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七十二賢(三)

2020-04-11     愛我國學

孔門七十二賢三

冉孺字子魯。春秋末年魯國人。冉求的次子。敏於學,勤於問。唐開元二十七年,封郜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臨沂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

顏幸字子柳。春秋末年魯國人。

巫馬施字子旗,亦稱巫馬旗、巫馬期。春秋末年魯國人,以勤奮著稱。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鄫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東阿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巫馬子。

公西赤字子華,春秋末年魯國學者。束帶立朝,嫻賓主之儀。有非常優秀的外交才能。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鉅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西子 。

梁鱣字叔魚。春秋末年齊國人。漢追子京侯。唐代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梁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千乘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梁子。

有若字子有,春秋末年魯國人。博學強識,雅好古道。長相肖於孔子。孔子死後,門人思之不已,便把他當作孔子,以師禮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長相,沒有孔子的學問,眾門人有問,他答不出,眾人怫然,又把他趕下師座。

公伯寮字子周。春秋末年魯國人。在孔子執行墮三都計劃過程中,暗地裡將孔子呈獻魯定公的簡札私自透漏給季氏,由此孔子得罪季氏。孔子在冬祭未有得到祭肉的情況下,季氏讓公伯寮帶給孔子玉玦,並讓公伯寮告訴孔鯉是定公親言送此物給孔子。孔子認為定公寓意訣別,決定開始周遊列國。由此公伯寮得到了季氏賞賜,退出孔子弟子行列。

漆雕開字子開。春秋末年魯國人。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平輿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漆雕子。

高柴字子羔。亦稱子高。春秋末年衛國人。以尊老孝親著稱,不徇私舞弊,按法規辦事,為官清廉,執法公平,有仁愛之心,為人性格直爽。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為共城侯。

顏無繇字路。春秋末年魯國人。顏回之父。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杞伯。

商瞿字子木。春秋末年魯國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蒙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須昌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商子。

曾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人。夏禹王的後代。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曾蒧字子皙。春秋末年魯國人。曾參之父。性情恬適,喜歡陶醉在春風沂水間。能素位擊行,隨遇而安。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為萊蕪侯。

仲由字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為人伉直,做事果斷,信守諾言,勇於進取,是孔子執行墮三都之舉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跟隨孔子周遊列國。

卜商字子夏。春秋末年衛國人。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孔子死後,於西河行教。治學嚴謹,敢於懷疑經史之謬誤。

端木賜字子貢。春秋末年衛國人。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田常伐魯,魯子命之出使救魯。子貢去齊國,吳國,越國和晉國轉了一圈,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竟做下了樁天大的事業,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一使而動五國之政。子貢又精通經濟,善做生意。

狄黑字皙。春秋末年衛國人。

廉絜字庸。春秋末年衛國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苔父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胙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廉子。

漆雕哆字子斂。春秋末年魯國人。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濮陽侯,明嘉靖九年改封為先賢漆雕子。

伯虔字子析。春秋末年魯國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封鄒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沐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

樊遲字子遲,通稱樊遲。春秋末年魯國人。從小貧窮,但讀書刻苦,還懂種田。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益都侯。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樊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IAHaHEBnkjnB-0zB5lI.html




夏日詩詞100首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