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網訊(通訊員趙紀邦 張璐)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是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引領者。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今年雖然疫情導致延期開學,但是淅川縣毛堂鄉白樹學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在進行,為豐富孩子們的精神生活,提高各項能力,學校為同學們「量身定做」了「不同種類」的德育實踐作業,下面讓我們一睹風采吧!
疫情時刻,國難當頭,武漢「危機」,同學們用心製作手抄報,為祖國加油,為武漢加油,向白衣天使致敬!
字跡是一個人的臉面,德育作業里,「練字」項目必不可少。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拍照發在班級群里,比一比,賽一賽,評一評,看誰是公認的「小書法家」!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古詩詞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因此,每周至少兩天讀詩詞成了同學們的習慣,大家通過視頻、音頻、書寫等方式在互動群里展示,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學習之餘,同學們變身為一個個「家務小能手」,打掃、整理、洗刷等家務,根本不在話下,炒菜、包餃子、蒸包子等技能,正在「醞釀修煉」中。勞動中,不斷成長,盡收快樂!
雖未開學,但同學們已習慣成自然,節日活動依然銘記於心。3月5日的「雷鋒紀念日」,結合實時疫情,同學們更加理解了「為人民服務」的含義,一幅幅手抄報,傳承雷鋒精神,牢記社會責任;3月8日的「婦女節」,同學們用行動表達著感恩,給媽媽作畫、給奶奶捶背、給姥姥洗腳等,事雖小,親為之,相信這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明白父母不易,也拉近了親子關係;3月12日的「植樹節」,同學們挖坑栽樹,在明媚春光里種下希望!節日活動作業雖很平凡,但意義深厚,在行動中收穫,記憶一定最深刻!
德育實踐作業以「自我成長」為目的,深受學生的喜愛,開展優秀作業和作品展示,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交流中,取長補短,更好地獲得知識,增強自信心,也在潤物無聲間滋潤著一棵棵幼苗茁壯成長。今後,此項工作會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期待疫情結束,再見面時,大家都已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