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被割韭菜了,1個月虧40%,最大回撤55%,恐怖~
就是上面這隻九坤亞太對沖基金產品。
有私募內部人透露,應該是量化 算法模型失效了,搞風險對沖,結果左右打臉,虧腫了。
量化投資的數據模型,都是根據過去的各種數據指標建立的,結果最近一會兒暴漲,一會兒暴跌的行情,搞的機器人也很懵圈,直接超出理解學習範圍,虧腫了。
但這裡面更多的是人禍。
過去三年,這隻基金的累計收益超過140%。今年1月虧26%後,公司還安撫投資者說又漲了, 反手就把槓桿加到5倍,大虧40%。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槓桿,說白了就是借錢投資。
辛辛苦苦兩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最早買入的還好,但是後面跟漲買進去的,虧到爆炸。而且這隻基金認購 30萬美元起步(190萬人民幣)。
搞這種騷操作,完全是在拿投資人的錢在賭。很多人搞投資,都像賭博一樣,虧紅了眼總想下把一定能回本,借錢也要搏一把,結果越陷越深。
實際上如果不加5倍槓桿的話,這隻基金總體的回撤只有7.8%,和市場整體的跌幅也差不多。
去年的韓國大佬Bill Hwang,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沒有,放槓桿重倉中概股,結果一夜之間,虧光330億美元。
槓桿一時爽,跌時火葬場。
特別遇到最近這種行情,跌個50%,就等於本金玩完了。即使行情反彈,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巴菲特在過去半個世紀中,遇到4次市場大跌50%左右的情況,哪怕老爺子只放一倍的槓桿,就已經虧死4回了。
股市從不缺少一年幾倍的天才,但全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
最近很多人買的固收+,跌成固收-,覺得這種穩健的基金品種也不靠譜。
什麼是固收+?
簡單理解就是大部分錢買債券這類資產,做穩健收益;一部分打新股、做量化、買股票,來獲得更高的收益。
我拉了個表格,最猛的固收+產品,今年以來最多虧了13.6%。
很多人搞不明白,這種主要買債券的基金,為什麼也能虧這麼多?
因為很多固收+基金,買的都是可轉債,很多可轉債的波動,其實比股票都猛。
過去兩年可轉債市場被很多資金炒作,一天翻倍的,很常見。
你看上面的線,轉債過去漲的確實不錯,於是很多做固收+的基金經理就重倉押注,結果最近一兩個月崩了。
說到底還是太貴了,1月末各平價區間的轉債轉股溢價率,都在2014年以來90分位數以上。
怎麼看手裡的固收+基金,重倉了可轉債?
教大家一招,就表格里跌的最狠的嘉合磐石C為例,打開基金的最新季報,找到 【 債券投資組合】 這一欄,就能看到它買了多少可轉債了。
像嘉合磐石C,53%的倉位都買了可轉債,也難怪會跌這麼猛。
現在可轉債市場可沒有過去那麼香了,大家千萬要注意風險。
固收+本身考驗的,就是基金經理能在保證穩固收益的基礎上,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固收才是第一位的。
像很多可轉債的風險波動比股票還要高,如果重倉,風險和股票基金沒什麼差別。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大跌, 錢耳朵投研團隊精心挑選的固收+組合,不僅沒有跌,反而漲了。
從2月7日到2月17日,累計漲了0.14%。 並且經過歷史數據回測,年化收益率能在6%以上,這不僅比某寶和銀行理財香多了,也比市場上大多數的固收+組合都強。
【而且這個 固收+組合,就是給所有鐵子們精心 免費準備的, 】
今天市場很熱鬧,我在之前文章中反覆強調的穩增長板塊又漲了。
國家搞了個大項目, 東數西算火了,相關概念股都集體漲停。
具體就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這是數字中國的一個大工程, 「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
其實數字中國可以說能牽涉90%的上市公司,大家千萬別盲目跟風,需要判斷是否對公司業績造成明確的影響。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數」和「算」才是核心。具體的就是數據中心、雲計算、伺服器這些。
今天就講這麼多,大家別忘了小金手點個「在看」支持一下,碼字不易,鐵子們多多支持~
你的每個點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798cb4b632cce9e86ccbb38c421a3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