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說說手沖咖啡的幾種常見手法,手沖的玩法可謂是多種多樣啊,可玩性就是高,不過不管什麼玩法,最終也是為了一杯好咖啡。
01
一刀流
一次性注水完成沖煮。這種手法是在悶蒸之後,一次不間斷注水,讓咖啡粉不斷浸泡在水中,充分把咖啡粉內的芳香物質釋出,是通過控制注水量以及流速問題,能到達萃取全段而不破壞整體平衡。
建議沖煮參數
15克粉
水溫:90℃-85℃
悶蒸30秒
粉水比1:15
萃取時間為2分鐘
沖煮流程:注水悶蒸30秒,後注水至225克。
02
三段式
這個手法跟「一刀流」不同的是,中間會經歷兩次斷水,通過斷水來調整前中後三段風味的比重,調整萃取。把握流速、控制水流的要求會相對來說高一些。
建議沖煮參數
15克粉
水溫:90℃-85℃
悶蒸30秒
粉水比1:15
萃取時間為2分鐘
沖煮流程:第一次注水30克,悶蒸30秒,31秒第二次注水支120克,1'04"第三次注水支225克。
03
攪拌法
2012年世界沖煮大賽冠軍Matt Perger使用這手法而被人所知,這種手法是將咖啡粉磨至略粗於濃縮咖啡粉的粗細,在悶蒸階段搭配攪拌棒將水與咖啡粉充分混合,快速萃取前段風味並讓水「飽和」,再逐段注入預設的粉水比水量,用大水流推高水位,加快過濾速度,相當於起到稀釋的作用。因極細研磨度與高溫沖煮,適合酸感明亮、高品質的咖啡豆。
沖煮參數
水溫:95℃
粉水比:12克、總注水量200克(約1:16)
沖煮時間:約2分20秒
流程:注入50克熱水十字均勻攪拌第30秒注入50克熱水第60秒注入100克熱水約2分20秒萃取結束。
04
四六衝法
2016年世界咖啡沖煮冠軍粨谷哲的「四六衝」,這種手法不需要多高要求水流的控制性,只需要簡單的電子秤搭配時間控制就可以 ,沖煮過程中加上悶蒸工有5次注水,可控性比較高,變因單純,穩定,適合各種產區的咖啡豆。
沖煮參數
20克的粉
hario研磨機3-4研磨度或者法壓壺研磨度
粉水比1:15
水溫93℃
時間:2分半
沖煮流程:分五段注水,注水間隔45秒,每次注水60克
05
三溫暖法
2016年世界咖啡師冠軍吳澤霖這麼講解三溫暖沖法。
所謂的三溫暖手沖法,就是在沖煮過程中,會用三種不同的溫度去做沖煮,這種手法對咖啡豆的品質要求比較高,適合淺烘咖啡豆,可以萃取出淺烘的香氣、甜感、口感飽滿度、餘韻的綿長,而這種降溫式的沖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咖啡的層次感和飽滿度。
沖煮參數
16克的粉
240cc熱水
濾杯:聰明杯
第一次注水也就是悶蒸:水溫接近沸騰,時間為30秒
第二次注水(過濾):大水量沖注,水溫依然接近沸騰
第三次注水(過濾):水溫降到88-93度之間,大量注水至200cc
第四次注水(浸泡):水溫降至80-85度之間,注水40克並浸泡20秒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