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5隻華南虎放到非洲草原,繁衍到15隻後,專家發現了不對勁

2023-02-16     娛樂挽清愁

原標題:中國將5隻華南虎放到非洲草原,繁衍到15隻後,專家發現了不對勁

一提到老虎,大家可能很快就會想到「百獸之王」的稱呼,是啊,這是中國人對老虎的一貫稱謂,這也側面表現了老虎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而且,中國人對虎的敬畏不僅表現在口頭上,還融入到了文化中,據說虎文化還是起源最早的圖騰文化之一,在後面的發展中,我們還經常用虎來驅凶辟邪、祈求平安。

可見,虎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多麼地高大。

而且,作為中國人,華南虎這個名字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因為它可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物種。

那這個物種的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下面我們一起先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華南虎

華南虎又名「中國虎」,因為僅在中國分布生活而得名,華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多獨立生活,不成群,嗅覺發達,擅長游泳,主要獵食範圍是蹄類動物。

華南虎身上也是有多種稱號,因其存在時間久遠,被稱為現存6個虎亞種的開山鼻祖,因數量極其貧乏,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而且據了解,華南虎目前在野外已經沒有了蹤跡,在人工幫助下生存著的華南虎也是微乎其微,不僅是現在,華南虎的生存問題一直就是個大問題,所以數量一直是很稀少的。

因此,對於救助華南虎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中耗資最多、涉域最廣的還要數2003年那次華南虎「出國」事件,那這次事件的具體發生過程是怎樣的呢?

野化原因:

1.獸性喪失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老虎一直是一種兇猛的形象,它本身具備的獸性會讓很多人受到傷害。

但既然是身為這種物種,它本就該擁有這些「天性」,這對它自身的發展和生物圈的平衡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由於華南虎數量極其瀕危,人類擔心如果再讓它們「自力更生」,不久後,這個物種就會永遠消失在地球上,所以無奈之下對華南虎進行了人為干涉。

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干涉手段就是將它們圈養起來,給它們喂食,幫助它們繁衍,這樣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一定時間上避免了華南虎滅絕的危機。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另一種「軟危機」隨之出現,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啊,華南虎在長期的圈養過程中,已經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那種血性,成了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大貓」。

對於這種狀態下的華南虎來說,不僅不會攻擊人類,連基本的求生能力都喪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多次研究實驗中表明,就算是把一種小型肉食動物(例如雞、鴨這些禽類)放到它的面前,它都不會主動去取食。

這可和當初拯救它的初心背道而馳了,最初本來想著在人為干預下,幫助華南虎將生存數量增加到一定額度後,就將它放回野生環境,自己存活繁衍。

但現在看來,這恐怕是行不通的,就以這樣的狀態將它們放生,那還不是被活活餓死,就算沒被餓死,沒準還會被比它體型不知道小多少的動物欺負,這可就真的「顏面掃地」了。

2.穩定生物鏈

對於老虎這種大型猛獸來說,在生物圈中占據的地位自然也是不低的,所以,對於穩定生物圈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自然中沒有老虎的存在,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老虎是典型的食肉動物,更是頂級捕食者,所以,它的狩獵對象就包括一些山羊、野豬等食草類動物,如果老虎一旦滅絕。

那麼,這些食草類動物就會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數量急劇增加,而食草類動物數量的增加,自然就對於一些植物或者草類的食物需求量大大增加,甚至會將這些連根拔起。

而植物森林在生態界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們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凈化空氣、製造氧氣,如果它們被破壞,不僅會加劇水土流失,還會對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造成很大的威脅。

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到時候影響的就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生存了,對人類的生存也會造成極大的威脅,到時候,地球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慘狀:動物流離失所、植物枯萎死亡,就連人類也受到氧氣不足的威脅。

所以,可見老虎在生態系統中是多麼的重要啊。

事件經過:

提出這次要跨國野化的是一位叫全莉的北京姑娘,熱愛旅遊的她,在1998年經過納米比亞沙漠地區時,看到了令她感受頗深的一幕,而正是這一幕,讓她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那她到底看見了什麼?

原來,在她行車過程中,和一隻剛剛被放生的獵豹四目相對,而令她費解的是,這隻獵豹和其它的大型動物不同,它不像它們那樣生動活潑、風馳電掣,而是慢慢吞吞,眼神中還透露著一股迷茫。

這讓全莉心中五味雜糧,便開始在當時打聽這個事情,後來得知這隻獵豹是在納米比亞新出台的政策下,剛剛放生的獵豹。

得到這個消息的全莉不禁為它的遭遇深表同情,因為在她看來這隻曾經的大型猛獸已經徹底喪失了自己獵食生存的能力,而且這不光是她的看法,這也確實是一個事實。

不只同情,全莉還深深地為它擔憂,因為她深知在它生活的那個環境是多麼地殘酷,動物們都是你追我趕,拚死角逐,而喪失了這種意識的它們,不知道還能不能適應這種優勝劣汰的環境,更甚者,不知道它們到底還能不能生存下來。

這讓全莉不禁想到了同樣被圈養著的中國虎——華南虎,這個一向被人敬畏、滿身傲氣的物種以後也會經歷這樣的不幸嗎。

不忍再度想像的她,做出了一項決定,這項決定不僅改變了她個人的人生軌跡,更改變了華南虎的生命軌跡,這項決定就是:助力華南虎的野化工作。

在有了目標後,她就馬上行動起來,回國後,她就加入了保護華南虎的組織,於2000年,更是自行出資在倫敦成立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中國虎的稱號也就此而來。

要想達到讓華南虎野化的目的,首先就是要為它們找到一個可供棲息的野外環境,也就是說要找到一個可以建立保護區的地方。

於是全莉前往江西、福建等多個地區考察,但都沒有發現適合中國虎生活的地方。

計劃不能如期進行,全莉心中也是焦急萬分,畢竟就華南虎現在的情況而言,這場拯救活動刻不容緩,於是她又絞盡腦汁開始想新的辦法。

這時她突然想到自己前些年在非州旅遊的場景,她靈光一現,認為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自然環境嗎。

所以,立馬開始行動起來,但要建立一個野生基地可不是說著玩的,不僅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還要耗費巨額的資金,精力好說,有人手就能行得通。

但這資金可是個問題,不過好在全莉本身就是北京大學的一個高材生,自己手中是有些資金的,再加上,他的男朋友家境優越,而且非常支持她進行這項工作。

所以,建立自然基地的事情順利進行,很快,這個自然保護區就建好了,但是基地建好了,沒有老虎也是沒有用的啊,所以,全莉又回國奔波,尋找可以野化的中國虎。

一番努力下,她從上海動物園得到了兩隻可以進行野化的中國虎,但這當然也不是白給她的,她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簽訂了中國虎放生野外的計劃協議書,並約定野化訓練時間為四年。

對於一直「嬌生慣養」的這兩隻小老虎來說,要想適應這種野外的環境可不是個易事,剛開始,就算是面對著一隻野雞,兩隻小老虎也會被嚇得退後,在逐漸的訓練中,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

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是全莉一直沒有放棄過,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後,這兩隻小老虎已經和其它的同類有了明顯的區別。

所以後來全莉又從上海動物園引進了2隻小老虎,從蘇州動物園引進了1隻成年虎,這樣一來,就有5隻中國虎正式進入了野化過程。

而在後面的訓練中,它們適應野生環境的速度越來越快,效果越來越顯著,直到後來,在全莉和其他同事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虎也順利繁衍到了15隻,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地完美。

但天有不測風雲,繁殖到15隻後,專家卻發現了不對勁的情況,那這種不對勁的情況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有急轉

原來她和丈夫有了一場金錢上的糾紛,他們二人對於基金會的運營情況有了不同的意見,在2012年7月24日時,全莉的丈夫突然對外宣稱撤銷全莉在基金會中的全部職務。

對於這樣的消息,全莉自然是不服氣的,所以,隨後立即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可以將基金會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但不幸的是,這個要求在法律上並沒有通過。

因此全莉真的就和華南虎項目沒有了聯繫。

而來源於中國的華南虎因為引進人的原因,也陷入了一種困境中,因為在當初全莉簽訂的協議中是要求引出的中國虎需要在2008年返回祖國的。

但現在由於引出人自身的原因,歸國行動暫時擱置。

再加上,就算中國虎如期回到了祖國,因此中國自然保護區和非州地區氣候、地理條件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所以我們也不確定,中國虎是否還能適應自己的國土。

另一方面,這時候已經具備獸性的中國虎和最初的那幾隻小老虎可不一樣了,貿然將它們引回國土,很可能會對我們本身的生態鏈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所以直到現在,我們的中國虎還生活在非州的草原上,本來虎的壽命就沒有那麼長,也不知道在它們離開這個世界前,還有沒有機會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國。

小結:

這次的中國虎出國事件讓我們明白了過度圈養不管是對動物還是對自然界都是非常不利的,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瀕危的中國虎,但也讓它們至今都沒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也是著實讓人不甘!

對於這個事情,你有什麼看法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4193e6a8c57e50176d55ec2d9e8f6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