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曾被好萊塢排擠的李小龍,用一部《龍爭虎鬥》贏得了自己在世界影壇的地位。
2.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讓好萊塢賺的盆滿缽滿,也讓無數老外見識到中國功夫的魅力,功夫片自此風靡全世界。
後來《時代周刊》評選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李小龍赫然在列。
就像有人說的:
沒有李小龍,功夫不會成為全世界的神話。
李小龍用功夫贏得了世界級的影響力,也讓他成為很多功夫演員的偶像。
比如李連杰,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表達過對李小龍的崇敬:
李小龍是真正的武術家,他把詠春拳、空手道,甚至是拳王阿里的步伐融為一體,創造了截拳道,真的很了不起。
對於李連杰來說,李小龍算是他在功夫電影方面的「導師」。
11歲那年,李連杰看的第一部動作片,就是李小龍的《精武門》。
片中李小龍簡潔凌厲的動作,特別是結尾陳真飛向鏡頭的那一幕,深深震撼住了李連杰。
20年後,已經是正東電影公司老闆的李連杰以《精武門》為藍本,拍攝了同樣以陳真為主角的《精武英雄》。
雖然名義上是對李小龍的致敬之作,但《精武英雄》從製作團隊到故事打磨都有超越之勢。
李連杰請來經驗豐富的陳嘉上擔任導演,袁和平擔任武術指導,為影片的動作戲保駕護航;
演員陣容則是李連杰領銜,中山忍、錢小豪、千葉真一、蔡少芬等中外明星參演,同樣十分吸睛。
所有人對這部電影信心滿滿,李連杰也認為這是他「目前為止拍得最好的一部戲」。
正式上映後,本片卻慘敗給同檔期的《醉拳2》,1400多萬的成績連年度票房前二十都沒能進入。
也是因為《精武英雄》的票房滑鐵盧,正東公司陷入經濟危機,沒過多久就宣告倒閉。
但時至今日,《精武英雄》已經成為大眾公認的經典,8.6的評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彪炳影史的經典,為何會票房慘敗?
不得不說,《精武英雄》的每一場動作戲都特別好看,也特別耐看。
影片的武打場面追求寫實風格,講究拳拳到肉的真實感。
比如陳真與藤田剛的終極決鬥,藤田剛的兇狠猛烈與陳真的輕盈靈巧形成強烈的張力,每一招都「痛感十足」。
更難得的是,片中的武打戲不只是簡單的「暴力美學」,更是一場場武術精神的交流與碰撞。
陳真與船越武夫的交手就是不同武術理念之間的一次交流,兩人蒙著雙眼,從精神上感悟武學之真諦。
時至今日,皮哥對船越武夫的那句話仍然記憶猶新:
「練武的目的是為了將體能推向最高極限,如果你想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了解宇宙蒼生。」
不管是文戲還是武戲,《精武英雄》都已經達到了這類影片的天花板。
但就是這樣一部經典,為何會在票房上遇到如此大的挫敗?
1、敗在沒有IP效應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香港電影票房榜的前三名。
排名第三的《國產凌凌漆》,周星馳的無厘頭搞怪加上007的招牌,這波好萊塢大片的東風借的確實是妙。
排名第二的《醉拳2》,不僅因為前作的原因,成龍版黃飛鴻更是全片最大噱頭,想不賣座都難。
位居年度票房冠軍的《賭神2》,同樣得益於第一部的影響力,很多人都想到電影院再一睹周潤發的賭神風采。
三部影片在保持高水準的基礎上,依賴IP效應拿下高票房,也是情理之中。
反觀《精武英雄》,在IP的知名度上遠不如這幾部。
雖然前有李小龍的《精武門》,80年代又推出電視劇《陳真》,在香港和大陸都掀起過收視狂潮。
但由於間隔時間較長,沒能形成一個持續性的影響力,故事上也沒多少新意,自然不如其他幾部更有吸引力。
2、敗在娛樂性不夠
《精武英雄》很大的一個失誤,就是選擇在聖誕節檔期上映。
在這樣一個合家歡的檔期,觀眾還是更喜歡看娛樂性強的影片。
像是同檔期的《醉拳2》,典型的功夫喜劇,成龍甚至還把霹靂舞、街舞等
特別是醉八仙的動作設計,行雲流水剛柔並濟,既瀟洒又搞笑,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此外,影片還拉來梅艷芳、狄龍、劉德華、翁虹等明星客串,娛樂效果直接拉滿。
《醉拳2》被《時代周刊》評為當年的「十大佳片」之一,能在國外一樣吃得開,可見影片的娛樂精神確實做的不錯。
和《醉拳2》相比,走民族英雄路線的《精武英雄》還是太「正」了。
當年《精武門》能在香港拿下高票房,原因在於李小龍的表達更直接,更粗暴,更像是一部酣暢淋漓的「爽片」。
而《精武英雄》卻是更追求深度,不僅涉及到不同武術理念的探討和對抗,也有對民族主義的思考。
只能說《精武英雄》生不逢時,如果換個檔期,可能票房會大不一樣。
3、敗在觀眾對李連杰的轉型不認可
90年代初,李連杰最深入人心的,是在各種古裝武俠片中的角色。
當時最熱門的古裝武俠片,像《黃飛鴻》《方世玉》《太極張三丰》等,都是李連杰主演。
就在古裝武俠幾乎被李連杰「霸屏」的時候,1994年他卻突然向現代功夫轉型。
這一年,李連杰接連推出《中南海保鏢》和《精武英雄》兩部現代背景的功夫片,卻直接導致他的演藝事業下滑。
穿上現代服飾,來到現代環境中打鬥的李連杰,似乎失去了吸引觀眾的獨特魅力。
最終《中南海保鏢》只拿下1100萬票房,《精武英雄》同樣未達到預期。
最後李連杰還是靠著古裝武俠片《新少林五祖》挽回一些顏面,但1900多萬的票房仍是差強人意。
二、29年後,片中演員的現狀如何?
29年過去,除了路人皆知的李連杰,本片中其他一些演員們如今過得如何,也成為眾多影迷關心的問題。
1、中山忍
首先看飾演光子的日本女星中山忍。
她的姐姐是日本的頂級偶像中山美穗,放在整個亞洲都是天后級的存在。
雖然沒能複製姐姐的輝煌,但中山忍也憑藉《精武英雄》收穫了不少人氣。
片中光子與陳真這對有情人未能圓滿,戲外中山忍同樣愛情坎坷,至今仍保持單身。
近幾年,中山忍雖然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但偶爾也會參與一些節目的的錄製。
對於如今的中山忍,人們提及最多的仍是她的「少女感」。
50歲的她留著「減齡」的短髮,無論是皮膚還是精神狀態不失靈動,看得出生活狀態非常舒適。
2、倉田保昭
倉田保昭在片中飾演光子的父親船越武夫,和李連杰貢獻了全片最具哲學深度的一場功夫較量。
早在倉田保昭年輕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名震日本的空手道高手。
60年代末,正是香港武俠片的黃金期,倉田保昭來到香港發展。
憑藉過硬的功夫,倉田保昭被邵氏看中,此後在《惡客》《麒麟掌》《霍元甲》等片中都有出演,漸漸打出了名氣。
也是因為這身好功夫,倉田保昭被李連杰看中,成就了演藝生涯最經典的角色。
現年已經78歲的倉田在日本開了一家武館,偶爾也會回到中國出演一些影視作品。
他最近的一部作品還是2021年的網劇《天目危機》,在其中飾演反派角色黑木弘,雖然戲份不多但一出場就強迫感十足。
3、錢小豪
錢小豪從小也是練武出身,16歲就被張徹導演看中,在他的電影中擔任男主角。
在出演《精武英雄》之前,錢小豪已經和李連杰合作了《太極張三丰》,李連杰對拳法嫻熟的錢小豪也非常欣賞。
但相比功夫片,觀眾還是更熟悉錢小豪與林正英合作的一系列殭屍片。
1985年,導演劉觀偉從邵氏手裡「挖」來當紅的錢小豪,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拍出了《殭屍先生》。
沒想到影片上映後拿下超過2000萬票房,不僅開啟了殭屍片時代,也讓錢小豪此後幾十年成為殭屍片的「正統代言人」。
隨著林正英去世,殭屍片式微,錢小豪的演藝事業也走向下坡。
直到2013年錢小豪主演了電影《殭屍》,很多網絡大電影開始找到錢小豪,邀請他出演各種殭屍片。
如今60歲的錢小豪,還在吃老本,單是去年,他就拍了4部殭屍題材的網大,但礙於尺度和審查等原因,很難再複製當年殭屍片的輝煌。
4、周比利
周比利在採訪時曾說過一句話:拍打戲我不怕被人打傷,就怕打上別人。
這句話並非吹牛,20多歲就拿到世界級自由搏擊冠軍,多次擊敗各個國家的拳王,因此獲得了「世界拳王」的名號。
有一次在拍戲時,周比利還不慎弄傷李連杰的手臂,可見此言非虛。
近些年周比利幾乎已經淡出娛樂圈,沒有再出演什麼作品,定居加拿大的他和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今年初周比利開通了短視頻帳號,其中過生日時和妻子親吻的視頻,讓人看到周比利的家庭生活十分幸福。
雖然已經65歲,但周比利仍然沒有放棄健身的習慣,從視頻可以看到他的身材保持的相當不錯,肌肉線條清晰可見。
如今的周比利眉眼間不再有年輕時的兇悍,看著也更為面善親切。
有些網友因此調侃,周比利如果復出,終於不用再演壞人了。
5、蔡少芬
很少有人發現,蔡少芬在片中也有出演。
片中蔡少芬飾演和錢小豪有私情的曉紅,雖然戲份很少,但青春靚麗的形象卻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出演本片時,蔡少芬剛出道不久,但緊接著她就出演了《大話西遊》,憑藉鐵扇公主被大眾熟知。
但港姐出身的蔡少芬,事業發展主要還是靠的TVB。
《妙手仁心》《天地豪情》《珠光寶氣》,對於熟悉TVB的觀眾來說,這些劇都是難以忘懷的經典。
轉戰內地後,蔡少芬又憑藉《甄嬛傳》中的皇后再度翻紅。
如今50歲的蔡少芬開始在綜藝節目中突破自己,今年在《浪姐4》中的表現也十分驚艷,唱歌跳舞都穩穩拿捏。
6、樓學賢
模特出身的樓學賢,在片中飾演虹口道場的館主芥川龍一。
雖然不是專業武行,但樓學賢也學過空手道,再加上身材健碩,因此被李連杰看中出演了這一角色。
之後樓學賢又參演了《警察故事4》《火燒島》《達摩祖師》等片,但大多以反派為主。
2000年以後,樓學賢曾一度離開娛樂圈轉戰科技領域。
直到2013年,他才重新開始拍戲,2020年還在成龍主演的《急先鋒》中飾演一個中國商人。
《精武英雄》上映至今已經快30年,但時間並沒有將其埋沒,像電影頻道還常常重播這部影片。
最可惜的是,曾經由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人一手打造的功夫片,如今卻已絕跡。
在中國類型電影日益成熟的當下,希望功夫片能夠重新被發掘,不要讓這一類型只沉睡在對經典的懷舊里。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