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禿」然! 「防脫髮」新藥三期臨床效果不顯著
文/福布斯中國
當「00」後青年有關脫髮的話題見諸社交媒體,感嘆挺「禿」然之外,我們不得不承認脫髮已經成為流行性問題,且有低齡化趨勢。
《中國人雄激素性脫髮診療指南》指出,中國男性雄激素性脫髮(AGA)患病率約為21.3%,女性患病率為6.0%。
不同病因導致的脫髮類型不同,常見的脫髮類型包括:雄激素性禿髮( 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斑禿、拔毛癖、休止期脫髮、老年性脫髮等。其中,AGA 是發病率最高的脫髮類型,主要病理特徵為進行性的毛囊微小化,主要致病因素為遺傳因素,其發病率和流行率與年齡和性別密切相關。
目前,現有的脫髮治療方法在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實用性方面不能滿足臨床需求。脫髮的防治以及毛髮再生是當前臨床和基礎研究需要面對的難題之一。
不少Bitotech企業就將目光瞄準了脫髮的新藥研究,2009年成立的開拓藥業就是其一。開拓藥業的KX-826(福瑞他恩)是全球首款進入註冊性III期臨床試驗用於治療雄激素性脫髮的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
11月27日,港股上市企業開拓藥業公告稱,自主研發的用於治療男性雄激素性脫髮(脫髮或AGA)KX-826 的中國III 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有療效趨勢,但未能達到顯著性差異。據悉,該項II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以評估外用0.5%濃度每日使用兩次KX-826治療中國成年男性脫髮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開拓藥業III 期臨床試驗數據未能達到理想效果連累開拓藥業的股價跌逾30%。28日早盤,股價繼續向下,截止發稿,報於2.28港元/股。
公告還顯示,公司將繼續分析該項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並開展 KX-826 外用治療脫髮及痤瘡的多項臨床試驗,持續探索 KX-826 上市的可能性。
開拓藥業管線曾開發過新冠治療藥普克魯胺,但在III 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差異,後繼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研究也未達到顯著性差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7f24c69ce0ad6095dfec1a76515a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