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時常感嘆,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上自墳典,下迨國朝,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在人類文化群星的大宇宙中,獨樹一幟,且經久不衰。而且,中醫藥不僅自身能夠兼收並蓄,而且還能滲透到諸多領域,經史子集、文史哲醫,既獨開一道,又密不可分。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養生論》里有這麼一句話,「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意思是如果心情煩悶,可以弄點合歡,如果心情愁苦,可以弄點萱草,這樣會讓人消除鬱憤,忘記憂愁。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後世人們便給萱草起了一個新名字——忘憂草!
萱草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對於文獻考證,發現最早記錄這種植物的卻是《詩經》,早在《詩經》里就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的句子,而這裡所說的「諼草」就是萱草。那麼,這個萱草究竟是什麼植物呢?古人眼中的萱草在現代究竟是否還存在呢?於是,需要進行本草考證。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萱草究竟是什麼植物,但是見到了很多人可能會一拍腦門,驚奇地回應,「原來是你」。從植物學的角度來說,萱草是什麼?萱草的原植物有這樣幾種,分別是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黃花菜H.citrina,重瓣萱草H.fulva var.kwanso,北黃花菜H.lilio-asphodelus和小黃花菜H.minor[1]。
萱草是一個多功能的植物,它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它可以食用,它還可以藥用。它的藥用部位,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萱草根,二是萱草花,三是萱草嫩苗。雖然萱草早在《詩經》《養生論》等作品中就有記載,但是對於本草經典的收錄,卻相對比較晚。據考證,萱草根的功效始載於唐代的《本草拾遺》,萱草苗花的功效始載於宋代的《本草圖經》,後世本草多採用「萱草」「萱草根」「萱草花」為正名[2]。
萱草不知道是為什麼,它在古今流傳的過程中,「異名」太多,不過總體來說,萱草的各種名稱都是有它特定意義的。有相關學者將萱草的異名來源分為了三類,一類是與功效相關,比如「忘憂」「療愁」,二類是與文化內涵有關,比如「宜男」;三類是與植物特徵有關,比如「丹棘」「鹿蔥」「鹿劍」「萱萼」「黃花菜」等[2]。
對於萱草的名稱,其實還有一個名稱,可能很多人還真不知道,它還有一個名稱就是「母親花」。在古代文化體系里,有「北堂幽暗,可以種萱」 的說法,而且也有「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這樣的詩句。古代「北堂」代表母親的意思,而且也有「令堂」的尊稱。所以,萱草也就逐漸演變成「母親花」了。
萱草作為中藥使用,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對於萱草入藥是指全草,後來發現萱草根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入藥部位。宋代著名的本草著作《本草圖經》中記載,萱草具有「安五臟,利心志,令人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這一點與嵇康所說的「萱草忘憂」如出一轍。中醫四小經典之一的《藥性賦》記載的是萱草根,並說「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而萱草根治五淋、消乳腫的功效,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類似記載。
對於萱草的藥用部位與藥用功效,臨床中也一直在發展和更新。就目前來說,萱草的嫩苗、花朵和根都是可以作為藥用的。本草研究發現,萱草根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水腫、淋濁、帶下、衄血、便血、崩漏、瘰癧、乳癰、乳汁不通等病症;萱草嫩苗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胸膈煩熱、黃疸、小便赤澀等病症;萱草花的「利心志,令人好歡樂無憂」的功效,以及治「氣火上升,夜少安寐」的作用,仍值得關注[2]。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現代藥理對萱草也有相關研究。現代藥理對萱草的根和花都進行了研究,發現萱草根可應用於對血吸蟲病的治療,也具有抗結核、抗菌、抗腫瘤等藥理作用;萱草花的主要藥理作用是鎮靜安神,也具有抗抑鬱、預防肝炎等作用[3]。隨著深入的研究發現,萱草的根、葉和花都可以入藥,而且各個部位的提取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較多的生物學功能,其中抗氧化、抗腫瘤、抗抑鬱、肝保護等是其最主要的功能,還有抗寄生蟲、分解脂肪等藥理作用[4]。
對於萱草根的用量,常規劑量範疇是6~9克。曾有相關的《中草藥手冊》指出,干萱草的用量不宜超過一兩,過量可能會損害視力。雖然萱草的毒性主要集中在根部,但是加熱60度以上可使毒性減弱,甚至完全破壞;用米泔水炮製不能減低萱草的藥物毒性,但是黃連、黃柏卻能部分解除其毒性[5]。
總之來說,萱草還真是一個奇妙的中藥,不僅被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喜歡上,一句「萱草忘憂」,可謂是「愚智所共知也」;而且還能喜提「母親花」,可謂是遊子思鄉的情懷。不僅如此,作為中藥,還有抗抑鬱、抗腫瘤、保護肝臟、分解脂肪等作用。另外,它的花還是一種食材,焯水後,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像這樣的本草,你說奇妙不奇妙?建議你早知早好!
參考文獻
[1]張鐵軍.萱草根的原植物考證[J].中國中藥雜誌,1993,18(9):515-517+573.
[2]管雅雯,臧守虎.萱草本草源流考證[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23,37(1):80-84.
[3]郭冷秋,張穎,張博,等.營草根及營草花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1(1):74-76.
[4]安英,沈楠,趙麗晶,等.萱草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36(2):132-135.
[5]高學敏,李興廣,王淳.藥性賦白話解(第4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