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衝鋒衣的壹讀君|敏敏
在北方的秋冬,沒有誰能一眼找到自己的親媽。
你記得媽媽今早出門穿了紫紅色的衝鋒衣,覺得肯定能在活動現場一眼看到她,畢竟這顏色夠亮夠顯眼,但到了現場你傻眼了:
人群中到處都是紫紅色的大媽,只有露出的髮型略有不同。
圖源《男人裝》
明明可選衣服那麼多,為什麼大媽們都愛衝鋒衣?又為什麼偏愛紫紅色?
為什麼是衝鋒衣
和拍照就要搭配絲巾一樣,在北方,衝鋒衣是大媽的秋冬標配。
原因很簡單,北方的秋冬風太大了,氣溫太低了。
以北京的大風為例,今年9月22日,208個自動站(全市自動站的47%)極大風風速大於17.2m/s(8級),74個自動站(全市自動站的17%)極大風風速大於20.8m/s(9級)。如果再遇上雨雪天氣,那誰出門誰是勇士。
此時,防風防雨還透氣的衝鋒衣,簡直就像救世主。
拉緊拉鏈,戴上帽子,多大的風都不怕,下雪更是小意思,質量夠好的衝鋒衣甚至能當雨衣用,一衣多穿,堪稱滿級選手。
在絕對的寒冷麵前,和保暖扛風比起來,美麗不堪一擊
有人可能會好奇,衣服是怎麼做到既防雨又透氣的?這兩個屬性不矛盾嗎?
這有賴於衝鋒衣所使用的戈爾特斯(Gore-Tex)面料。這種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面料,每平方厘米上約有14億個微孔,這些微孔比水滴小20,000倍,使得滲入的水滴被擋在薄膜層外,實現了防水功能,但這些微孔卻比水蒸氣分子大700倍,身體表面的水汽可以無障礙揮發,實現了透氣功能。
可以說,有了戈爾特斯,才有了真正的衝鋒衣。
隨著科技發展,如今戈爾特斯已經不是製作衝鋒衣唯一的選擇,有些品牌甚至自主研發了防水透氣面料,比如猛獁象自主研發的 DRYtechnology,北面的DRYVENT,哥倫比亞的OMNI-TECH等。
北面衝鋒衣已經用上了自己研發的DryVent
但由於戈爾特斯歷史最長,群眾基礎夠好,很多消費者對品牌自主研發的面料存懷疑態度。
在知乎相關話題下,有用戶提問為什麼北面和哥倫比亞沒有戈爾特斯的衝鋒衣了,下面有高贊回答是,如果北面放棄戈爾特斯,那只會讓我放棄北面。
更認真嚴謹的消費者可能會關注衝鋒衣面料的性能指數,而非面料名稱。最關鍵的性能指數有以下三個。
表面抗濕性根據我國的《戶外運動服裝 衝鋒衣》標準,Ⅰ級面料的洗前表面抗濕性應達到4級,洗後應達到3級,Ⅱ級面料洗前為4級,洗後不考核。
不同級別對應的文字描述和圖片描述
靜水壓即防水指數,我國標準規定,Ⅰ級面料的非接縫處洗前靜水壓應達到50kPa,接縫處為40kPa,洗後分別為40kPa、30kPa,Ⅱ級面料洗前為30kPa、25kPa,洗後為20kPa、15kPa。(1kPa≈100mmH2O,有的產品會標防水指數為多少mm。)
透濕率即透氣指數,我國標準規定,Ⅰ級面料的洗前透濕率為5000g/(㎡·24h),洗後為4000,Ⅱ級面料洗前為3000,洗後為2000。
哥倫比亞某款衝鋒衣的檢測數據|圖源:京東哥倫比亞官方旗艦店截圖
不過大媽們既不死磕面料,也不關心品牌。
她們更相信自己的雙手和親身體驗,拿起來摸一摸、扯一扯,往衣服上灑點水試試,再穿上身感受一下,就可以決定衣服的去留。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得是紫紅色。
為什麼是紫紅色
大媽對紫紅色的偏愛,毫不遮掩。
無論是絲巾還是針織坎肩,抑或是毛呢外套,紫紅色都從不缺席,以至於很多時尚號把紫紅色稱為大媽色。
連花也逃不過被說大媽色的命運……
造成這種偏愛的首要原因就是,紅色能襯托得自己更年輕、有活力。
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人的膚色會逐漸暗沉,皺紋出現,而紅色恰巧非常抬氣色。加上紅色本身給人以熱情、活力、溫暖的聯想,在蕭瑟陰冷的秋冬,自然成為大媽們的心頭好。
穿上紫紅色,在哪都是C位
但紅色其實是一個非常廣的概念,比如粉紅就也是紅色,但大媽們卻少有身穿粉衣的,都偏愛飽和度較高的紅,尤其是紫紅。畢竟年齡擺在這兒,淺粉色有點違和感。硬要上身,可能會和《甄嬛傳》中的齊妃一樣,獲得一句:
粉色嬌嫩,你如今幾歲了?
圖源:《甄嬛傳》截圖
武漢紡織大學的教授尹志紅則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她認為,中老年女性熱愛紫紅色等鮮亮的顏色,是一種逆反心理。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人們的著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力求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年輕時,為追求成熟、老練,偏愛黑白灰等顏色;等到年齡真的上去了,又懷念起自己的青春年華,穿起色彩艷麗的服飾。
用尹志紅教授的話來說,這是對逝去青春的熱切挽留。
這一點也得到了相關研究的側面驗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李琳琳和樓慧珍曾研究過老年人的膚色和服裝色彩搭配,她們採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結合的方式,獲得了586份有效樣本,最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49.52%的老年人喜歡的顏色與年輕時不同,只有17.9%的老年人喜歡的顏色和年輕時一致。
也就是說,就算你年輕時是個清冷的酷女孩,等到了年紀,也有可能忍不住投入紅色系的懷抱。
有的年輕人已經早早上道了
當然,但凡消費議題,和商家就脫不了干係。
是大媽們先穿出紫紅色衣服,促使商家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紫紅色產品,還是商家「教育」了消費者,大媽們沒得挑,只買得到紫紅色衣服,這一點沒人說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終不管是商家還是買家,都達成了一種默契——
店裡的售貨員和線上的客服極力誇讚這衣服有多麼襯膚色,而大媽們一邊嘴上說「這顏色太亮了」,一邊美滋滋地穿上了身。
當紫紅色和衝鋒衣結合,秋冬的風景線就有了。身穿紫紅色衝鋒衣的大媽,甚至憑一己之力改變了小年輕的看法:
不土的衝鋒衣,沒有靈魂。
也或許,好用的東西如果太美貌,就會讓人懷疑它是否好用
下一次再看到紫紅色衝鋒衣,先別急著嫌棄。
若干年後,這就是你(對象)的戰袍。
參考資料:
[1]薛媛,冀艷波編著. (2018). 服裝人體工效學與服裝設計. 中國紡織出版社.
[2]李琳琳,樓慧珍. (2010). 基於老年[1]人膚色因素的著裝色彩分析.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024(001), 26-29.
[3]尹志紅. (2007). 淺析中老年女性鍾愛"紅"裝的幾種因素.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4]《戶外運動服裝衝鋒衣》國家標準(GB/T32614--2016)
[5]徒步中國:在戶外,為什麼人均衝鋒衣狂魔?
[6]果殼:防雨?那不是事!我這衣服就差能防彈了
[7]齊魯壹點:北=京=風=有=多=大=?局地11級,入秋指日可待
點擊圖片閱讀 | 蚊子居然有「頭髮」?
點擊圖片閱讀 | 恐怖片里的尖叫聲為什麼都是女聲?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