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司法鑑定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起施行:從源頭堵截鑑定「黃牛」

2020-04-21     周到客戶端

通過虛增傷殘等級騙取保險理賠金,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理賠金可能從一兩萬元飆升到十幾萬元……針對鑑定機構准入門檻低、執業能力參差不齊、執業活動不規範和鑑定「黃牛」等問題,上海市首部關於司法鑑定的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司法鑑定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5月1日起施行,將創新監管手段,堵截「黃牛」介入通道,精準打擊行業亂象,實現鑑定業務全流程監管。

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傷情鑑定、親子鑑定、痕跡鑑定等都屬於司法行政部門登記管理的「四大類」(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環境損害)司法鑑定業務。此外,還有其他部門主管的司法會計、價格評估、資產評估、文物鑑定等其他鑑定業務,也是本《條例》所要調整規範的內容。

截至2019年底,全市經市司法局審核登記的「四大類」鑑定機構57家,鑑定人718名;2019年辦理「四大類」司法鑑定業務12.3萬件,比2018年增長3.80%。

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本市司法鑑定行業總體規範有序,但也存在准入門檻低、執業能力參差不齊、執業活動不規範和「黃牛」擾亂司法鑑定行業秩序等突出問題,亟需強化監管和規範。

針對上述司法鑑定行業存在的「四大亂象」,《條例》分為總則、鑑定機構和鑑定人、司法鑑定活動、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六章,共五十六條,重點進行規範。

針對本市存在鑑定「黃牛」攬案包案、鑑定機構支付回扣承攬鑑定業務、違規設點等突出問題,專門規定了執業禁止條款,明確不得以支付回扣、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招攬司法鑑定業務等,著力打擊司法鑑定亂象。

為從源頭設卡堵截「黃牛」介入通道,上海市司法局充分發揮「智慧司鑒」系統在受理、鑑定、出證等鑑定過程的全程留痕作用,與公檢法等單位聯合印發《關於啟用司法鑑定意見書二維碼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本市司法鑑定意見書均需通過系統賦碼,供辦案單位及社會民眾核驗,實現了鑑定業務全流程監管。

《條例》還明確規定:「經審判機關依法通知,鑑定人應當出庭作證。鑑定人無法定情形拒不出庭的,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

今後,法院將不斷加強保障監督,確保鑑定人履行出庭作證義務。

相關連結:《上海市司法鑑定管理條例》實用問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KBHnXEBnkjnB-0z4P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