑪拉雅山與岡底斯山的交會處,有一條蜿蜓近百公里的大峽谷,谷中叢生著千奇百怪的土林,氣勢恢弘。
其地分布高度海拔約3750—4450米,分布總面積約2464平方公里,陡峭險峻的土崖似巍峨挺拔的城堡、碉樓、佛塔等,參差嵯峨,蔚為壯觀。
09 霞義溝
霞義溝是扎達土林發育最好的地區之一,高平的山頂被縱向切割侵蝕成深深的溝壑,這裡的土林「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造型奇特,姿態萬千,風景奇絕、瑰麗。
10 托林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扎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海拔3600米,始建於公元996年,是古格王國在阿里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寺。
11 曲龍遺址
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曲龍」也叫做「瓊隆」,意為大鵬棲息的地方,是一處現存有城堡遺蹟、寺院建築、洞窟、瑪尼牆、佛塔等佛教遺蹟的遺址,是古象雄都城所在地。
12 扎西崗
噶爾縣境內獅泉河下游的一處山丘。此處有扎西崗寺,原寺建築現僅存牆體,整體建築布局帶有濃厚軍事色彩,寺廟和防禦工事相結合,是典型的吐蕃時期建築結構。
13 獅泉河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發源於岡仁波齊峰北側,流經藏西北乾旱高寒區,海拔4200米,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因泉水所在山體形同獅子,故名獅泉河。
14 日土宗遺址
位於距離日土縣城10公里的宗山之上。遺址隨地勢興建,規模宏大,有數十層高、數百間房,最上層為廟宇,其次為靈塔,最下層是以前縣政府官員的住所,雖已成為斷壁殘垣,卻依然十分壯觀,依稀可見當年的輝煌。
15 扎倉茶卡鹽湖
藏北最大的鹽湖,全國著名的硼鎂礦基地。位於革吉縣阿龍干累山北麓,海拔440米,東西長32公里,南北寬3至5公里,總面積132.5平方公里,由3個湖泊組成,湖水深0.15至1.20米,屬硫酸鎂型鹽湖。
湖中含有豐富的石膏、芒硝、食鹽、鉀芒硝等礦產資源。
16 扎日南木錯
位於措勤縣東北部,距縣城約25公里,該湖是阿里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西藏自治區第三大湖泊。周圍有大片良好的牧場,盛產珍貴的紫絨山羊。
17 夏崗江雪山
位於措勤縣達雄鄉以北,距縣城80公里,地勢高峻。美麗的夏崗江雪山、神奇的達娃湖、古老的布嘎寺、豐富的野生動植資源使這裡成為境內外遊客觀光、旅遊的理想之地。
18 阿里暗夜公園
位於噶爾縣獅泉河鎮以南約25公里處,海拔約4200米,是國內第一家暗夜星空主題公園,設置有星空體驗區、望遠鏡觀測區和遊客服務區,是天文愛好者觀測夜空的好去處。
19 瑪嘎爾草場
阿里地區著名的草原濕地,位於日土縣城西部。瑪嘎爾草場是馬兒繁衍生息的天堂。
20 麻米湖
位於改則縣麻米鄉境內,距縣城90公里,海拔約4700米。麻米湖是傳說中的瑪旁雍措的右眼,湖水可根據天氣變化呈現出不同顏色,是阿里境內知名的聖湖之一。
21 日土岩畫
主要分布在海拔約4200米的班公湖南部和東部近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是用堅硬的石頭或其它硬物在岩石上刻鑿而成,線條筆劃有深有淺,還有少數彩繪畫面。
走進阿里,
仿佛時光到流100萬年,
就像進入史前混沌未開的世界。
面對千里茫茫的雪山,
人變得越來越渺小,
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