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 | 美軍啟動新「末日飛機」招標,將用「超級大力神」改出E-XX?

2023-04-21     看航空

原標題:早讀 | 美軍啟動新「末日飛機」招標,將用「超級大力神」改出E-XX?

「一周熱點」

4.15-4.22

在這裡

看全球航空

4月初,防務新聞(Defense News)網站報道稱,諾斯羅普·格魯門、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和雷神技術將聯手參與美國海軍下一代指揮控制飛機——E-XX「世界末日」飛機的競標。

E-XX將取代美國海軍16架E-6B「水星」飛機,用於執行海軍「接管並撤離」(TACAMO,Take Charge And Move Out)任務,即允許美國總統、國防部長等國家領導人對海軍彈道飛彈核潛艇部隊進行指揮和控制。

美國海軍E-6B「水星」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外進行不同高度飛行測試,而在「水星」身上,美國海軍與空軍的合作異常和諧。

降落中E-6B,發動機的反推已經打開。

從「大力神」到「超級大力神」的E-XX

此次美國三大防務巨頭攜手,E-XX項目團隊陣容堪稱豪華。

牽頭聯合團隊的諾格表示,聯合團隊在武器系統集成和戰鬥管理指揮與控制方面擁有充足的知識經驗;機體平台選定的是洛馬成熟可靠的「超級大力神」運輸機家族的C-130J-30;雷神則為E-XX提供可支持TACAMO任務的綜合通信系統;雷神旗下的柯林斯宇航供應甚低頻(VLF)無線電系統。

E-XX項目團隊由諾格牽頭,機體平台和主要的系統設備供應商已經基本確定。

目前在美國海軍中擔負TACAMO任務的是16架E-6B「水星」,該機隊已服役超過30年,機隊日益老化、急需新機來接替已是美國軍方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但現在來看,頗有點宿命感的是,E-6B「水星」曾在30多年前的冷戰時期替換了第一代TACAMO任務機EC-130Q;而現在接替它的卻是「大力神」家族的新生代「超級大力神」。

美國海軍執行TACAMO任務的初代機EC-130Q,被E-6B「水星」所取代。

早讀 | 關於「大力神」:停飛的H超級的J,和一個越南人的美式故事

對於「超級大力神」家族,此前的早讀曾經有文專述。新生代的「超級大力神」運輸機正成為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的通用平台。

時間緊迫,但不能有絲毫閃失

對於E-XX項目的進度,諾格表示,美國海軍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對該機更具體的要求。

目前已有消息顯示,美國海軍已為3架TACAMO原型測試機申請了2.137億美元預算。美國海軍可能還會增購9架,並計劃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授予E-XX合同。

可以看出,對比其他項目而言,美國海軍在E-XX項目上的時間表更緊迫,美國海軍希望能早日完成TACAMO機隊從E-6B到E-XX的過渡。

諾格官方發布的E-XX宣傳照,將由它來完成對美國海軍水下核打擊力量的遠程「遙控」。

這也意味著E-XX的開發工作,是要在較短周期內將更多現有成熟技術快速集成整合進「超級大力神」運輸機機體內。

除了更先進的無線電和計算機系統外,E-XX可能不會採用太多新技術。

TACAMO更新換代是一項不能失敗的任務,TACAMO的核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不能因使用了未經試驗驗證的技術而受到威脅。100%準確可靠地完成任務要遠比在開發新技術時冒一點點風險更為重要。

新一代TACAMO,E-XX長這樣

而對於E-XX到底長什麼樣,2022年4月的海軍聯盟海空天博覽會上已經「初露頭角」。

當時,洛馬展台公布了EC-130J TACAMO概念圖。對於其外觀上的若干細節,當時The Drive網站專欄文章中對此給出了具體分析:

該飛機拖曳著長長的甚低頻通信系統天線;翼尖和後機身上方處是明顯的衛星通信裝置整流罩;翼尖整流罩下面還有尖尖的天線,這可能是高頻通信天線;尾錐處和機身底部是TACAMO任務中不可或缺的拉索式天線;改裝的起落架整流罩中則似乎見縫插針地安裝了一些天線陣列。

2022年4月海軍聯盟海空天博覽會上,洛馬發布的EC-130J概念圖。

相較於E-6「水星」的波音707平台,作為戰術運輸機的「超級大力神」的確尺寸要小很多,但好在隨著技術進步,TACAMO任務相關的通信系統、計算系統等性能都有了很大提升,設備尺寸也愈加小。這是如今能選擇較小的戰術運輸機來做TACAMO平台的前提,而且整套系統的造價也會有所降低。不過將TACAMO任務機做小了,E-XX開發過程中必然躲不開一些設備尺寸、重量和功率等方面的問題。

發揮「超級大力神」的優勢

比起噴氣動力的波音客機平台來說,美國海軍新一代TACAMO選擇以「超級大力神」為機體平台,確實有飛行速度、航程方面的劣勢,但其渦槳動力對起降場地的要求更低、適應能力更強。這意味著EC-130J TACAMO可任務部署的機場更多,在戰時更易於「分散部署」「敏捷戰鬥部署」,更難以預測,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此外,「超級大力神」機隊的規模龐大,在後勤保障、維護和訓練方面也有著無與倫比的「自來熟」優勢。

對比目前的E-6B,以「超級大力神」運輸機為改裝平台的E-XX,可部署的機場大幅增加,更適宜目前美軍倡導的「敏捷戰鬥部署」,生存能力更強。

熱點 | 怕空軍基地被「一窩端」,美英戰機演練「分散部署」

在關鍵飛行性能方面,據悉C-130J-30能夠很好地滿足TACAMO任務機所需的性能參數,包括在一台發動機停車的情況下繼續執行任務的能力。

重中之重是,它的飛行性能能夠滿足獨特的TACAMO任務所需,可以連續低速轉彎在空中畫圈,低速進行非常大坡度的傾斜轉彎飛行,以此確保甚低頻(VLF)通信系統的長長天線儘可能接近垂直狀態,最大限度地提高通信系統的傳輸效率。

E-6B任務中的一次典型航路:巡航高度2萬英尺(6千米),通過一系列連續大坡度傾斜轉彎來空中畫圈,與此同時其8千米長的甚低頻天線已經釋放,與水下的核潛艇建立通信聯繫。

E-6B的尾錐特寫,一部甚低頻天線從這裡卷出。

「末日飛機」的戰略地位依舊

2023年2月28日,美軍歐洲司令部正式宣布一架E-6B「水星」抵達冰島。

這是極為罕見的,被媒體廣泛解讀為美國作出的戰略威懾,尤其是此時俄羅斯也「宣布暫停核武器控制條約,新的戰略系統已投入戰鬥值班,並威脅要恢覆核試驗」。此外,媒體傳聞,俄羅斯正在考慮對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E-6B「水星」飛抵冰島類似「對俄攤牌:表明美國海軍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正在大西洋巡邏。」

時至今日,E-6B「水星」依舊是極具符號意味的機型,它的戰略威懾意義完全不亞於戰略轟炸機。

可見,誕生自冷戰時期的E-6B「水星」,其「末日飛機」之名在今天依舊極具符號意味,戰略威懾意義絲毫不亞於B-2A「幽靈」這類戰略轟炸機。

而今天,在美軍中有著「末日飛機」之名的另一機型則是美國空軍的E-4「守夜人」(Nightwatch),也被稱之為高級機載指揮所(AACP),是整個美國國家指揮機構(即美國總統、國防部長及其繼任者)的空中移動指揮所,機隊規模是3架E-4A和1架E-4B。

但稍顯反常的是,如此「高級」的E-4卻不具備直接指揮發射核飛彈的能力。

名號響亮的「末日飛機」,在美國的官方名稱是國家空中作戰中心 (NAOC),在冷戰時期被視為本土遭到核打擊後美國總統首腦們的最佳生存手段。美國空軍的E-4將作為國家級空中作戰指揮室,戰時總統首腦周圍將配備數十名參謀、戰略家和通訊助手來輔佐決策。

雖然E-4B 是文職領導的飛行指揮中心,但只有E-6B可以命令這些武器發射。

這是因為自1998年,美國空軍的EC-135「窺鏡」退役後,美國空軍不得不將機載指揮所 (ABNCP,Airborne Command Post) 任務轉交給美國海軍的E-6B「水星」機隊。

至此E-6B「水星」變成了雙重任務機:除了本來的TACAMO任務外,E-6B「水星」還可通過機載發射控制系統(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ALCS)與美國空軍「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轟炸機部隊保持通信,一旦收到總統指令便可命令它們發射飛彈、核反擊。

能夠執行雙重任務的E-6B「水星」是作為美國空軍全球作戰中心(GOC)被摧毀或無法執行任務時,執行與戰略打擊力量溝通聯繫的備份手段。

E-6B相對特別的一點還在於,一眾軟管加油的美國海軍機型中它是硬管加油,也有求於空軍的加油機聯隊。

問題被交給了美國空軍

然而,EC-130J TACAMO從一開始就是專為 TACAMO任務而設計的,並沒有為空軍的ABNCP任務做考慮。

目前來看,它在入役最初一段時間內將作為E-6B機隊的補充,以儘快緩解「水星」機隊的老化問題。

但隨著E-6B「水星」被EC-130J TACAMO全面接棒除役後,既往「水星」機隊的空軍ABNCP任務由誰來接替,就成了新的問題。

或在EC-130J基礎上針對ABNCP任務推出改型,或是其他選擇機體平台,乃至於美國海軍將ABNCP任務一舉交還空軍。

總之,這更多將成為美國空軍要考慮的問題。近年來美國空軍也在討論E-4機隊的接替型號,更多信息顯示,美國空軍傾向於選擇波音747來作為改裝平台,不過在新機上是否集成ABNCP任務,猶未可知。

排版:郭雯斐

策劃 | 文案:鄭宇航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美俄「末日飛機」傳出新消息,指向和平還是戰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8a8ad71a67b1012f438159a76b2e5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