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成都除了美食之都、休閒之都,今天可能多了一個新的標籤,那就是消費之都。在成都的城市規劃里,明確提出要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立志於孵化出更多新消費業態和新消費場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在相關機構發布的《中國零售20城》調查榜單中,成都去年社會零售消費品總額達到9251.8億,超過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成為中國零售消費第4城。如果從這份榜單2014年誕生算起,成都已經連續8年獲此殊榮。
榜單並不虛無縹緲,背後蘊含著成都龐大的消費潛力。成都太古里GUCCI直營店,去年銷量全球第一;成都LV直營店,銷售業績常年處於全國前三;中國最豪華商場SKI,第三家將落戶成都,就在環球中心對面。
無數網友感慨,成都市民消費慾望強烈。其實,主要是因為成都本身人口基數大,七普數據顯示,成都人口超過2100萬。而且,西部其他城市的人口,也經常來成都消費。
一份數據調查顯示,成都市外的消費者,所占的消費金額,占成都消費總額的57%以上。這也是為什麼,在成都太古里,往往能看到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漢子,開著普拉多買Prada……認為成都是整個西部的消費中心,的確不誇張。
城市消費潛力龐大,往往也意味著刺激消費需要更有力有效的措施。近段時間,全國都在提倡刺激消費,深圳、上海、廣州等城市陸續出手了,成都也不例外,而且刺激消費的力度,不輸於沿海城市。
成都已經宣布了,拿出4億消費券在線上、線下同時刺激消費。其中,線下發放2.4億消費券,線上則有1.6億數幣消費券,覆蓋零售、餐飲、文化、旅遊等行業。通過京東、唯品會、美團三個電商平台分為3波次進行發放,共計約141萬份。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選取的三個平台,美團聚焦本地生活、京東主打便捷、唯品會擅長好價好貨,能滿足市民多元化的線上消費新主張。例如,唯品會最近舉辦6.16年中大促,30000多限量爆款單品,覆蓋服裝、鞋包、美妝、生活超市等各大品類。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可以買到同樣的品牌好貨。
成都正推動一場線下線上全面融合的消費爆發,要營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將客流轉化為消費流,符合成都龐大消費潛力提出的內在要求。這幾天越來越多成都市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買買買」有關,消費市場成為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